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道

中國醫道

《中國醫道》內容簡介: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部分構成的。由歷史上的文物古蹟和現代物質文化創新而構成的物質文化,是讀者大眾所熟悉的。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哪些文化形態呢?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下達的《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 42號)作了如下闡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10月17日舉行第三十二屆會議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臚列了五項內容:“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寧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歸納起來,簡單地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那些以民眾(一定群體)口傳心授的方式而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的文化。在民眾中流傳、口傳心授、代代相傳、綿延不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醫道
  •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 頁數:212頁
  • 開本:16
  • 品牌:古吳軒出版社
  • 作者:王鳳蘭 劉錫誠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333804, 978780733380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醫道》:試問還有什麼醫學動作比一名中醫搭於病人手腕處凝神診脈更表達了對人的關愛?西醫讓看病變成機械化和程式化的流水線,醫學從交談的藝術變為沉默的技術。然而事實上環境、氣候、籍貫、民族、經歷、性格等都和疾病不無關聯,醫道是中國人認識生命與疾病的一種智慧,醫道與醫術相輔相成,醫術依附於醫道。這就是中醫的偉大。

作者簡介

王鳳蘭,女,1964年生人。醫學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副研究員,中醫古籍整理與數位化研究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專職從事醫史文獻研究與臨床工作近20餘年。作為著名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後,師從余瀛鰲教授。擅長於魏晉南北朝醫學著作的輯佚、考釋,並對該時期醫學史研究多有造詣。在文獻研究方法上主張結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倡導“讀古籍,勤臨證”。
近年來,主要從事中醫古籍知識的計算機表示方法研究和知識挖掘研究。獨立負責或參與的研究課題有近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編撰著作7種。分別獲得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2005年始,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的文本起草專家,開展了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申報與研究工作,主要就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內容和存續的狀態以及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大量調研。在研究中提出“中醫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方法”等7項,進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本身的提出既是對中醫知識的學術分類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展示,同時也蘊含著學術創新。2007年獲文化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論 中國醫道,仁心仁術
第一節 源遠流長
第二節 道術相依
第三節 醫乃仁術
第一章 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
第一節 對於生命的獨特認識
第二節 對於健康與疾病的認識
第三節 流派

第二章 中醫診法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歷史
第三節 奧妙
第四節 四診

第三章 中藥炮製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藥物的產生與炮製的起源
第三節 原理
第四節 方法
第五節 流派

第四章 中醫製劑
第一節 歷史
第二節 與方的關係
第三節 起源與傳承
第四節 劑型與療效
第五節 方劑配伍

第五章 中醫針灸
第一節 歷史
第二節 經絡腧穴
第三節 治病
第四節 擇時與取穴

第六章 正骨療法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歷史
第三節 醫家
第四節 發展
第五節 手法

第七章 藏醫
第一節 歷史
第二節 理論體系
第三節 藏醫與宗教
第四節 擅治的病症
後記
附錄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傳統醫藥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

後記

《中國醫道》這本小作終於算完稿了,其實,在我看來,本作離醫道尚且相距甚遠。之所以敢言“醫道”,實在是基於“拋磚引玉”之考慮。所幸的是,我們這些在正統學院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學子們,終於嘗試著從課本教育的模式中跳脫出來,將中醫從學術和文化的層面來探究和展現,彰顯她的獨特魅力,辨析中醫生命力之源泉所在,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不言即明,我是帶著何等的喜悅,來期待著她的誕生!
本作的誕生,得益於中醫申遺工作。我於2005年9月幸運地參與了中醫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項目,而進入國家級的第一批保護名錄(即本著作的幾個章節),正是在我們課題組長達兩年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的。由於中醫申遺要求必須說清楚項目的起源、與本民族以及文化的淵源關係、指導思想、技術的卓越性及表現形式等,使我們拋開一直以來罩在學術界頭上中醫理論的朦朧面紗,回歸了中醫生命科學的本位。站在古人認識人體生命與疾病的切身角度,去體會中醫在“學”與“術”不同層面的豐富多彩'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深深地為祖先的智慧而驚嘆和自豪。
當我們跳出教科書所闡述的“模式化中醫”時,展現在眼前的中醫學術與中國的傳統是如此息息相關、水乳交融。傳統文化的每一次變革給中醫所帶來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