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轉型與戰略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轉型與戰略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是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經濟發展戰略專業委員會第13次學術年會的論文集,共收集了國內十多個著名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資深專家學者25篇文章。《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主題是基於轉型是未來中國發展主旋律這一出發點,圍繞轉型重要意義、轉型背景、轉型方向、轉型主要領域、轉型路徑與方法以及國際轉型經驗等展開討論、書中的理論觀點具有較強論據性與較高學術性,並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議,對經濟領域的研究者以及相關政府決策者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轉型與戰略
  • 外文名:China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No.9 (2011)
  • 作者:李成勛
  • 出版日期:2011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07290, 7513007292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300頁
  • 開本:16
  • 定價:59.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代名詞,其核心和精髓是改革與創新,它將與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糕始終相伴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成功轉型之日,也就是中國經濟順利崛起之時研究中國經濟發展不能不關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聚焦新時期中國發展模式轉型方方面面的問題,從理念、戰略、政策、體制、產業與創新等諸多領域、不同層面深入探討轉型方向、路徑與對策。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由國內十多個著名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資深專家學者組成實力強大的作者陣營認真撰寫和專題討論修改,具有廣闊的視野、最新的資訊以及多樣性、專業性與權威性觀點。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NO.9(2011):轉型與戰略》力圖提供具有較強論據性與較高學術性的理論觀點,以及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議因而,可以成為學者、經營者與決策者等有益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成勛,1947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82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任基本理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1986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任教務長,教授。1992年2月起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曾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本論》及經濟發展戰略理論與實踐。總計出版獨著、合著、主編、副主編學術著作4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共發表自撰文字400萬言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轉型方向
中國經濟成長進入轉型新階段
切換經濟成長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大轉型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中國面臨的挑戰與下一改革方向
經濟發展方式評價準則初探

第二篇 轉型路徑
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要素與實現途徑
基於以人為本視角的經濟成長方式轉變
產業革命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產業轉型與我國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選擇
清潔消費是清潔生產的源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路徑之一
稅收調控、稅制改革與社會發展轉型
科技創新與轉變經濟成長方式
消費公平、起點公平與社會公平
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心態與經濟體制轉型
強化資產負債雙邊主動管理向資源節約型銀行轉變
農村信用社體制轉型的研究
結構性通貨膨脹:理論、表現及化解措施
減稅、擴大內需與發展轉型——基於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
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型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我國服務貿易及生產性服務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作用
科技型企業:通過“走出去”實現跨越與轉型
科技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成本分析

第三篇 轉型比較
後金融危機時期轉軌國家經濟發展態勢分析
金磚國家增長方式比較
經濟轉軌與制度變遷方式比較研究——以中俄改革戰略演變為背景的分析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不同的概念範疇,前者是指我們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是屬於主觀意志的概念範疇,後者則是屬於客觀發展實際情況的概念範疇。在這種意義上說,後者是前者的依據,前者應當是後者一定的表達形式。深入研究認識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發展變化情況,應當成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制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戰略、目標、政策和部署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之一。換句話說,我們是在經濟發展方式不斷發生變革的歷史進程中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戰略任務的,遵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規律、把握住當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走勢,將會為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拓出更大的表達空間。事實上,產業革命是也恰是當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表達形式,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則是產業革命的本質內容所在,產業革命一定會顯示出社會生產方式與社會經濟運行發展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歷史進程,它們是同一歷史進程中不同的表達形式。當代日益深化的產業革命浪潮,或者說是社會生產與社會經濟運行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正在要求人們在戰略與政策等多層次、多方位作出選擇,適應產業革命浪潮走勢的要求、跟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步伐,成為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容之一。
事實上,我們早已開始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征途。改革開放、走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是我們從制度層面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大嘗試。隨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導致的弊端的顯現,資源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諧型、內需主導型、自主創新型和集約發展型等發展方式陸續提到日程上來,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回顧歷史可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掀起了一場經濟全球化浪潮,市場經濟模式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推廣。無數事實表明,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可以有利於我們利用世界範圍的資源和條件尋求發展的機遇、開拓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也難以避免地將已開發國家許多不平等的要求和困難傳遞進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