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開幕。展覽基本囊括中國制陶、刺繡、玉雕、紡織、制茶、剪紙、中醫等領域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技藝項目,展出的珍貴實物近2000件,現場還有160餘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示精湛技藝。 許多是一家齊出動,展館內人頭攢動。或是凝神關注,或是讚嘆不已, 勾勒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在當下的一幅幅生動畫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
  • 主辦單位:文化部、等16部委
  • 承辦單位: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等3部委
  • 展覽時間:2012年2月5日至2月15日
  • 展會地址:全國農業展覽館
  • 展覽次數:2次
成果圖冊解讀,非遺項目參展傳承人,鳳翔泥塑,揚州漆器髹飾,古籍修復技藝,古字畫裝裱修復,青銅器修復,石雕(雞血石雕),廣彩瓷燒制技藝,中國皮影戲,潮州木雕,燈彩展示,象牙雕刻,風箏製作,茶葉展示,哈薩克族氈繡和布繡,陶瓷製作,景泰藍製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

成果圖冊解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開展,全面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理念、內容、意義及取得的豐碩成果,促進保護成果由人民共享,豐富節日期間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擬於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至2月15日(正月二十四)元宵節期間,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
1表演、展覽 1表演、展覽
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門外廣場舉行京西太平鼓演出。 展覽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開幕。此次展覽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為主,從全國精心選取了180多項在“非遺”生產性保護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類項目參展。

非遺項目參展傳承人

鳳翔泥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乾,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2非遺傳人、民間工藝(泥塑、布老虎、香包)2非遺傳人、民間工藝(泥塑、布老虎、香包)
泥成品即“泥塑”,在西府地域以鳳翔縣六營村最為知名。 鳳翔縣泥塑發源於明代(一說在春秋戰國期間),顛末600多年的成長,此刻已構成五大系列上百個種類,出現出了以胡琛胡新民胡永興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官方藝術巨匠”的泥塑藝人。鳳翔泥塑以顏色分,可分為彩繪、墨塑、口角、本性四種。此中彩繪泥塑以製造手法可分為圓雕類和浮雕類,前者如人物、植物站、坐像,後者如虎頭、獅頭、臉譜等各類掛片。若按作品的用處可分為器具類,如燈米曲罐、筆筒等;粉飾、壁掛類,如牛頭、馬頭、龍甲等;玩具類,如十二生肖及金瓜、桃、潑浪鼓等雜耍;供奉神像類,如福、祿、壽三星、財神、笑佛、菩薩、觀音、如來等。按其作品的形狀可分為座虎、座獅類、掛片類、立人類、雜耍類。其保守作品除十二生肖外,還有“麒麟送子”、“財神”、“鐘馗”、“關羽”、“劉海戲金蟾”、“彩獅”、“彩球”等,戲劇人物、古典名著人物亦是其主要題材,如《西紀行》系列人物、八仙人物等。還呈現了反映官方餬口的作品,如《棋逢敵手》、《農家樂》、《曲中樂》等。鳳翔泥塑作品,以簡練、素淨、誇大、逼真為其特性,具有外型威嚴可親、顏色大紅大綠、線條淋漓盡致、紋飾浪漫奇異、鄉土頭土腦味稠密等藝術氣概。

揚州漆器髹飾

揚州漆器為中國傳統的特種工藝品,它歷史悠久,品種齊全,技藝精湛,風格獨特,蜚聲中外。其產品主要有各類屏風、掛屏、櫥櫃、桌椅几凳、瓶盤、碗盒、茶具、菸具、文房四寶和旅遊紀念品等兩千多個花色品種。2300多年前揚州漆器就已發端。當時的揚州漆器在造型、髹飾技法等方面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經過2000多年曆代名家心摹手追,現代的揚州漆器藝術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工藝種類齊全,精品佳作迭出。揚州漆器工藝精巧,絢麗多彩,典雅華貴,格調清新,極富東方神韻。
3非遺傳人、作品(漆雕、紫砂)3非遺傳人、作品(漆雕、紫砂)
早在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就已開始出現,從出土實物可以看出,當時漆器的造型和髹飾技法已有較高水平。到了漢代,漆器被廣泛用於許多領域,造型和裝飾手法更為精美多變。揚州市郊出土的漢代漆器不下萬件,以彩繪漆器居多,器型繁多,圖紋豐富。唐代揚州的脫胎乾漆、金銀平脫、螺鈿鑲嵌等工藝技法已相當成熟,漆器被列為24種貢品之一。明清時期,揚州漆藝臻於鼎盛,出現剔紅雕漆、平磨螺鈿鑲嵌、軟螺鈿鑲嵌、百寶鑲嵌等著名品種,形成特有的地方風格。乾隆年間,揚州出現多條以生產漆器命名的街巷,漆器產量和品種均達到歷史最高峰。
由於漆藝從業人員培養周期長,收入偏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揚州漆器行業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狀況。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漆器的社會需求和審美價值逐漸弱化,導致漆器市場萎縮,漆藝行業的生存出現危機。因此,有必要對揚州漆器技藝實施保護,以使其在現代社會繼續傳承下去。

古籍修復技藝

國家圖書館現藏100萬冊件珍貴善本特藏,其中輕度破損的有13萬冊件,中度破損的有26萬冊件,重度破損的也有12萬冊件,待修復文獻超過半數。而館內的古籍修復人員只有12名——這一數字已足以讓其他圖書館羨慕不已——儘管他們的工作經歷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復技藝水平較高,但是普遍學歷不高,多數是大專水平,而且年齡都超過了40歲,同時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張志清說:“國圖所面臨的問題也正是幾乎所有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所面臨的問題,人員數量嚴重不足、職稱低、年齡老化、後繼無人,另外綜合素質較低也是很嚴重的問題——國外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人員至少要大學畢業,比如在英國大英圖書館工作的古籍修復人員,就都是由倫敦的兩所大學專門負責輸送的。”
4傳承人、(古籍修復、紙、墨、年畫、木刻)4傳承人、(古籍修復、紙、墨、年畫、木刻)
國家圖書館在上個世紀60年代和前年對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紙張酸性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其PH值已從平均7到7.5降為平均6.6。即在過去的40年間,國圖的古籍文獻紙張酸性PH值降低了一個數值,已從弱鹼性或中性轉變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紙張的主要成分——植物纖維素髮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現為紙張變黃和脆化,對古籍所造成的損蝕是非常嚴重的,據實驗測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獻,紙張將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會超過200年。張志清舉例稱,國圖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恆溫恆濕並帶有空氣過濾裝置的地下二層、三層,保護較好,而存於地上的《文津閣四庫全書》,受大氣污染的影響,有的紙頁出現了明顯的黃斑。他擔心,如果不對古籍酸化加以重視,及時採取措施,再過若干年,不但搶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樂觀的。

古字畫裝裱修復

5古字畫裝裱修復、漆器、制扇、古琴5古字畫裝裱修復、漆器、制扇、古琴
故宮博物院中“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牌子並不顯眼,但是這裡卻是整個故宮博物院辦公區域中惟一設定了門禁裝置的地方。日前,媒體終於得以進入故宮裡這座神秘的院落,同時“目擊”了古書畫修復專家徐建華的絕活。徐師傅剛剛被推薦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修復一幅古代字畫的過程非常複雜,從清洗去污、揭背補綴、全色接筆,到最後的“上牆”、重新裝裱成品等等,細細算來需要百十道工序,耗時數月經年的情況並不鮮見。
揭裱修復古代書法、繪畫作品的過程中,由於畫心的破損往往需要修補。修補用的紙或絹除去質地、紋理基本一致而外,顏色總比畫心要淺一些,這就需要用國畫顏料將修補的破洞的顏色修復得跟畫心的底色一樣,這就是全色。
全色是一項非常細緻的工作,不僅要求工作人員有純熟的技巧,還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美學修養,這才能把一幅古畫修舊如舊,復原得天衣無縫。師傅一邊說,一邊拿起支羊毫筆伸向調色盤,在畫面上修補過的地方一筆一筆仔細上色,每描一處後,徐師傅反覆端詳,再根據畫面調出其他或深或淺的顏色一一補全。在故宮公開展出的書畫作品,許多都是經過這裡書畫修復工作人員的親手修整才得以亮相。

青銅器修復

6文物修復、烏銀走銅、金薄、金銀細工等6文物修復、烏銀走銅、金薄、金銀細工等
賈文忠的青銅器修復和全形拓技藝,參加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賈文忠的父親是我國古文物修復專家——青銅器修復大師賈玉波先生。作為“古銅張”的第三代傳人,賈文忠已修復了數十件國寶級青銅器文物。在青銅器修復中,為了準確補配青銅器千變萬化的紋飾,賈文忠掌握了用拓片的方法進行複製,並最終發展成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形式——全形拓。所制的全形拓作品,器型準確,透視合理,紋飾清晰,銘文規範,效果逼真。賈文忠的青銅器修復和全形拓技藝已經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他來說,這門傳統技藝的傳承任重而道遠。
一塊裂成兩半的銅鏡,經過數道傳統技藝加以修復後,居然看不出絲毫損毀過的痕跡。在中國農展館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現場,文物修復專家賈文忠帶來的已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青銅器修復和全形拓技藝,令在場觀眾讚嘆不已。這些天,賈文忠每天都定時來到農展館的展覽現場,為觀眾進行青銅器修復技藝和全形拓技藝的展示。青銅器修複比較好理解,可對於“全形拓”,現場很多觀眾都感覺陌生。
在青銅器修復中,為了準確補配青銅器千變萬化的紋飾,他掌握了用拓片的方法進行複製,並最終發展成一種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形式全形拓。其所制的全形拓作品,器型準確,透視合理,紋飾清晰,銘文規範,效果逼真。在現場,賈文忠還給記者展示了一塊“龍年大吉”青銅器全形拓片,拓片選用金代坐式銅龍為中央主題,上下選用硃砂拓西周時期非常有特點的盤龍紋和爬行龍紋。賈文忠出身北京金石世家,得其父、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賈玉波真傳。

石雕(雞血石雕)

昌化縣產圖章石,紅點若硃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這是清乾隆年間編撰的《浙江通志》中的一段話,說的就是昌化雞血石。昌化雞血石產自浙江臨安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岩山,艷麗鮮紅如雞血,晶瑩剔透如美玉,與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內蒙古巴林石等名石齊名,被譽為“印石皇后”。
7雞血石、內畫、玉雕、青田、曲陽石雕、7雞血石、內畫、玉雕、青田、曲陽石雕、
雕刻大師錢高潮雙手捧著一塊原石,反覆摸索、愛不釋手,“看到這樣的石頭,足以讓人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渾身顫抖。”
臨安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方光興說,判斷雞血石的品質一是看“血”,二是看“地”。“血”就是石頭上的血色,“地”就是除了“血”以外的部分。“血”越多、越鮮艷就越佳,“地”則以靈透、純淨為上。昌化雞血石根據質地和色澤分為凍地、軟地、剛地、硬地和裹皮5大類,100多個品種。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珍貴的有牛角凍地、田黃凍地和羊脂凍地,這批雞血石中就不乏這樣的珍品。
每一個見到雞血石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天工造物的神奇,活像鮮血潑灑在石頭上,千百年來還保持著最初的鮮活。這石中的“血”,有的似風雲涌動,有的如高山飛瀑,有的像沖天火焰,有的同紅綢飛舞,映襯在色澤豐富、通明剔透的“地”上,天然形成一幅絕美的圖畫。人們在欣賞把玩之餘,免不了心中疑惑,這石頭裡的“血”從何而來?晶瑩溫潤的石頭上怎會有鮮紅的“血”色?
巧奪天工的昌化雞血石產自浙江臨安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岩山,原屬昌化縣。據考證,玉岩山地層中的辰砂與地開石、葉臘石、高嶺石等礦物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雞血石。

廣彩瓷燒制技藝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豔、金碧輝煌為 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始於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 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 300多年歷史。廣彩的全稱是“廣州織金彩瓷。廣彩的生產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 300 多年的歷史。 當時廣州工匠借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瑯”技法,用進口材料,創製出“銅胎燒琺瑯”,後又把這種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為著名的琺瑯彩,這是廣州彩瓷的萌芽。
8廣彩瓷燒制技藝、手工制瓷技藝  制陶8廣彩瓷燒制技藝、手工制瓷技藝 制陶
廣彩的彩料最初調是情有獨鎮外銷瓷中來自景德鎮,後來逐步在廣意福壽與富貴。另,也體現了嶺南文化州自製或調配,少量為西洋進口一特點。在18世對稱與不對稱共存。其色料比景德鎮五彩和粉的則故意採取不對稱中,比較流行一種花彩豐富得多。
主要有:1.乾大瓷器的紋飾構圖中有彩瓷也區別顯著紅,即景德鎮的礬紅,但較礬紅色淺而鮮紅,但較礬紅色紋、花鳥紋、風景亮;2.西紅,即景德鎮的金紅色,用於器物口沿畫,使其陰陽面和、胭脂紅,原先是從西洋進口的彩料,雍鹿紋與景德鎮青花的、大金為裝正六年以後逐步國產化,以廣彩用水調開,故色術從巴洛克藝術中繼黃金為呈色劑。但景德鎮用油調稱原則,各種線條體它的紋飾圖案雖開,故色彩濃厚,而廣彩用水調胎。

中國皮影戲

9中國皮影戲、唐三彩9中國皮影戲、唐三彩
這是迄今為止文化部等部門組織的規模最大、展示門類最為齊全、技藝最為精湛、作品最為豐富的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展覽展示活動。
參展皮影戲有西班牙的Sangit Prats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漢平原皮影戲》第四代傳人劉年華學習皮影戲,他們手中拿的皮影已經有200多年歷史。
《江漢平原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劉年華,1949年10月生於湖北潛江市,祖孫四代以皮影戲為業,11歲跟隨祖父劉明宣到潛江皮影隊當學徒,學習演唱、操作、打擊、雕刻皮影等各種技藝。改革開放後傳徒男女共22人(天、潛、沔各地)。潛江市皮影戲藝人劉年華向參觀人員介紹和展示江漢平原皮影雕刻技藝。
代表甘肅省邀參加的有環縣道情皮影保護中心的“環縣道情皮影戲”,環縣皮影也稱為道情皮影,是目前國內保存較完整的原生態藝術群體,被稱為“東方民間文化的活化石”,“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就是對皮影戲的最真實、最生動的寫照。環縣的皮影戲不但唱腔表演美妙獨特,而且皮影刻制精益求精,極其獨到,劇中人物、道具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深受廣大皮影愛好者與收藏家的喜愛。
2011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7日宣布,正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已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潮州木雕

10潮州木雕、木雕、灰雕10潮州木雕、木雕、灰雕
潮州木雕,是我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奇葩,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一起稱譽於世。雖然貴為木雕工藝之佼佼者,但潮州木雕的市場發展還是不能與另兩種木雕特別是福建木雕相比。“無論是產值還是產量都遠遠落後於他人。”
究其原因,主要是潮州木雕人才奇缺。據說,上世紀70年代是潮州木雕的高峰期,木雕廠有200多名工藝師,而市場中多為小作坊,其中具有較高工藝水平的人才不到30名。另一個數據是潮州木雕中最傳統經典的木雕蟹簍,全潮州每年的產量不過500件,完全無法應付市場需求。
做木雕很辛苦,技術難度很大,如做木雕蟹簍,大小工序上百個,做一件普通作品最快也要一個月時間,如果精雕細琢就要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但是賣出去的價錢只有幾千元,連工錢都賺不回。所以,很多年輕工匠不肯乾木雕,導致質量好的潮州木雕十分缺貨,濫竽充數的則充斥著市場。這也是為何高品質的潮州木雕價格不斷走高的原因。
收藏潮州木雕,最好收集有年份的,因為老木雕的工藝遠遠勝於當代的作品。其次是收藏“金漆木雕”。所謂“金漆木雕”,就是將金箔貼在木雕表面,而不是用金水塗漆,加上金箔後的金漆木雕壽命比普通木雕可延長近百年。

燈彩展示

仙居花燈、硤石燈彩、泉州花燈、東莞千角燈、湟源排燈 2006年申報地區:浙江,福建,廣東,青海
相傳無骨花燈始於唐代,俗稱“唐燈”,明清時技藝趨於成熟。2000年,仙居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11燈彩(秦淮、北京、佛山、峽石)竹編11燈彩(秦淮、北京、佛山、峽石)竹編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融繪畫、刺繡、建築藝術於一體,造型別致,空間感強,立面變化豐富,結構細膩生動,是傳統女紅技藝的傑作。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燈面圖案由光線透過刀鑿針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獨樹一幟,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單燈風姿卓越,組燈氣勢恢弘,具有很高的審美觀賞價值。在仙居當地,既用作饋贈的禮物,又用於民居裝飾,在民間節慶活動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無骨花燈的花色品種曾經多達八十餘種,現已搶救恢復27種,挖掘、保護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秦淮燈彩甲天下,在公布的我國首批“非遺”名錄中,南京有4項入選,秦淮花燈名列其中。陸有昌是省市區首推的秦淮花燈傳承人。槳聲燈影秦淮河,燈就是指秦淮花燈。
扎花燈有許多講究和寓意。如開瓜結子燈,造型是切開一半的西瓜上面露出小毛娃,老南京人在女兒出嫁時掛此燈,寓意早生貴子。麒麟送子燈,造型是4條腿的麒麟身上坐一個小毛娃,陸有昌說,這燈工藝複雜,基本絕了,沒什麼人會,要上百道工序。還有荷花燈,嫁女後,頭年春節掛,象徵生活蒸蒸日上。最難扎的要數龍燈,所以陸有昌的花燈廠叫龍燈廠。
走馬燈的出現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燕京歲時記》就有記載:“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燈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燭滅則頓止矣。”走馬燈不只是簡單的玩具,著名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走馬燈是中國古代人的一項重要發明。

象牙雕刻

12象牙雕刻、象牙絲編織、景泰籃 12象牙雕刻、象牙絲編織、景泰籃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為材料的雕刻工藝及其成品。牙雕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機寶石之美譽。而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
中國象牙雕刻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始於新石器時代。在北京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發現過象牙梳子。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作為皇家供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製品的作坊,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象牙名作"月曼清游"。
中國象牙雕刻經過數幾千年的發展,清代中期陸續形成了若干個相對集中的中心生產地,主要以廣州、蘇州、北京為代表。各箇中心生產地之間既在題材和形式上保持著各地的風格特色,同時又互相滲透,在技術上有交流。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交通便捷,訊息技術的發展,各地牙雕藝人頻繁交往,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各地區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其他還有天津、福州、樂清等地,另一方面他們之間的風格也逐漸的淡化,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精細工整,玲瓏剔透的廣州牙雕以廣州為代表,故稱之廣州牙雕,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華貴的宮廷藝術品格。

風箏製作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據《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13風箏(哈氏、濰坊)13風箏(哈氏、濰坊)
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測量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
宋朝風箏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加,中國的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先是傳到日本和朝鮮等近鄰國,後又漂洋過海,傳到了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直到更遠的東方島嶼上;另一線則順著“絲綢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戰路線進入了阿拉伯和西歐。元代在中國為官17年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歸國後,也把風箏介紹到了西方。

茶葉展示

茶葉作為一種天然綠色飲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綠色作為一種時尚、一種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隨著我國加入WTO,作為傳統的茶葉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加快老茶園改造,建立“兩高一優”茶園,人力推廣機械採茶技術,對促進茶葉經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14茶葉展示、石灣陶藝、大師作品14茶葉展示、石灣陶藝、大師作品
中國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基本茶類分為6類,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以這些基本茶類作原料進行再加工以後的產品統稱再加工茶類,主要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和含茶飲料等。
各類烏龍茶名: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閩北水仙;鐵觀音;白毛猴;八角亭龍鬚茶;黃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種;鳳凰水仙;台灣烏龍;台灣包種;大紅袍;鐵羅漢;白冠雞;水金龜。
雅安藏茶產於雅安,雅安是當時西康省的省會,故取了西康的“康”字,而茶葉形狀像磚,又得名康磚茶。雅安藏茶是黑茶的一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雅安同胞的民生之茶。從歷史資料來看,雅安藏民的生活離不開藏茶,茶馬古道上的貿易最主要就是雅安藏茶與馬匹之間的貿易。

哈薩克族氈繡和布繡

花氈是哈薩克最有代表性也是最為普及的家庭工藝品,哈薩克婦女人人會制,家家都有。花氈繡制工藝複雜,圖案繁多,耗工多,勞務量大,製品美觀大方,結實耐用,一條花氈可用十多年。俗話說:“千針萬線繡花氈”,可見繡一條花氈確實不容易。
15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編織、印染等 15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編織、印染等
哈薩克花氈圖案一般以動物的角來比喻圖案,還有雲彩圖案、菱形圖案(哈語稱“包爾沙克”,因為油炸的包爾沙克多為菱形,所以菱形代號為“包爾沙克”)。以花為圖案的有梅花,有四瓣花頭圖案,或六瓣、八瓣、十瓣等花頭圖案(繡壁毯時花頭圖案運用較多)。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食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

陶瓷製作

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遠流長的陶瓷,是古代華夏文明的起點。陶土經500至600度的火焰燒成陶器,陶離土地近,陶罐一般為盛水器,實用又純樸。瓷土經1200至1300度的窯火燒成瓷,瓷瓶大多供賞花用,漂亮飄逸。陶的屬性更多地帶有男性的陽剛之氣,瓷的屬性更多地帶有女性的陰柔之美。陶與瓷的結合,精與神的交融,便有了千古佳話,精彩喜劇。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批資源黏土經由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乾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整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化。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宋代馳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奇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淨;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三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溫度1250-1340℃);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再燒1250--1340℃為釉中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烤花爐烘燒(600-800℃)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清代景德鎮出產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景泰藍製作

景泰藍工藝是一門綜合藝術,引入了傳統繪畫、鑲嵌、雕刻等工藝和冶金、玻璃熔煉等技術。其製作工藝繁複精細,有百餘道,主要有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工序,是集體創作精製而成。
制胎:根據產品器型要求,將加工過的紫銅板按圖下料,裁剪出不同扇面形狀或切成大小不同的圓形,用鐵錘打製成各種形狀的胎型。
掐絲:掐絲用的材料是一種扁銅絲,它是由一般銅絲經加工處理後,按照所需絲號一次次抻拔,再軋成扁絲。掐絲工人用掐(掰)活的鑷子將柔軟而有韌性的扁銅絲,按照圖紙掐(掰)出各種圖案、花紋,然後蘸著白芨一根絲一根絲地嵌在銅胎上,組成景泰藍作品的基本圖案。
點藍、燒藍:點藍用的釉料是以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質和多種化工原料熔煉燒制而成,有的品種還要加上黃金。點藍工人用藍槍或吸管將碾成40目至100目的釉料填入絲間,與絲相平。經高溫 燒結,膨鬆粉末狀的釉料會凝固下凹,然後再點藍再燒結,如此反覆三四次。
磨光:經過點藍、燒藍後,釉料已固定在胎上,因薄厚不均,需將其磨平,使掐上的絲紋顯露出來。
鍍金:為了防止景泰藍製品的氧化,使之更耐久、美觀,需要在產品表面鍍上一層黃金。
景泰藍花瓶分為兩類:一類是花絲景泰藍,另一類是實地景泰藍。從樣式分有周器壘、留香、六線、金龍、套五、花觚、觀音等品種,從型號上更是種類繁多小到幾寸,大的能到2-3米。花瓶的瓶寓意平平安安,成對花瓶寓意成雙成對、雙雙對對、好事成雙,成為結婚和慶典的常用裝飾和禮品。
景泰藍手鐲的造型優美,圖案華麗,色彩鮮艷,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國內外廣受讚譽。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