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

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主要對近代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設計、運行情況進行介紹,並對制度設計與運行情況之間的差異進行說明。由於公司制度在近代中國有一個邏輯演進的過程,治理機制的變化較大,為了更好地把握各個時期的不同情況,書中將近代公司的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分別對每個階段有代表性的公司的治理機制進行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
  • 作者高新偉
  • ISBN:9787509708293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主要對近代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設計、運行情況進行介紹,並對制度設計與運行情況之間的差異進行說明。由於公司制度在近代中國有一個邏輯演進的過程,治理機制的變化較大,為了更好地把握各個時期的不同情況,書中將近代公司的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分別對每個階段有代表性的公司的治理機制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對近代公司治理進行總體評價,並揭示近代公司治理在總體上失效的根本原因。《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的最後,對公司治理在中國成功的可能性進行了理論性探索,認為制度創新應基於中國國情,以團隊精神取代西方的個人本位。而其關鍵點則在於人民公告的培養,因為任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背後都有道德方面的訴求。
中國近代公司治理(1872~1949年)

作者簡介

高新偉,1969年生,河南商水人,1993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文博學院,取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教師、河南大學產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成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主要成果:在《天津社會科學》、《人文雜誌》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一部,並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基本概念界定與選題意義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狀及不足
三 指導思想、研究方法與可能的創新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套用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創新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章 晚清時期的公司治理機制(1872-1911年)
一 中國公司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近代中國面臨的危機及對“富強”的追求
(二)西方公司的示範效應與華商附股行為
(三)傳統民營企業中的公司制因素
二 政府控制下的官督商辦與官商合辦企業
(一)公司制度的移植與官督商辦模式的選擇
(二)官督商辦企業的制度安排
(三)官督商辦企業中的官商矛盾
(四)多元權力博弈下的官商合辦企業
三 清末民營公司的初步實踐及其治理機制
(一)清末國家工商政策的調整及《公司律》的頒布
(二)清末民營公司的發展狀況
(三)清末民營公司的治理機制
第二章 民國中前期的公司治理機制(1912-1936年)
一 投資環境的變化與私營經濟的擴張
(一)投資環境的變化
(二)私人資本的擴張
(三)私人資本投資近代公司的狀況
二 近代家族公司的治理問題
(一)核心家族的利益保障機制
(二)家族內部的利益調節
(三)中小股東的權益保障
(四)企業集團法人控股治理的探索
三 北洋政府時期官僚參股公司的治理問題
(一)官僚投資近代企業概況
(二)北洋政府時期官僚資本投資公司的治理機制
第三章 民國後期的公司治理機制(1937-1949年)
第四章 近代公司治理機制的總體評價與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