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空系統

2001年10月,俄羅斯“金剛石”公司(現為“金剛石-安泰”地空飛彈系統康采恩)履行了向中國轉讓S-300PMU地空飛彈系統控制技術的協定,這表明俄羅斯向中國轉讓S-300PMU-2“驕子”地空飛彈系統已進入最後階段。90年代中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防空系統
  • 國家:中國
中國空軍的地空飛彈系統,S-300飛彈系列,S-400“凱旋”系統,“紅旗”-2B和“紅旗”-2J,“飛騰”-2000系統,中國陸軍的地空飛彈系統,“前衛”-1和“前衛”-2系統,“紅纓”-5系列,“紅旗”-61A飛彈系統,“紅旗”-7和“飛猛”-80/90飛彈系統,“霹靂”-9飛彈系統,“道爾”-M1系統,“紅旗”-16系統,“獵鷹”-60系統,“凱山”-1系統,95-2彈炮綜合系統,相關報導,

中國空軍的地空飛彈系統

S-300飛彈系列

中國曾購買了6套S-300PMU-1地空飛彈系統。而此次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的S-300PMU-2是目前最先進的地空飛彈系統,具有較強的戰區反導能力。
2002年9月,俄羅斯又與中國簽署了出售S-300飛彈系統的第三份契約。中國此次訂購了能裝備10多個營的S-300地空飛彈系統,總價值達4億美元。其中,新式改進型S-300PMU-2地空飛彈系統為4個營套。該契約轉由新的工廠和設計局完成,而不是原來的合作夥伴“金剛石”公司。

S-400“凱旋”系統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對S-400“凱旋”地空飛彈系統報有極大熱情。2001年9月《華盛頓郵報》報導說,中國已試驗了專門為這種系統設計的某型飛彈,這種飛彈被西方稱為SA-20。據說該飛彈的射程為396公里,這與已知的40N6遠程防空飛彈相同。值得指出的,S-400不是一個單件武器,而是具有縱深防禦能力的防空系統。2003年,中國很可能部署中短程防空武器,而S-300PMU-2則為其提供遠程防空能力。
為了向將來購買的S-400地空飛彈系統提供預警,中國將於2003年8月利用引進的海上警戒雷達,加強對台灣海峽的監控。俄主管國防工業的官員證實,俄羅斯航空系統公司將通過其聖彼得堡控股公司向中國提供“海龍”海上警戒雷達。“海龍”雷達是俄“故事”雷達的出口型號,它可裝在氣球下面的吊艙里,因此又稱為ARLK浮空氣球雷達系統。ARLK浮空氣球雷達系統主要用於探測和跟蹤空中目標、地面車輛和海上艦船。該系統可與各軍種武器系統的地面指揮所聯通,通過指揮所向用戶傳送數據。配上其他設備後,ARLK系統可對無線電輻射源及電子環境進行監控。ARLK系統還可收集天氣和風暴等氣象信息。“海龍”雷達系統裝上ARLK氣球後,最大搜尋範圍達200公里,這也正是S-300PMU-2的最大射程。

“紅旗”-2B和“紅旗”-2J

“紅旗”-2系列地空飛彈最初是仿製的蘇制老式S-75(北約代號SA-2)地空飛彈。目前,紅旗-2系列飛彈已實現了國產化。

“飛騰”-2000系統

“飛騰”-2000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反輻射地空飛彈系統,在外觀上它很像俄羅斯的S-300PMU。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已經開始出售這種未來型地空飛彈系統。
1999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飛騰”-2000系統的首次打靶試驗。據當晚的新聞聯播報導,幾發飛彈全部命中目標。中國媒體將“飛騰”-2000系統稱之為“成熟的地空反輻射飛彈武器系統”,“飛騰”-2000採用了被動探測和主動導引系統,可攔截各種類型的目標,既可攻擊EA-6B這樣的電子干擾機,也可攻擊作戰支援飛機。其最新型號“飛騰”-2000A還可攻擊類似於E-2和E-3的空中預警機。“飛騰”-2000飛彈武器系統由廣譜被動雷達、飛彈和發射車組成。據報導,其探測雷達的頻頻寬度為2~18GHz,具有頻率記憶功能。

中國陸軍的地空飛彈系統

“前衛”-1和“前衛”-2系統

“前衛”-2飛彈有一個圓形導引頭,其前端使用了一個冷氣瓶來進行冷卻。導引頭探測波段的寬度為3~5.4GHz。探測戰鬥機的距離大於8公里,探測直升機的距離大於4公里。發動機工作時間8秒,自毀時間14~17秒。“前衛”-2系統有一個光學/電視瞄準裝置,適於夜間使用。白天則使用機械瞄準裝置。“前衛”-2飛彈的機械瞄準裝置代號為QGM-2。這兩種瞄準裝置對“前衛”-2飛彈系統的環形瞄準器必不可少。
電池致冷裝置代號QDN-2。該裝置對飛彈探測頭內的紅外探測器進行冷卻,從而使武器系統對各種空中目標都具有正面攻擊能力,其中包括攻擊超低空飛行的無人機。這種飛彈與俄羅斯的“箭”-3非常相似,它很可能是一種使用了中國國產化組件的仿製品。
飛弩”-6系統
“飛弩”-6系統是一種單兵攜帶型地空飛彈。中國的大多數攜帶型地空飛彈都是仿造的前蘇聯“箭”-2/3地空飛彈系統,但“飛弩”-6不同於中國其他攜帶型地空飛彈。它的電子裝置主要安裝在發射筒前下方的握把內。由於採用了數位化電子裝置,使得控制手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與人的手掌大小相當。發射筒給人的第一個感覺是重心不穩,但裝彈後的卻可找回平衡。“飛弩”-6的推進器為固體推進劑單級噴氣發動機,採用破片殺傷彈頭。它的導引頭為金字塔形,看起來像一個標準的紅外線圓形旋轉探測器,在其前方安裝了反射鏡,導引頭的工作頻段為3~5.4GHz。此外,它還可為操作人員配備敵我識別裝置。

“紅纓”-5系列

“紅纓”-5系列大多是俄羅斯“箭”-2(“紅纓”-5)和“箭”-2M(“紅纓”-5A)地空飛彈的仿製品。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在“紅纓”-5A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改進型“紅纓”-5B。這種改進型吸納了一些新的設計思想,如通過電子熱敏方式為導引頭降溫。對地空飛彈而言,對其導引頭降溫的工作是永無止境的,這主要是因為降低導引頭的溫度仍不能充分滿足飛彈系統的需要。
“紅纓”-5C與這些武器系統不同,它採用了新式設計的“哈爾濱”卡車,可載8套這種攜帶型飛彈,而且可組合使用“紅纓”-5系列的各種飛彈。“紅纓”-5C的運輸工具還沒有展示過,不知道更為先進的“飛弩”和“前衛”飛彈是否也採用了這種運輸工具。新式運輸工具配備了全天候跟蹤電視攝像頭和雷射測距儀,發射筒本身通過加裝外部電源可有效降低導引頭溫度,從而使操作員有更多時間跟蹤和攻擊目標。

“紅旗”-61A飛彈系統

早在1965年8月,中國就開始研製中低空地空飛彈。同年9月,這種飛彈被命名為“紅旗”-41。1966年1月,為反映20世紀60年代的技術標準,它又被命名為“紅旗”-61。到1970年9月,中國先後完成了一系列試驗工作。1973年,對飛彈的設計作了新的改進。1975年3~4月間,“紅旗”-61飛彈進行了首次試驗。1976年,系統進行了綜合試驗,同年12月又進行了3次海上試驗。1980年末,在公海上進行了發射試驗。1981年2月,引信問題最終解決。1983年3月,飛彈的質量得到全面提升。1986年11~12月最終完成定型試驗。1988年11月,系統通過驗收。外界(特別是美國情治單位)普遍認為,“紅旗”-61系列飛彈是以義大利“阿斯派德”地空飛彈為藍本研製的。

“紅旗”-7和“飛猛”-80/90飛彈系統

這個系列的地空飛彈是法國“響尾蛇”飛彈的改型產品。其艦載型稱為“海紅旗”-7。通過改進,“紅旗”-7(或“飛猛”-80)的最大射程由最初的12公里增加到15公里。“飛猛”-80是一種全天候、低空與超低空地空飛彈系統,它可有效對付各種空中目標,主要用於機場防空,保衛軍事要地及重要設施。“飛猛”-90是“飛猛”-80的改進型,它較好地體現了90年代的技術水平。“飛猛”-90飛彈系統的威力更大,可有效對付低空、超低空的各種空中目標,如戰鬥機、武裝直升機、巡航飛彈、空地飛彈和反輻射飛彈。

“霹靂”-9飛彈系統

“霹靂”-9系列飛彈源自以色列的“大蟒”飛彈,而以色列的這種飛彈則是美國AIM-9“響尾蛇”飛彈的衍生品。同其他中國飛彈一樣,中國希望通過引進零配件實現對飛彈的現代化改進。
促使中國對飛彈系統不斷升級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兩個:首先是缺少零配件(購買相當昂貴),這迫使中國軍工部門徹底改進發動機,通過對相關部件和子系統的仿製,保證武器系統發揮其應有的戰鬥交通;其次是使武器系統適應本國條件和中國軍隊的配置要求。要知道,對某一國家適用的武器系統,對另一國家可能就不一定適用。有趣的是,中國是將空空飛彈改進後使之成為地空飛彈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德國的博登湖機械技術公司也試圖對“鳶尾草”-T飛彈作同樣的改進。

“道爾”-M1系統

“道爾”-M1野戰地空飛彈是從俄羅斯引進的(15套已經服役,還有20套尚未交貨)。毫無疑問,它將成為2003年8月開始構建的S-400多層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擔負近距離防空任務。據信,中國正在對這種飛彈系統的發動機進行改裝,使其成為國產“紅旗”-19飛彈。最近,俄羅斯“安泰”公司的有關人員表示,他們沒有參與這一改裝項目。如果中國通過採用更簡便但非常有效的手段對“道爾”-M1飛彈進行仿製,他們將不會感到驚訝。

“紅旗”-16系統

“紅旗”-16系統是中國賦予俄羅斯“山毛櫸”地空飛彈系統的編號,這一系統是隨著956型“現代級”驅逐艦一同出售給中國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接收了2艘這種軍艦,並及時向俄羅斯造船廠支付了資金。俄羅斯造船廠已證實,他們將對中國訂購的另外2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進行改造,使其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陸基“山毛櫸”飛彈系統,將有可能成為S-400多層防防空系統的中程防禦部分。

“獵鷹”-60系統

這種系統很容易使人想起義大利的“阿斯派德”飛彈,原“阿斯派德”飛彈系統是一種彈炮綜合防空系統。目前,“獵鷹”-60系統的最新型是“獵鷹”-60N。“獵鷹”-60屬於中程地空飛彈系統,具有自動應對有源和無源電子干擾的能力。該系統採用了連續波半主動尋的導引方式,具有很高的導引精度。“獵鷹”-60具有攔截超低空目標的能力,還可攔截掠海飛行的巡航飛彈。

“凱山”-1系統

“凱山”-1飛彈1991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中國將其作為早期“紅旗”-2地空飛彈系統的補充。“凱山”-1地空飛彈是在“紅旗”-2飛彈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研究才發展起來的,但是沒有大量的國外訂貨。據信,這種飛彈系統的研發工作已經停止。

95-2彈炮綜合系統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專門為國際市場開發了一種新型彈炮綜合防空系統,該系統最初命名為90-2型,目前向國外出售的是95-2型。在1999年10月的國慶閱兵式上,首次展示了這種彈炮綜合系統。95-2型由4門25毫米高炮和2個4聯裝紅外製導的飛彈組成,並配有作用距離為45公里的搜尋雷達和11公里的跟蹤雷達。據報導,它的最大射高為4.5公里,車身前部安裝有電視跟蹤攝像機、紅外攝像機和雷射測距儀等設備。95-2系統高炮的參數為:最大射程2.5公里,最大射高2000米。此外,T95-2彈炮綜合系統還可使用中國軍隊現役的任何一種便攜地空飛彈。

相關報導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最新一期文章,原題:解放軍防空能力進展對亞洲的戰略平衡構成挑戰
冷戰結束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在建設一體化的現代防空系統方面取得相當大的進展,利用了廣泛的技術,主要是俄羅斯技術,也有中國自己的技術。隨著該系統在以後的10多年日趨成熟,它可能會成為除美制B-2A轟炸機和F-22A“猛禽”戰鬥轟炸機外當前部署的所有西方戰機難以突破的屏障。
蘇聯解體時,中國防空系統主要是由六七十年代科技水平的雷達、地空飛彈系統和戰機組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有效防禦美國的現代飛機和巡航飛彈。但解放軍廣泛利用了冷戰後的技術出口許可證控制制度,從全球市場上購買了先進科技。自80年代以來,引進先進外國技術與推行新的部隊結構和軍事學說同步進行。
俄羅斯國防產業開發出旨在挫敗、削弱或阻止美國空軍力量的“三管齊下”的科技戰略,自90年代初以來,解放軍積極按照該戰略來開發其防空系統。中國的空中監視雷達努力與部署先進的東歐和本土防空雷達及被動偵察系統一道進行,地對空飛彈系統的核心是從俄進口的令人畏懼的先進飛彈,其性能與美國“愛國者—1”和“愛國者—2”型飛彈系統相近。
中國防空系統正發展成熟為亞洲規模最大、能力最強和技術最先進的系統,有能力對除美國高級隱形系統之外的任何飛機造成重創。到美國在2020年後部署計畫中的“新一代轟炸機”之前,美國將僅有180架F-22“猛禽”戰機和B-2A“幽靈”轟炸機具有突破解放軍防禦盾牌的能力。由於在西太平洋的基地數量有限,衝突發生時,如果解放軍向這些基地發射東風-21型中程彈道飛彈,美國戰略態勢的弱點相對於中國來說會進一步惡化。
美國在亞洲的軍事態勢依賴於對解放軍保存有非核戰略能力上的優勢。如果隨著解放軍能力日益提高和美國能力相對下降,這種優勢繼續被侵蝕,那么一個重大變化最終將在亞洲發生: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平衡將遠離美國,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作者卡洛·考普,陳一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