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膠之鄉

中國阿膠之鄉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產自老東阿縣(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現東阿鎮已被認定為“中國阿膠之鄉”,具備“阿膠原產地”標誌認證。東阿鎮自古以來阿膠產業極為繁榮,於清鹹豐年間達到鼎盛,較著名的有樹德堂、協裕阿膠莊等生產的阿膠。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中國第一家阿膠生產廠——山東福膠阿膠也誕生於東阿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阿膠之鄉
  • 三寶:阿膠與人參,鹿茸
  • 地點:平陰縣東阿鎮
  • 認證:阿膠原產地
概述,阿膠之鄉-東阿鎮,阿膠正宗考,阿膠與東阿鎮,阿膠與獅耳山,阿膠與狼溪河,阿膠與手摺子,阿膠與慈禧太后,阿膠與世博會,

概述

阿膠既能治病,又能強身,以醫療婦女症候尤佳。內服入肺、肝、腎三經,對陰虛、陽虛、貧血療效甚高,且強筋壯骨併兼有美容、養顏之功效。阿膠內含有18種胺基酸和鐵、銅、鈣、錳等20 余種微量元素,被視為高級滋補營養品,名揚中外。
說阿膠,在東阿鎮一帶還流傳著一個很美好的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天下流傳著一種無法醫治的疾病,人們若得了它便吐血而死。
當地山東阿邑有個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嬌。他獨身一身去東嶽泰山祭祀藥王,尋求治好這病的藥草。路上,一位老人告訴她:“要治好這病,非用食獅耳山草,飲狼溪河水的小黑驢的皮不可。”阿嬌聽了,心中一驚,家鄉是有這么一頭驢,它穿山越河如履平地,連山上猛虎惡狼都懼它三分。阿嬌哪裡知道,這頭小黑驢是天上受貶的一條烏龍,所以神通廣大。
老人見阿嬌有些猶豫,轉身要走。阿嬌又想起了鄉親們的痛苦,急忙懇求道:“只要能為鄉親們治好病,豁出性命我也甘心。”老人見她心誠,便贈給她以把寶劍,並教會她劍術。
阿嬌返回家鄉,來到獅耳山下,那頭小黑驢見了她,大口一張就要咬人,阿嬌舉劍便砍。相鬥間,忽然小黑驢掉頭向山下奔去,原來她想使出絕招,將阿嬌踢死。阿嬌早有提防,縱身一躍,跨到驢背上。小黑驢有想打滾把阿壓死,沒等它停住腳步,阿嬌抽出寶劍,對準小黑驢的頭猛力刺去。按照老人的吩咐,阿嬌和鄉親們把驢皮剝下來,熬成了一塊黃澄澄、亮晶晶、香噴噴的藥膠,病人服下這藥,病很快就好了。大夥去感激阿嬌,但姑娘卻不見了。有人說,那老人一定是藥王薩下凡,他帶阿嬌到仙山當藥童去了。
從此,用黑驢熬制阿膠治病的方法便在東阿鎮一帶流傳下來,人們為不忘阿嬌的恩德,管這藥叫阿膠。
平陰縣東阿鎮的阿膠產業和文化自古流今。平陰縣東阿鎮是歷代東阿縣城,阿膠以始產此地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至明末清初,東阿鎮阿膠製造業達到了“婦孺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在東阿鎮古城內,明清時期的鄧氏樹德堂、協裕阿膠莊、塗氏懷德堂、于氏天德堂等十餘家阿膠古作坊遺址依然可見;其中鄧氏樹德堂的阿膠為宮廷御用品,其進貢阿膠治癒了慈禧的血症,被御賜黃馬褂、手摺子及“福”字,名振一時。鄧氏進貢阿膠御賜的手摺子,塗氏阿膠多獲嘉獎的證書及眾多作坊遺存的百年阿膠、帛盒、仿單、印章等文物保存完好,這些阿膠文化遺產,已被政府部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平陰縣東阿鎮成為唯一、完整的阿膠歷史文化自然博物館。
平陰縣東阿鎮有不可替代的適宜熬膠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境內獅耳山是傳統的毛驢放養地;得天獨厚的狼溪河水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生產過程中與膠原蛋白和胺基酸合成有機鹽,易於人體吸收;傳統制膠技藝博大精深,非文字表達可以代替,其精髓一直靠以師帶徒,言傳身教,得以逐輩傳留;這也使東阿鎮阿膠自古以來即具有獨特的品質和確切的療效。

阿膠之鄉-東阿鎮

平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利。地處東經116°23′至116°37′,北緯36°01′至36°23′。位於濟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結合部,是華北與中原、山東半島與內陸地區進行經濟貿易的必經之地,歷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資中轉站,今天已成為濟南向魯西南輻射的重要視窗,105、220兩條國道和014省道貫穿全境,與京滬、京九兩大動脈相連,縣、鄉道路全部實現柏油化。通訊實現了傳輸光纜化、交換程控化,全縣萬門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併入國際通訊大網,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平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平陰之名始見於《左傳》,因地處古東原北部群山之陰,古濟水之南而得名。隋大業二年即設縣,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平陰處於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的中心位置,這裡人文景觀薈萃,名勝古蹟眾多,是旅遊觀光、尋古覽勝的好地方。先聖孔子曾到平陰講學,留下了“杏壇遺響”;三國時“七步成詩”的一代才子曹植,曾封王於該縣東阿古城;明代文學家、學者于慎行領文壇“一時之風騷”,他讀書講學時的書院以及墓地於林已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地處城南的胡莊尖山教堂,是全國三大聖母堂之一;還有玫瑰鎮的翠屏佛塔,洪範池鎮南天觀等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這一切都構成了豐富燦爛的平陰文化
平陰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平陰玫瑰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素以花香色艷、品質優異而著稱;名貴中草藥阿膠,因始產於我縣東阿鎮一帶而得名,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滋補珍品,曾多次榮獲國際金獎和國內優質產品稱號;洪範龍池天然礦泉水甘甜純正;刁山坡氡鍶複合型熱礦水,治療疑難病症具有神奇療效;白雲岩、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廣、儲量大,開發價值高。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2012年,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既可製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平陰玫瑰以出售鮮花蕾為主,大多銷往江浙一帶及東南亞地區。

阿膠正宗考

阿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醫療婦女 候尤佳,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產古東阿得名,我國現存最早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藥”,乃中華民族醫藥的一顆明珠。
阿膠置料考究,做工精良,古法,每年春季擇純黑健驢,飼獅耳山之草,因狼溪河之水,冬宰取皮,加參、蓍 、歸、芎、桔、甘草諸藥汁,放狼溪河與阿井水,倒入金鍋,銀鏟攪動,復加冰糖、紹酒、豆油,煎煉於桑木文火,三晝夜後冷凝切塊陰乾。成品以呈琥珀色、半透明、味甘鹹、氣清香為優。清初張隱庵在《本草崇原》一書中,曾予概述。
阿膠業競相發展,眾廠家廣告迭出,多以“正宗”自詡,令人莫哀一是;而海外遊子久違故國,唯認東阿鎮“福”商標,讚賞此為組傳老貨。為正本清源汁,筆者躬親走訪,查考資料,取得可靠結論;山東平陰阿膠廠所產當系嫡承,余者非屬!
東阿鎮,位於濟南西南百餘里,其西南三里許即獅耳山,草茂林豐,生幾百種中草藥,驢食則體壯肉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狼溪河橫貫鎮中,系洪範九泉匯聚,比重硬度較小,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分易於控制,保存時間長,東阿鎮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故阿膠生產世代相傳,久盛不衰,素稱“阿膠之鄉”。
但是,由於東阿縣治多變,致使概念混亂,對阿膠傳統產地眾說紛紜。據考,東阿命縣,始於秦,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東阿鎮即屬東阿縣城。北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河水為患,漸次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遷城東阿鎮。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加之阿井水日涸,狼溪河成為唯一制膠供水地,東阿鎮阿膠業遂愈益興旺,達到“婦幼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清代,南北多家中醫,慕名而來,診病兼營阿膠。至解放前夕,規模較大的制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于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莊氏東嶽衡老藥店等10餘寶號,各領千秋。
鄧氏業主,苦心研製,藉助臨床經驗,總結出一整套工藝絕技。鹹豐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欽賜朝服黃馬褂、手摺子;同治十年指派四品欽差監製“九天貢膠”,專為皇宮服用。塗氏祖籍江西南昌,道光八年闔家遷徙至東阿城,歷經幾輩篩選改進,提高了阿膠功效,並著《塗氏耐冬軒醫案》二冊。鄧、塗阿膠,民國後屢受政府褒獎,兩氏傳人均為今品貢獻出珍貴秘方。
1943年,服從戰事需要,平陰縣與東阿縣合併為平阿縣,1948年重又恢復兩縣建制,變更舊區劃,以黃河定界,西北歸東阿縣,縣城設銅城鎮,作為原東阿縣城的東阿鎮,地處河道東南,歸平陰縣。1950年,薈萃精華,集東阿鎮配方和工藝於一體,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國營阿膠企業——山東平陰阿膠廠。該廠實際情況者,何況,這裡的阿膠生產,正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展現出勃勃生機。

阿膠與東阿鎮

阿膠因始產古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生產史已有2500多年。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載阿膠,本經上品,出東阿,故名阿膠。據歷史記載,李時珍生於1518年,死於1593年。東阿鎮作為東阿縣城的時間為1375至1948年。由此可見,李時珍時代的東阿既是指以東阿鎮為縣城的東阿縣。
現代科學證明:阿膠含有18種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在強身健體和治療婦科病、血液病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東阿鎮業膠者多世代相傳,明代中期即達“婦幼皆通熬膠”的感況,已成為聞名遐邇的“阿膠之鄉”。
1935年前世界書局編印的《中國藥學大辭典》對東阿鎮一帶製做阿膠的原料處理及得天獨厚的熬膠用水資源作了明確的論述,稱“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健驢,飼東阿鎮獅耳山之草,飲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浸狼溪河內四、五日,刮毛滌垢,再浸泡數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煎煉三晝夜即成膠,此即真阿膠也”。還稱“東阿城內,又為狼溪河,系洪範九泉之水所匯歸,狼溪河水屬陽,阿井水屬陰,取其陰陽相配之意,故合此二水熬膠為最善”。經考證,阿井於清末淤塞,正宗熬膠水唯有狼溪河水。東阿鎮西三里許為獅耳山,山上生有幾百種中草藥,古時毛驢在此放養,食之體魄健壯,取皮熬膠,其質量與療效高於其它地方產品。東阿鎮一帶流傳的民謠“小黑驢,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獅耳山上去啃草,狼溪河裡來飲水,城裡大橋遛三遭;少岱山上去打滾,至冬宰殺取了皮,熬膠還得陰陽水”。就給東阿鎮制膠獨具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充分有力地證明。
至明末清初,東阿城內阿膠作坊已達幾十家,其中規模最大的阿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于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莊氏太子衡、陳氏東嶽衡、盧氏協裕阿膠莊等十餘家,年產阿膠均超千斤。在長期的制膠過程中,他們不但對阿膠配方及製作工藝加以篩選改進,提高了阿膠質量,增加了阿膠療效。還先後研製了“參茸阿膠”,“藏紅花阿膠”等新品種。所產阿膠也分別於1914年、1916年、1922年獲山東省物品展覽會最優等褒獎金牌,國家農商部物產品評會金牌和山東歷史博物展覽會甲等獎牌。
1950年,黨和政府為發揮東阿鎮阿膠產業優勢,弘揚正宗阿膠品牌,結合當時建國之初白頁待興,全國阿膠緊缺的實際,決定由國家出資,在東阿鎮獅耳山前,狼溪河畔建立了我國第一家國營阿膠生產廠。1996年,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阿膠之鄉”

阿膠與獅耳山

獅耳山,位於福膠集團阿膠公司西南一公里處,山勢崔巍,林木蓊鬱,遠觀貌似獅耳,又名虎窟山。山中生多種中草藥,如枸杞、北沙參、白薇、地黃、野菊花、遠志、益母草、天門冬等數百種,是一座天然的藥物寶庫,古時多有家驢放養於此,驢食山中之草體壯肉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加之浪溪河水,所制阿膠堪稱極品。明清時代,東阿鎮熬膠業鼎盛之時,皇帝每年均派欽差來東阿,監督購買純黑健驢,牧於獅耳山上,至冬宰殺,取皮熬膠,送往京城,貢奉朝廷,以保證進貢阿膠的品質純正療效顯著。

阿膠與狼溪河

阿膠,據史料記載,已有2500年歷史,正宗阿膠的製作,除採用傳統工藝外,制膠用水也非常講究,所謂“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若水質不符合正宗阿膠的要求,則阿膠的功效可能要打折扣了。1935年前世界書局出版,人民衛生版社再版的《中國藥學大辭典》阿膠項目載:“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健驢,飼獅耳山之草,飲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由此看出狼溪河水是古時毛驢飲水和泡皮熬制阿膠的唯一水源。這裡所指的狼溪河,即在東阿鎮境內,都專用狼溪河水製作阿膠,保持了正宗阿膠的傳統特色。
狼溪河位於濟南市平陰縣東阿鎮,為九泉(洪範泉、書院泉、狼泉、丁泉、白雁泉、玉女泉、天池、日月泉、扈泉)匯聚而成,此九泉均系地下岩隙層層過濾而出,水質天然、清冽甘甜。據有關部門測定,狼溪河水硬度低,微量元素豐富,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份易於控制,易於原料中蛋白質、胺基酸結合形成有機鹽,從而增強阿膠的療效,也便於阿膠的長期存放,膠塊冬天不易碎裂,夏天不變軟,《中國藥學大辭典》記載:“狼溪河其水源為憬水之源,洪範九泉之水所匯歸,其性甘溫”。因此,狼溪河成為熬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阿膠與手摺子

阿膠,是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的傳統名貴中藥。她以始產今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老東阿縣城)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東阿鎮一帶的農民,自古就有世代傳襲熬制阿膠的習俗,熬膠技藝逐輩傳流並發揚光大。因此,這裡有“婦孺皆通熬膠”之說,有“阿膠之鄉”之美譽。明末清初,東阿鎮城內熬膠業達到鼎盛時期,全國各地醫藥界名人志士紛紛慕名前來入籍東阿行醫。有的既行醫又熬膠,有的只做熬膠生意。其中,比較著名的阿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于氏天德堂。
清代鹹豐皇帝晚年無子,懿貴妃好不容易懷上了孕,又不幸患了“血症”,雖四方尋醫問藥,但醫治無效,以致形成習慣性流產。此時,山東東阿縣的一朝廷官員將鄧氏樹德堂生產的阿膠薦獻給皇帝和懿貴妃,懿貴妃服用阿膠後,果然治好了“血症”並生一男孩,這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於是,鹹豐皇帝大悅,賜給鄧氏樹德堂堂主鄧發三件禮物,即四品官服黃馬褂,手摺子和“福”字。
手摺子是用羊皮製作的,由三折組成,文字用金黃色絲線繡成。正文有100多字,位於中間一折,左右兩折上方分別繡有“萬壽”和“忌辰”四個大字。之後,鄧氏樹德堂堂主就憑此折進宮,向皇帝進獻阿膠。
鄧氏樹德堂阿膠作坊自獲得黃馬褂、手摺子和“福”字之後,即將“福”字印在阿膠上作為標記,這種帶有“福”字標記的阿膠,不但每年進貢朝廷,還銷往江浙一帶。此也是“福”牌阿膠的來源。

阿膠與慈禧太后

明末清初,東阿鎮(老東阿縣城)阿膠業已達鼎盛時期,城內熬膠作坊林立,從業人員頗多。鄧氏樹德堂就是質量最好、規模最大的一家阿膠作坊。
清朝鹹豐1855年,鹹豐帝寵愛的懿嬪(即後來的慈禧太后)有喜了,紫禁城內一派祥和。鹹豐帝體虛孱弱,膝下又無子嗣,如今懿嬪的肚子又大又尖,怎能不叫朝廷上下歡愉喜慶?數過一個春秋,臨盆之際,懿嬪卻害了血症,身子一天天虛弱下去。鹹豐急得也躺上了病榻。時任戶部侍郎的陳宗媯是山東東阿人氏,他冒著殺頭的罪責,向鹹豐皇帝薦舉了故鄉鄧氏樹德堂出品的阿膠。這副阿膠不僅救了懿嬪的命,也讓鹹豐抱到了唯一的兒子(即後來的同治帝)。鹹豐皇帝大悅,賜給鄧氏“樹德堂”堂主鄧發三件禮物:一是四品官服黃馬褂,二是進宮手摺,三是賜給東阿鎮阿膠“福”字,並封樹德堂阿膠為“貢膠”。同治十年(1871年),朝廷曾委派欽差前往樹德堂監製阿膠,將此膠稱為“九天貢膠”。御賜“福”字一直為東阿鎮制膠人所用,並成為正宗阿膠的標識。
此後,慈禧太后堅持服用阿膠養生,活到74歲時壽終正寢,還被授予了長達25字的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為首的四字便是“孝欽慈禧”。

阿膠與世博會

1903年,作為控制太平洋版圖的一部分,美國取得了在巴拿馬境內開鑿運河的權力。經過11年的努力,運河成功通航。美國政府為慶祝運河營運,決定在舊金山舉辦名為“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的國際盛會。
為遊說中國方面參展,美國特派員愛旦穆於1914年前往中國,與袁世凱會面。雖然彼時國內政局動盪,但袁世凱還是希望通過世博會,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幫助。於是,這個有著皇帝夢的人責成農商部全權辦理參展事宜。
隨後,籌備巴拿馬世博會事務局正式成立,陳琪出任局長。為鼓勵全國各省提交展品參展,陳琪等人還頒布了一項獎懲規定,一旦展品能在美國贏得大獎章,將獲得大總統袁世凱的特別勳章。
值得一提的是,陳琪還為中國參加巴拿馬世博會制定了目標,其中包括有“采外人嗜好改良輸出品”,“乘機調查萬國出產中與我國同類物品之競勝辦法”以及“表示我國民商業道德”。陳琪可謂用心良苦,也正是得利於此,中國展品在這次世博會上得到了空前讚譽。
1915年4月22日,中國館開幕,首日接待的參展人數就達到一萬人次。而且福牌阿膠也在此次世博會上榮獲金獎。
“福”牌阿膠作為山東省舉薦的展品,在舊金山也引起了轟動。此前,阿膠在海外的傳播線路,以絲綢之路為主,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自然對阿膠知之甚少。據史料載,對中國官員誇讚阿膠的溢美之詞,舊金山人起初不以為然,但後來一家地方醫院的醫生在給傷員服用阿膠後,確實發現它有補血健脾的作用。一時間,美國的報紙都在熱議這個神奇的東方藥材。
很快,負責世博會參展工作的陳琪收到了美國方面的訂單,要求大量進口阿膠。隨行的山東官員更是高興地往國內拍電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