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六十年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六十年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對我國60年來土地制度的變革進行了回顧和反思,探討了土地改革的成功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以史為鑑,開創未來”的總體思路。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導論,

圖書信息

ISBN:9787509509838
開本:16開
定價:19.80元

內容簡介

為更好地表達觀點和解釋問題,書中引用了15個真實案例或根據真實案例構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個案例發生在我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營養不良或飢餓,會降低勞動者的勞動效率。案例2的分析顯示,小規模農戶單獨修建農田基礎設施的交易成本很高。這種高交易成本,最終會使小農修建農田基礎設施的努力失敗。案例3根據我父母多年的柑桔種植、採摘和儲藏經驗。解釋了集體化時期依據工分評定勞動貢獻的局限性;工分可以衡量勞動數量和勞動時間,卻無法反映勞動質量。這個案例還證明,有積極性的勞動者,會不斷積累勞動和生產經驗,進一步提高勞動效率。案例5與案例6,分析了家庭承包經營後,農戶與鄉鎮政府圍繞農業生產經營自主權所展開的博弈。案例7分析了承包期長短(即地權穩定性)對土地長期投入的可能影響。案例8與案例9,提供了2個農戶互換承包地的例子。在這2個案例中,農戶互換承包地不再局限於農業用途,也超出了本集體經濟組織範圍。這2個案例說明,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後,農戶實際獲得的土地處分權,多於法律正式賦予的權利。也就是說,在保護農民土地權利方面,法律未能及時跟進。案例10與案例11表明,家庭承包經營後,農戶並沒有完全拋棄集體,在許多方面仍需依靠集體採取統一行動。之所以選擇湖南老家的故事作為案例,是因為我生在那裡、長在那裡,熟知那裡的社會經濟和人文環境,熟知案例所述事件的原因。其他5個案例為:案例4與案例12,分別介紹了浙江省紹興縣採取“反租倒包”實行規模經營和為農戶提供土地流轉服務的經驗;案例13介紹了北京市宋莊“畫家村”的宅基地買賣糾紛;案例14和案例15,分別介紹了廣東省一些地方跨村民小組整合土地資源的做法,這2個案例充分說明了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必要性。

作者簡介

廖洪樂,男,1967年生於湖南省隆回縣。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村土地制度和農村公共管理。專著《中國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第一作者)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獎;先後在《管理世界》、《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和《中國農村觀察》等核心期刊獨立發表論文8篇,合作發表論文4篇;獨立完成並公開出版的論文和研究報告18篇。

導論

第一節 農地制度與農業生產效率
一、制度影響生產效率.
二、農地制度影響農業生產效率
三、農地制度影響農業生產效率的方式
四、農業生產效率的一個分析框架、
第二節 地租理論、土地發展權理論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一、地租理論
二、土地發展權理論
三、新中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第一章 1949~1955年的農地制度:土地改革與互助合作
第一節 舊中國的農地制度與農業生產效率
一、舊中國的農地占有與使用狀況
二、封建高額地租是舊中國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第二節 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具體做法
二、土地改革的政治意義與經濟意義
三、土地改革的方式與效果
第三節 1950~1955年的農業生產互助合作
一、農業生產互助合作對小農意義重大
二、土地改革後,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緊迫性
三、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三種形式
四、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發展
第四節 土地改革與互助合作,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第二章 1956~1978年的農地制度:集體所有、統一經營
第一節 農地集體化:集體所有、統一經營
一、1955~1957年底,土地由農民私有轉為高級社集體所有
二、1958~1 978年,農村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
……
第三章 1979年以來的農地制度:家庭承包經營與集體統一經營
第四章 與家庭承包經營有關的若干問題
第五章 1950年以來的農村土地徵收制度
第六章 1950年以來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
第七章 失地農民及其社會保障
第八章 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六十年變革經驗及走向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