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

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

《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內容簡介:《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介紹了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質量管理主要模式、質量管理主要工具、質量發展政策制定、品牌建設、民眾性質量管理活動、質量獎勵制度、質量信用建設、質量統計分析、產品責任管理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
  • 出版社:中國質檢出版社
  • 頁數:384頁
  • 開本:16
  • 作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263733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質檢工作手冊:質量管理》全面介紹了我國質量管理工作的相關情況。全書分基礎知識篇、工作實務篇、法規標準篇、職業素養篇和附錄五個部分,具體介紹了世界和我國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主要模式和主要工具,並在附錄中列示了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重要檔案的目錄。

圖書目錄

基礎知識篇
第1章 質量管理及其發展
1.1 質量管理的重要概念
1.1.1 質量的含義
1.1.2 質量管理的相關概念
1.2 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
1.2.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1.2.2 領導作用
1.2.3 全員參與
1.2.4 過程方法
1.2.5 管理的系統方法
1.2.6 持續改進
1.2.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1.2.8 與供方互利的關係
1.3 質量管理的演變
1.3.1 質量檢驗階段
1.3.2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1.3.3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第2章 ISO 9000族標準與質量管理體系
2.1 ISO 9000族標準的產生與發展
2.1.1 ISO 9000族標準的產生
2.1.2 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修訂和發展
2.1.3 我國採用ISO 9000族國際標準的情況
2.2 ISO 9000族標準的構成和特點
2.2.1 ISO 9000族標準的構成
2.2.2 ISO 9000族標準的特點
2.2.3 ISO 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一要求》簡介
2.3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2.3.1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與意義
2.3.2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與步驟
2.3.3 企業推行ISO 9000族標準的一般步驟
2.3.4 企業實施ISO 9000族標準應注意的問題
第3章 質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3.1 老七種工具
3.1.1 調查表
3.1.2 分層法
3.1.3 直方圖
3.1.4 控制圖
3.1.5 排列圖
3.1.6 因果圖
3.1.7 散布圖
3.2 新七種工具
3.2.1 關聯圖
3.2.2 親和圖
3.2.3 系統圖
3.2.4 矩陣圖
3.2.5 矩陣數據分析法
3.2.6 過程決策程式圖
3.2.7 網路圖
3.3 質量管理方法
3.3.1 零缺陷質量管理
3.3.2 六西格瑪質量管理
3.3.3 精益生產管理
第4章 我國政府質量工作
4.1 建國初到1978年
4.2 從1978年到1988年
4.3 從1988年到2001年
4.42001年以後政府質量工作
4.5 我國政府質量管理機構沿革
4.5.1 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職能的歷史沿革
4.5.2 目前國家質檢總局的質量管理職能
4.5.3 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主要職責和機構設定
工作實務篇
第5章質量興省(市)
5.1質量興省(市)活動發展歷程
5.2部分質量興省(市)典型介紹
5.2.1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質量強省的若干意見
5.2.2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質量強省提升產品質量的意見
5.2.3廣東質量強省活動方案
5.3質量興省(市)績效考核指南
第6章質量激勵制度
6.1已開發國家質量激勵制度實施情況
6.1.1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簡介
6.1.2歐洲質量獎簡介
6.1.3日本質量獎簡介
6.2我國質量激勵制度實施情況
6.2.1實施質量激勵制度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
6.2.2我國設立國家質量獎勵制度有充分的法律依據
6.2.3我國設立國家質量獎勵制度已經具備良好的工作基礎
6.2.4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開展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工作情況簡介
6.2.5中央批准設立中國質量獎
第7章質量統計分析
7.1綜合統計
7.1.1機構和人員
7.1.2經費
7.1.3國有資產
7.1.4法制工作
7.1.5行政執法情況
7.1.6質量管理
7.1.7質量監督
7.1.8標準制修訂
7.1.9計量
7.1.10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7.1.11纖維檢驗
7.1.12職工教育
7.1.13科技項目管理
7.1.14食品
7.2質量競爭力測評工作
7.2.1質量競爭力測評工作簡介
7.2.2發展歷程
7.2.3實施現狀
7.2.4未來展望
7.3工業產品質量指標
7.3.1工業產品質量指標統計工作背景介紹
7.3.2工業產品質量指標解釋
7.3.3工業產品質量指標統計工作實施現狀
7.3.4工業產品質量指標統計工作的未來展望
7.4產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
7.4.1產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工作簡介
7.4.2實施現狀
7.4.3未來展望
第8章質量誠信體系建設
8.1信用相關基礎知識
8.1.1信用的基本概念
8.1.2誠信的基本概念
8.1.3質量誠信的基本概念
8.1.4質量信用的基本概念
8.1.5信用缺失的理論根源
8.2國外信用體系發展概況
8.2.1國外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模式
8.2.2主要已開發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政府職能
8.2.3主要已開發國家的信用評級機構
8.2.4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徵信信息來源
8.2.5主要已開發國家的信用檔案管理
8.2.6主要已開發國家的不良信用懲戒機制
8.2.7主要已開發國家有關隱私保護的規定
8.2.8國外信用標準化組織
8.3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8.3.1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8.3.2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基本原則
8.3.3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8.3.4我國社會信用標準管理
8.3.5我國主要社會信用標準簡介
8.4我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
8.4.1我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8.4.2我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8.4.3我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措施
8.4.4全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
8.4.5產品質量信用信息平台
第9章品牌建設
9.1中國名牌制度實施情況
9.1.1名牌戰略全方位推進
9.1.2實施名牌戰略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9.1.3中國優秀品牌的國際化實踐
9.2國家對品牌建設有關要求
9.3國家質檢總局品牌建設有關工作
9.3.1研究制定新時期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
9.3.2開展“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
9.3.3開展品牌價值測算試點
9.4顧客滿意度測評
9.4.1顧客滿意度測評工作簡介
9.4.2發展歷程
9.4.3實施現狀
9.4.4未來展望
第10章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
10.1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概述
10.1.1產品質量瑕疵的概念
10.1.2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
10,1.3產品質量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
10.1.4產品質量違約責任適用的法律
10.2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的內容
10.2.1產品質量違約責任的責任主體
10.2.2承擔產品質量違約責任的條件
10.2.3產品質量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10.2.4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的追償權
10.2.5產品質量違約責任的訴訟時效
10.3我國對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的管理
10.3.1對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管理的法律規定及其意義
10.3.2我國現行的“三包”制度
10.4產品質量瑕疵擔保責任的立法發展
10.4.1確立現行的“三包”制度的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10.4.2《產品質量擔保責任條例》(草案)的主要內容介紹
10.4.3關於產品質量擔保的方式
10.4.4關於無理由退貨(冷靜期或後悔期)的規定
10.4.5關於產品質量擔保的期限
10.4.6關於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對產品質量擔保的監督
第11章民眾性質量活動
11.1民眾性質量活動簡介
11.1.1國際QC小組活動情況
11.1.2中國的QC小組活動
11.1.3QC小組活動的基本程式
11.2我國“質量月”活動總體情況簡介
11.3歷年質量月情況介紹
第12章設備監理
12.1設備監理制度
12.1.1設備監理的概念
12.1.2我國設備監理制度管理體制
12.1.3設備監理單位
12.1.4設備監理工程師
12.2設備監理單位行政核准程式
12.2.1設立依據
12.2.2許可條件
12.2.3審批程式
12.2.4審批時間
12.2.5申請格式
12.3地方、行業和企業經驗
12.3.1地方經驗
12.3.2行業經驗
12.3.3企業經驗
第13章產品防偽監督管理
13.1產品防偽基本知識
13.1.1產品防偽一般概念
13.1.2防偽技術產品分類和特點
13.1.3我國防偽技術產品的發展
13.1.4產品防偽的作用和套用領域
13.1.5我國產品防偽監督管理的發展過程
13.1.6我國產品防偽監督管理的範圍和原則
13.1.7實施產品防偽監督管理的意義與發展過程
13.2生產許可證管理
13.2.1生產許可證的申請
13.2.2生產許可證受理、審查、檢驗程式
13.2.3生產許可證的審定、頒發及公告
13.2.4生產許可證的換證、變更、補領和年審
13.2.5獲證企業應當遵守的規定
13.2.6生產許可證申辦費用及有效期
13.3防偽註冊登記管理
13.3.1實行防偽註冊登記管理的必要性
13.3.2防偽註冊登記條件
13.3.3防偽註冊登記應當提交的材料
13.3.4申請受理
13.3.5審核程式
13.3.6產品質量檢驗
13.3.7《防偽註冊登記證》的頒發和公告
13.4防偽技術評審
13.4.1防偽技術評審的意義
13.4.2防偽技術評審的主要內容
13.4.3申請防偽技術評審的條件
13.4.4防偽技術評審申請材料
13.4.5防偽技術評審的程式
13.4.6增項申請和重新申請
13.4.7防偽技術評審應當遵循的原則
13.5機構確認管理與專家註冊管理
13.5.1機構確認管理
13.5.2防偽技術專家的註冊管理
13.6防偽技術產品使用備案
13.6.1防偽技術產品使用備案
13.6.2防偽技術產品使用推廣機構備案
137防偽技術產品統一使用的招標管理
13.7.1招標管理的作用
13.7.2工作程式
13.7.3備案手續
13.8日常監督管理
13.8.1監督抽查
13.8.2無證查處
13.8.3效管理
……
法規標準篇
職業素養篇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