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困標準

中國貧困標準

2016年貧困線約為3000元,2015年為2800元。中國目前貧困線以2011年2300元不變價為基準,此基準可能不定期調整。2011年確定的貧困線標準,農村(人均純收入/年)貧困標準為2300元,這比2010的1274元貧困標準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貧困標準(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民幣/年),中國還有8200萬的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13%,占全國總人口近十五分之一。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準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準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國際貧困標準(國際赤貧標準)為一人一天1.9美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貧困標準
  • 對象:農村
  • 時間:2011年
  • 國家:中國
簡介,偏低,影響,

簡介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宣布,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該標準比現行1274元提高了80%,專家估計,按照這一新標準,至少有上億低收入人口將享受到國家的扶貧優惠政策,有助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中國政府大幅度上調貧困線標準也受到了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新標準被視為“與國際接軌”,更接近世界銀行制定的每天人均1.25美元貧困線。而數字上的變化還只是第一步,外界更希望看到的是,飛速發展的中國如何幫助1億多貧困人口擺脫“1美元人生。

偏低

不過,將中國新貧困標準與國際標準相比較,一些國外媒體認為中國的貧困線依然低於國際標準。《華爾街日報》稱,新的貧困線使中國官方估計的貧困人口數量接近其他機構提出的數字。但如果按照聯合國設定的貧困線,貧困人口將更多。世界銀行2009年一份報告發現,如果使用聯合國現行的貧困標準,即每天生活費在1.25美元或以下,那么在2005年,中國人口中約有19%,即2.54億人可被認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也指出,年收入2300元人民幣的中國扶貧標準換算後約等於每天1美元,還是低於世界銀行的日收入1.25美元的國際標準。
但英國《經濟學家》網站的一篇文章則給出了另一套換算方式,其分析指出,雖然每年2300元人民幣直接通過匯率換算相當於每天約1美元。不過世界銀行的貧困線並不是以匯率為基準的,而是基於購買力平價,即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也就是說,世界銀行的貧困線基準是2005年一個美國人一天花1.25美元的水平,如果你的購買力比這個標準還低,就屬於貧困人口。因此這樣算來,中國新的貧困標準按照2010年價格為日均6.3元人民幣,計算通貨膨脹係數之後,相當於2005年的5.46元。

影響

1978年,中國尚有2.5億的貧困人口,經過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底,按1274元的扶貧標準計算,全國貧困人口下降到2688萬人,並且率先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
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新標準的出台,使得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到了1.28億人。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表明中國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中國的減貧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如果按照用國際購買力評價方法來計算,新的扶貧標準相當於人均一天1.8美元,超過了世界銀行2008年制定的國際貧困新標準人均一天1.25美元,這表明中國政府將對貧困地區以及貧困人口更大的支持。
改革開放33年來,中國政府多次上調國家扶貧標準,最近更是連續3年上調。2009年,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從2008年的1067元上調至1196元,2010年隨CPI上漲而再上調至1274元。
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內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國家貧困標準線相當於“吃飯線”,是以卡路里計算得到。而目前中國國家扶貧標準已經發展到了多維度,不僅保障貧困人口的吃飯問題,還要使貧困人口獲得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的公共服務。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指出,中國國家扶貧標準上調反映了其與國家發展程度、國民收入、社會消費水平、生活成本等各方面指標變化相適應,中國政府努力讓更多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七年前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前正在執行的“十二五”規劃綱要(2011年至2015年),更是將科學發展作為主題,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表示,適度提高貧困標準是縮小貧富差距、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的一個重要步驟。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升世界第二,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但居民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不高,此次大幅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對於推動改善民生意義十分重大。
2008年以前中國政府設定兩個扶貧標準,即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1986年的絕對貧困標準為206元,2007年為785元;2000年的低收入標準為865元,2007年底為1067元。2008年,絕對貧困標準和低收入標準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國家扶貧標準。
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地使全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約2.5億。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在各自的研究報告中均承認,30年來,全人類取得的減貧事業成就中,三分之二應歸功於中國。
以2010年的國家扶貧標準測算,中國當年的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2.8%,提前五年實現貧困人口減半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而在聯合國86個自定標準的國家貧困發生率平均達37.4%。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的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此次中國大幅上調國家扶貧標準表明,中國政府是極其務實的,它不畏困難和挑戰,不追求數字上的減貧成績,而是更加重視扶貧減貧質量的動態提升。
中央29日召開的會議全面部署了未來十年中國的扶貧開發工作。根據會議的部署要求,中國各地還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靈活設定高於國家扶貧標準的本地扶貧標準。這充分考慮了中國地區發展水平差異和不平衡性。
“相信中國各級政府今後將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包括促進農業現代化、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等,努力縮小發展差距,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這對中國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大有幫助。”莊健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說:“另外,中國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而農民擁有的土地等一些財產並沒有納入扶貧標準,如果納入,中國國家扶貧標準更超世行的國際貧困標準。”
中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隨著國家扶貧標準的上調而擴大了4.7倍,超過了除俄羅斯以外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人口數量,這也意味著,中國仍然屬於開發中國家,人均水平偏低,國家內部發展不平衡,離富裕國家的標準仍然甚遠。
“這表明,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屬性依然沒有改變,它所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應該繼續與其國家發展現狀相匹配。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已開發國家不應該向中國提出諸多苛刻要求。”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所所長季正矩說。
近些年,中國主動向最不已開發國家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發展援助,包括援建基礎設施、免除到期債務和進口關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