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中國西部地區)

中國西部(中國西部地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總面積約68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 72%。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12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8萬餘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1595公里,約占全國海岸線的1/1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西部
  • 人口總數:3.8億
  • 民族:44個少數民族
  • 陸地邊境線:1.8萬餘公里
西部概況,人口,民族,資源優勢,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能資源,旅遊資源,重大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重點工程,交通建設,機場建設,鐵路建設,資金保障,

西部概況

人口

中國西部地區的人口總數約為3.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9%左右。該地區雖然地域相當遼闊,但是人口密度卻相對來說稀疏。這是由於西部地區的地形條件和氣候條件比較差,其中土地資源中平原面積占42%,盆地面積不到10%,約有48%的土地資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且年平均氣溫偏低,大部分省區市在10攝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區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有50人以下,遠遠低於全國每平方公里人數的平均水平,而這一規律與胡煥庸當年提出的黑河——騰衝人口分界理論相符。
中國西部

民族

除漢族以外,西部地區有44個少數民族,是中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在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裕固族、保全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崩龍族、獨龍族、基諾族、德昂族、門巴族和珞巴族。
中國西部

資源優勢

礦產資源

西部地區是我國的資源富集區,礦產、土地、水、等資源十分豐富,旅遊業十分旺盛,而且開發潛力很大,這是西部形成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的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
中國西部
首先西部具有顯著的礦產資源優勢,雖然部分礦產資源的開發成本較高,但是礦業開發已經成為西部重要支柱產業。西部的能源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占全國的比重分別高達87.6%和39.4%。
根據有關專家對48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的計算,西部各省份的人均礦產資源基本都居於全國前列。在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56種礦產中,西部地區有138種。在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中,西部有24種占全國保有儲量的50%以上,另有11種占33~50%。西部地區全部礦產保有儲量的潛在總價值達61.9萬億元,占全國總額的66.1%。
21世紀初已形成塔里木、黃河中游、柴達木、東天山北祁連、西南三江、秦嶺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紅水河右江、西藏“一江兩河”十大礦產資源集中區
2000年,西部地區的礦業產值分別占其工業總產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17.3%和5.97%,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09和1.67個百分點。攀枝花、六盤水、金昌克拉瑪依等城市已經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心,促進了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此外,西部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卓越,以往地質勘查程度較低,具有巨大的開發利用潛力。

土地資源

西部地區土地資源豐富。西部不僅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而且擁有較高的人均耕地面積和絕大部分草原面積。西部土地面積占全國的71.4%,人均占有耕地2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耕地後備資源總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國的80%,其中有5.9億畝適宜開發為農用地,適宜開發為耕地的面積1億畝,占全國耕地後備資源的57%。西部草地面積占全國的62%,西南部生物資源非常豐富,特色農牧業和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
但是,西部土地資源的質量與東部和中部地區有較大差異。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山地面積比例高,沒有大規模種植糧食的優勢。
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條件上也存在差異,西南地區有充足的雨水、多氣候帶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西北地區乾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獨特的高原自然氣候條件。因此,西部地區適合發展適應本地土地資源和自然條件的特色農業。西部的部分地區也有生產糧食的優勢,如四川和陝西漢中地區等。

水能資源

由於我國地貌類型由西向東呈三級階梯狀,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資源豐富,水資源占全國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區占全國的70%。西南地區水資源豐富,而西北地區缺水。中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西南地區豐富的水資源是西南地區的寶貴財富,為工農業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條件。西北地區缺水的現狀越來越成為制約西北經濟發展的瓶頸,西北部分地區缺水十分嚴重,甚至影響到當地居民的生存。

旅遊資源

西部的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具有資源類型全面、特色與壟斷性強、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特點。
從自然資源看,西部地區占全國國土面積72%,地勢從世界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氣候垂直分布明顯,地貌包括幾乎所有的類型,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類型完整。世界聞名的景觀包括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高原聖湖、羌塘野生動物園、浩如煙海的大漠戈壁、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廣闊牧場、雄偉壯闊的祁連冰川、波濤洶湧的九曲黃河、山水洞林石一體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壯觀的長江三峽等等。
從人文資源看,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區,也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舉世聞名的人文景觀包括世界奇蹟秦始皇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藝術寶藏、萬里長城遺址、華夏遠古文明軒轅黃帝陵、古絲綢之路、古文明城市遺蹟、元謀人遺址、藏文化代表布達拉宮大昭寺,以及數不勝數的宗教文化場所等等。
總之,西部地域遼闊,地理條件複雜多樣,氣候差別明顯,動植物種類千變萬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絢麗多姿、富有魅力,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通商交融的歷史悠久璀璨,傳統文化積澱深厚,形成了極具開發價值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21世紀初既存在著旅遊業落後、旅遊資源大量閒置的問題,也面臨著經營粗放、保護不力甚至人為破壞的威脅。

重大工程

2000年,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新開工了“十大工程”,即寧西鐵路、渝懷鐵路、西部公路建設、西部機場建設、重慶輕軌、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四川紫坪鋪水利樞紐等。與此同時,1999年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項目。21世紀初這些項目都在順利建設中。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1118公里,2007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繫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電東送

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縣至三峽電站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十五”期間,從貴州、雲南、廣西和三峽將向廣東輸電1000萬千瓦。

西氣東輸

21世紀初,西氣東輸工程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會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重新勘測了管道走向,各相關部門和下游各省正在積極落實市場。根據21世紀初規劃方案,初期年供氣量120億立方米左右,以後隨著資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氣市場的開拓,逐步增加供氣量。屆時每年可以代替幾千萬噸煤,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1~2個百分點。而且,國家還將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將新增50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程,廣西百色、內蒙古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地區重要路段,蘭州—重慶輸油管道工程,農業和特色經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西部教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醫療衛生項目等。此外,還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綜合整治工程和小灣水電站等一批西部地區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重點工程

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支持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2012年國家新開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22項,投資總規模為5778億元。
22項新開工重點工程包括:重慶至萬州鐵路、敦煌至格爾木鐵路、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鐵路、寧西鐵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線、雲南麻柳灣至昭通公路、陝西黃陵至銅川公路、青海茶卡至格爾木公路改擴建、新疆阿克蘇至喀什公路、內蒙古烏蘭浩特至扎蘭屯公路、國道318線川藏公路(西藏段)整治改建、南寧吳圩機場新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建設和西部支線機場建設。
其他重點工程為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溪洛渡左岸至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農網改造升級、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西氣東輸三線、中衛—貴陽輸氣管線、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300萬千瓦風電項目、金沙江中游觀音岩、魯地拉、龍開口水電站、四川都江堰灌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
自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2000~2012年),西部大開發累計新開工重點工程187項,投資總規模3.68萬億元。

交通建設

機場建設

根據“十五”時期西部地區民航機場“實施樞紐工程,發展支線機場,最佳化航線結構,提高運行效率”的基本原則,將開工建設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同時建設以成都雙流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西安鹹陽機場、蘭州中川機場和烏魯木齊機場為中心的支線航空網路,逐步形成一個以主要樞紐機場為中心的輪幅式支線航空運輸網路。

鐵路建設

以建設青藏鐵路為契機,“十五”西部地區鐵路建設將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溝通東西部通道的鐵路線。加強陸橋通道、京蘭通道建設,研究修建西北至華北地區便捷鐵路通道,強化滬昆通道,建設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區間通道鐵路。

資金保障

國家在投資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傾斜。在計畫安排的國債投資中,用於西部地區的國債投資430多億元,同時還安排了相當數量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專項建設基金。
從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和加快。公路國道主幹線和路網建設進度明顯加快,新增通車裡程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0公里。到21世紀初為止,安排的國家級貧困縣道路工程進展已經過半。農網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還林還草共完成1120多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完成780多萬畝。
國家對西部投資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續建項目在內,國家對西部地區安排的投資相對有較大增加。基礎設施落後仍然是制約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西部大開發,必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有關人士認為,要在“九五”以來優先安排和近兩年利用國債資金建設的項目的基礎上,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同時要多渠道、多方面籌集資金,鼓勵企業、社會和國外資金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不僅僅是西部的事、國家的事,東部、中部地區的企業都可以從參與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找到共同發展的結合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