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動態發展研究

中國經濟動態發展研究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中國的持續發展相提並論,從1978年起中國的年增長率平均超過8%。中國的發展規模和速度使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中國的發展基本以投資拉動為主,投資大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中國放棄嚴格的中央計畫之後,生產力要素實現了增長。中國的對外貿易及投資市場開放也是促進發展的主要因素。就目前情況看,未來幾年中國還將維持高速發展態勢。但中國經濟面臨潛在的不可持續發展壓力,包括貨幣可能升值,城鄉差距擴大,失業率上升,銀行改革,以及通脹和緊縮趨勢不同尋常的結合,都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動態發展研究
  • 地點:中國
  • 闡述:對中國經濟動態發展的研究
  • 類別:專業術語
導言,中國經濟為什麼成長的如此快?,中國經濟到底有多大?,投資拉動增長,高速成長提高中國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勞動貢獻,效率及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對外貿易的作用,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匯率政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結構不平衡,國營企業,財政赤字,失業問題,是通脹還是緊縮?,結論,

導言

中國的動態經濟是在20世紀持續發展率最高的經濟之一。中國經濟經歷了意義深遠的制度和結構改變。自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以來,它在長期的逐漸過渡中從嚴格的中央計畫經濟向更加分散的,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轉變。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的經濟繁榮吸引著全球的投資者。中國是一個製成品出口大國。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已經成為石油、金屬以及其他原料(例如糧食、大豆、水果、蔬菜以及海產品)主要參與者。
從1978年到2002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超過8%。2003年中國GDP增長為9.1%,許多領域的增長大於10%。大多分析人士感覺,當前的增長速度不可能持續下去。 中國政府本身也在努力控制增長。中國政府將2004年的增長目標定在7%,但上半年的實際增長卻達到9.7%。一個這么大的國家在20多年的時間裡保持如此高的增長率實在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其他國家利用數十年才完成的改革,中國僅用幾年時間就已完成。中國的例行年增長率保持在7-10%,而美國在100年時間裡將增長率保持在3%,並登上了世紀最大經濟實體的寶座。日本從1971年-1991年的平均增長率僅為3.85%。甚至其他“亞洲奇蹟”國家也沒有中國的增長快。韓國、中國台灣、以及馬來西亞1971年和2003年的增長分別是7.06%,7.35%,和6.53%。
中國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正在增強。中國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正在提高,20世紀70年代還不到1%,但2003年已經超過4%。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7大經濟實體,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有些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經濟甚至大於官方提供的數據。到2015年,如果經濟成長一如預期的那樣,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實體,所占世界GDP的比重大約在6.5%。

中國經濟為什麼成長的如此快?

中國GDP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外國與國內投資非常高,結構改變刺激生產力高度增長,以及國內經濟對國際貿易開放。根據當前的情況,中國還將在未來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但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潛在的非持續發展壓力,包括貨幣可能升值,城鄉差距擴大,失業率上升,銀行改革,以及通脹和緊縮趨勢不同尋常的結合,這些因素都可能嚴重製約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到底有多大?

用國際數據與中國數據做比較時必須謹慎。不同的計算方法和價格以及計算誤差都會導致數據不可靠。官方統計可能在中國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標準上打了折扣,但可能誇大了國民生產總值(GDP),從而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六或者第七大經濟實體,基本與義大利的經濟規模相同。許多非貨幣社會因素,例如生活期望、兒童死亡率、卡路里日供量,以及人均電視擁有量。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可與泰國、馬來西亞以及巴西相比,而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遠遠高於中國每年的1,200美元。許多消費商品的低廉價格未能真實反映中國生產的商品數量及中國的生活水平。以官方匯率兌換成美元之後,許多消費品價格,包括食品、服裝、家用商品以及服務,大大低於美國的參照商品價格。
以美國價格(購買力平價-PPP)估價中國商品和服務,提供更準確的對比情況。但中國的GDP仍然被打了折扣,因為有些重要的組成因素(土地及住宅租賃,國防消費,以及其他政府服務)都沒有包括在中國的統計數字中。經過調整之後,中國經濟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人均收入依然較低,但20世紀90年代初的研究發現,修正後的評估值較官方公布人均收入高出3-9倍。世界銀行PPP對1999年中國人均GDP的評估是官方數據的四倍多。另一方面,有很多因素將GDP成長誇大。由於對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評估,人們普遍認為,地方生產被誇大。為追求價格上漲,工業產量沒有進行完全調整,因此也有被誇大的傾向。中國統計人員在修正GDP時將從前沒有統計的服務包括進來,但卻沒有修正歷史連續數據,以致於人為地誇大了GDP成長。對這些因素進行修正之後,中國的GDP成長並沒有先前那樣高。

投資拉動增長

中國的成長基本由對機器、設備、道路、樓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所拉動,另外還有斷提高的生產力所做的貢獻,勞動與資本的使用效率越來越高。經濟成長可以通過增加生產要素(勞動、土地或資本),或提高生產力來實現,即投入更多的勞動、土地和資本。生產力可以通過更有效地利用生產要素和提高生產基本要素質量(例如,提高技能或勞動培訓),或通過採用更先進的技術得到增長。
20世紀70年代末,嚴格的中央計畫放鬆,生產力初步出現增長。1978年之前,在中國中央計畫經濟中,生產因素遠遠沒有得到發揮。生產方法、設備以及機器相對簡陋。各省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例如,食品加工,鋼鐵以及行業間的物資交流,結果是投資過濫,卻缺乏專業化。腐敗和官僚導致資源流失,出現無競爭力的過度投資和行業密集投資,這些都不適合勞動力豐富的中國經濟。從1970年代起,生產因素的使用出現更加理性的方式。允許農民和工廠管理者保留一些利潤,包括允許他們從土地、用工、機器以及設備使用中增加產量。專業化也促使生產力得到較大發展。
經濟改革帶來生產力的短期爆發,但大量的投資才是保持中國經濟20多年增長的必要因素。中國在數十年的中央計畫指導下,經濟即落後又孤立,1978年出現高速增長,部分原因是在追趕西方經濟。被長期忽視的基礎建設正在更新,破舊不堪的商店和辦公樓房被新建築所取代。

高速成長提高中國在世界GDP中的比重

各行各業都在努力更新生產技術,建造一流的生產設施。幾乎各行各業都在投資新的生產設備,與此同時,縮小老的,缺乏競爭力的國營企業規模。中國總資本構成(GCF)中有大約三分之二是基礎建設,例如道路、水霸、公共建築以及其他設施。剩餘構成基本在機器和設備方面。投資主體強化了製造業;農業大約占GDP比重的15%,但僅占投資的12%。大多“私人”投資來自於是國營企業或民營企業, 由內部集資或國家銀行貸款資助。外國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大約5%。
20世紀80年代國中國進行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消費支出對中國初期的增長貢獻很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支出的作用已經下降,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從1978年起,總資本構成平均占GDP的37%,同時,消費支出比例平均為62%。20世紀80年代初期,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達到高峰,大約占三分之二,在2003年降至55%。相比之下,消費支出在美國占GDP的70%。消費水平低反映中國龐大存款的另一面,高存款率為大量投資提供了雄厚的資本。
1990年代,當中國領導層發出訊號,中國要進行長期的市場經濟改革時,投資開始加速。1993年總資本構成所占GDP比重創43.5%的高記錄。房地產泡沫將投資速度放緩,1995-96年,政府加大對通貨膨脹的控制力度。隨後,消費及出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了中國的成長。
2000年初,大量的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及中外投資者對製造業的投資再次掀起投資高潮。為舉辦2008年奧運會,中國再次大興土木。2002年底,中國加入世貿使很多公司(國內公司和跨國公司)因對更大的市場機會的預期而紛紛投資中國。2003年初的總資本構成從2000年的36.4%猛增至43%,接近1993年的歷史最高水平,較1978-2003年的平均值高出5%,對工廠、房地產、道路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的投資出現前所未有的水平。
非常高的GCF比例是“亞洲奇蹟”經濟高速增長一個特徵。在1971年和1985年,新加坡的GCF 在GDP中的比重超過40%。在1990年代中期,馬來西亞的GCF比重也超過40%。在美國歷史上,投資占GDP的比重大約在15-17%,對GDP成長的貢獻大約在1.2%。如果以美國的產入-產出比率來假定中國的情況,中國8%的年增長率中有2.4%來自GCF。然而,這種比較可能有誤導,因為中國的投資高峰緊隨重大結構改革之後。每年4.7%和6.4%的資本積累對經濟成長做出重大貢獻。初期貢獻較小,後期貢獻較大。最大的結果是導致農村勞動力轉入工業。當生產力很低的農業勞力進入人均資本和產出都高得多的工業崗位時,人工生產力隨之提高。

勞動貢獻

中國豐富的勞動資源使中國的工資很低,因而保持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優勢。1980年代,中國每年大約增加1400萬工人,勞動力平均年增長率為3%,勞動力資源增長特別快。主要原因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國提倡多生多育的政策導致高出生率。1970年代,中國採取的“ 獨生子女” 政策大大降低了出生率,人口增長率從1971年的2.5%降至當前的1%。結果,從1990到2002年,中國勞動力年增長率低於1%。相比之下,同一時期美國人口和勞動力成長相對穩定,大約為1%至1.5%。在美國,從1959-91年,每年GDP成長中的勞動貢獻大約為40%。而中國的勞動力成長率大約較美國高出20%。

效率及全要素生產率提高

基於Heytens及Zebregs分析,1971-1998年期間,效率及全要素生產率(TFP)提高將中國每年的成長拉高2-3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接近美國自1995年之後的成長,但大大高於美國此前的全要素生產率成長。部分研究顯示,中國的生產力成長被誇大,但最終的結論還要回到中國GDP的高速成長動力來自於非傳統要素及產入。
中國TFP成長的原因是效率、技術及工人技能提高。從嚴格的中央計畫經濟過渡到以市場經濟為主,促進生產要素向高效率發展。例如,在1978年,有70%的勞動力被主要行業(農林漁業及礦業)僱傭,這些行業僅占GDP的28%。2003年,主要行業的雇用比重降至49%。由於關閉虧損的國營企業,理順政府官僚,以及提高剩餘企業效率,生產力也得到提高。中國經濟對外資開放之後,不斷流入的資金提高了中國的生產力。勞動力素質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另一個促進生產力提高的因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19990為350億美元,2002和2003年超過500億美元。結果,大量資金流入的同時還帶來了生產專業技術。進入外國投資企業的技術也許擴散到綜合經濟中,並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

對外貿易的作用

自1980年代起,中國將對外貿易視為重要的經濟成長動力。關稅一直大幅下降,許多商品的進出口許可證被取消,大多政府貿易專業公司被取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一個重大事件,在2001年底加入世貿之前的長期準備時間裡,一系列關稅被大幅削減。中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履行WTO義務和實現他們對貿易的影響。
中國對外貿易開放的最顯著影響是提高了中國在全球許多市場的出口份額,因此,中國獲得了“世界車間“的綽號。出口在中國經濟崛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進口比例也在快速攀升。中國貿易平衡在小幅順差和逆差之間不停轉換,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結束。自90年代起,出口快速趕超進口,從1990年代至2003年,除一年之外,中國年年都出現貿易順差。
中國出口勞動密集型製成品,類似服裝,鞋類,玩具,電器,家具,以及工具,出口到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中國還是許多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包括蔬菜,海產品,大米,以及玉米,主要出口到其他亞洲國家。中國進口原材料(石油,鐵礦石,橡膠,以及大豆),工業機器,設備,以及配件。
1982年出口占GDP的比重還不到10%,2003年已經超過30%,凸顯對外貿易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經濟開放使出口大大受益。然而這一增長比例誇大了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的作用,因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組成是進料加工和原材料出口,借用的是其他國家外包業務的設計、工程、設備以及技術。中國工廠對能源以及其他原材料的進口依賴度越來越高。中國很多行業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在最終銷售價格中所占比例很小。
因而,中國的貿易順差可以較好地衡對外貿易對經濟成長所作貢獻。自1990年,貿易順差平均占GDP的大約2-3%。1997-98年,貿易順差攀至4.5%峰頂,此後已經降至不到2%。2003年中國出口飆升近35%,但由於原材料價格猛漲,進口增長接近40%。2003年中國貿易順差為250億美元,所占GDP比重為1.8%。
政策制訂者及媒體對中-美之間不斷加大的貿易順差極為關注,對美出口大約占中國總出口的五分之一。據中國海關統計,2003年中國對美出口激增至925億美元,進口338億美元,貿易順差586億美元。在2001和2003年期間,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增長300億美元。
然而,近年來中國的進口也在大幅增長。中國與其他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逆差已經抵消了與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貿易順差。2004年1-6月,中國進口較上年提高40%,總的貿易平衡是進口大於出口。進口包括機器和設備、器械、電子配件、織物、石油、化學製品、鋼材、銅及其他金屬、橡膠以及動物皮。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淨進口國。從美國進口最多的農產品是大豆、棉花、畜皮和屠宰後的家畜廢棄物。
很多年來,中國一直保持著農產品的貿易順差。中國出口蔬菜、水果、家禽、加工食品、玉米以及大米,進口大豆、棉花、小麥、橡膠、植物油、畜皮以及動物廢棄物。但2003年進口激增,中國成為一個農產品淨進口國。2003年中國農產品進口增幅超過60%,達到174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大豆和棉花的進口數量和價格大幅攀升。農業出口154億美元,導致中國出現20億美元的農業貿易逆差。
農業是中國與美國貿易中出現貿易逆差的幾個重要領域之一。美國農業對中國出口從2002年的20億美元夢增至2003年的50億美元,主要增長在大豆和棉花。美國農業貿易順差從2000-2002年的每年10億美元增至2003年的37億美元。
中國的貿易順差,加上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刺激大量的外匯和流動資金進入中國經濟。中國通過嚴格的控制資金流入和流出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鎖定在8.28元。中國央行通過賣出人民幣記名債券,買進流入中國的外幣,來“平抑”貿易順差,從而阻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003年外匯儲備增長25%,達到400億美元,大多是美國國庫有價證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中國維持貿易順差時,更願意用出口收益來購買以美元記名的有價證券,而非用於進口消費品。這是美國貿易逆差的一個鏡像,它反映美國的消費大於國內商品生產。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將會持續下去,因為像美國的其他貿易夥伴一樣,中國喜歡將對美國的出口收益儲存起來,而不是花出去。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經濟有可能持續高增長。在過去30年裡拉動經濟成長的那些因素依然起作用。中國經濟距離成長比例逐漸縮小的“成熟”期還有相當遠的距離。中國2003年人均資金收入仍不到美國的3%,美國的恆量人均收入為2000美元。對特別低的中國人均收入做過修正之後,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中國人均收入大約是美國人均收入平均值的12%。在未來10年裡,中國經濟每年成長7-8%,中國人均收入還達不到2000美元的5%,而且不到預期的美國2013年美元購買力平價(PPP)的20%。
因此,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中國的勞動成本仍然很低。在南亞,印尼、越南以及菲律賓,人均收入較低,但沒有一個國家在方便外資投資出口企業方面做出政治承諾。因此,只要中國保持對外資的開放態度,並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及其他資本,中國將會繼續高速成長。
但中國可能不會維持當前大於9%的年增長率。原材料供應的緊張以及石油、金屬礦石、煤炭以及其他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可能放緩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許多地區能源短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中國現在是主要的石油進口國。2003年,中國在世界GDP中的比重為4%,但消耗21%的世界鋼材,31%的世界煤炭,25%的世界鋁,以及40%的世界水泥。中國對原材料消耗的增長絕對不會維持在這樣的速度上。中國農業商品市場對大豆和棉花問題的反映最敏感。2003年,中國消耗掉三分之一的世界棉花,進口四分之一的世界棉花。雖然中國僅消耗16%的世界大豆,但卻吸納32%的全球大豆出口。

匯率政策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中國出口依賴於某種不可能持續的低固定匯率。中國從1997年開始將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固定在大約8.28元,有些經濟學家說,人民幣匯率大約被低估40%。部分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國家的發展主要依賴於低估真實匯率的政策。
雖然很難準確地判定一種匯率的適當水平,但有一些指標表明中國的真實匯率被低估。第一個指標是中國自1995年開始的持續貿易及經常帳戶順差。貿易順差引起的外匯(如美元)流入,通常導致本國貨幣升值。中國央行一直通過買進流入國內的外匯這一“平抑”政策來阻止人民幣升值。
也許更能說明問題的指標是當前匯率未能維持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購買力平價(PPP)。如果一個美元可以在一個國家買到同等的商品和服務,這個國家的匯率就獲得了購買力平價。事實上,按照官方匯率轉換時,中國對比商品的價格大大低於美國的價格。例如,按照官方匯率折算,2004年,北京的鮮豬肉零售價平均約為每磅0.66美元,家禽價格每磅0.57美元,蘋果每磅0.16美元。
經過對兩國不同的商品質量和服務進行調整之後,這些價格仍大大低於美國的零售價格。用美元評估中國的商品消費和服務,得出的結果是2002年的購買力平價人均收入為4,400美元,是按官方匯率折算的人均收入1,200美元的3.67倍。因此,為了獲得購買力平價,人民幣匯率被迫較當前提高3倍多(2.25元兌1美元)。對開發中國家來說,當前的美元匯率與購買力平價匯率可能存在差異,但對於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來說,3.67的比率則大大高於2.5的平均比率。
另一個顯示人民幣被低估的因素是,中國特別低的勞動成本。以官方匯率計算,2003年中國製造業工人的年平均收入在1,330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工人的收入為30,000美元。由於低下的勞動生產力可以抵消每小時較低的工資成本節餘,因此,勞動成本不能直接轉換成競爭優勢。但按照官方匯率評估,中國勞動成本特別低是造成中國出口價格大大低於美國商品價格的主要原因。例如,根據美國家具行業近期的調查,中國家具可以以美國同等家具成本的25-33%進入美國市場。
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已經對中國重新評估本國匯率造成巨大壓力。其他國家,由於出口市場被中國搶占,一直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國在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堅持貨幣不貶值,當時周邊的其他國家貨幣都大幅貶值。更近一些時期,中國強勁的出口勢頭已經導致其他貿易夥伴和競爭國家不斷譴責中國低估本國貨幣,從而將出口價格維持在低水平。
中國政府一直反對人民幣升值或匯率上浮。來自多方面的報導暗示,政府正在考慮最終採取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例如將人民幣與一個市場一籃子匯率捆綁在一起,但尚未宣布明確的計畫。
中國政府可能被迫讓人民幣溫和升值5-10%,以放緩外資流入速度和抑制原材料進口,抑制經濟過熱。近期有跡象顯示,如果中國沒有準備採取行動,起碼也正在考慮人民幣的問題。最新的跡象是,人民幣可能在當前的8.28元兌1美元的基礎上上浮5-10%。
鑒於中國對世界貿易的重要性,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人民幣升值將提高中國的出口價格,削弱紡織品、電子產品以及其他製成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同時,人民幣進口價格將下降,從而刺激中國進口。中國已經是農產品的交易大國,人民幣升值將使中國在農產品交易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美國,作為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將成為中國擴大農產品進口的主要受益國。人民幣升值33%左右將削弱中國的出口並擴大進口,但升值5%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結構不平衡

中國存在一些嚴重的結構問題,其原因是成長和過渡太快。評估中國人的收入方法是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製造業僱傭人員除以製造業總收入。美國人的收入評估基礎是美國勞工部報告的製造業每小時平均收入乘以假設的每年2,000工時。這些統計中不包括非工資收入。不存在對生產力差異的調整。
有問題的銀行體系
中國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是最重要的結構問題之一。中國的主要銀行屬於國家,歷史上根據國家旨意向虧損國企發放貸款,很少考慮回報率或風險。很多類似的貸款一去無回還。官方估計,不良貸款總量約占GDP的25%,或3000億美元。但普遍認為,官方數據打了很大的折扣。不良貸款可能超過GDP的50%,或大於6000億美元。
當中國銀行可能接近破產之時,他們卻很容易獲得來自中國家庭的儲蓄。中國的高儲蓄利率吸引的存款使銀行有足夠的維持運作的流動資金。但作為一個WTO成員,中國必須從2005年起向外國銀行開放國內市場。如果外國銀行將中國銀行的儲蓄吸引走,中國銀行將可能破產,導致重大金融危機。
解決銀行系統的問題是中國的當務之急。2003年,中國動用500億外匯儲備調整兩家最具實力銀行的資本,準備讓他們在證券市場上市。銀行的管理、客戶服務以及風險分析系統正在升級,以便與外國銀行競爭。農村信用合作社正在進行一項主要的系統改革。為了與外國銀行競爭,中國銀行還將快速更新信譽極差的管理和客戶服務。但2004年貸款的快速增長及不計後果的貸出可能導致未來出現更多的不良貸款。監視中國銀行的管理機構提高了準備金要求,並呼籲某些行業延期還貸,目的是讓經濟降溫。

國營企業

第二個涉及結構的問題是國營企業(SOE)的效率低下,從前,國營企業是中國城市中的主要用人單位。1995年國營企業僱傭95%的城市工人,但2003年降至27%。國營企業通過歷史形成的與國家銀行的關係消耗大量的中國資金,並且壟斷著中國的證券市場,但是,他們的貸款效益很低,甚至是負回報率。許多企業管理很差,但卻毫無競爭壓力。私人企業效率大大超過國企,但很多私企無緣進入證券市場,同時很少得到國家銀行的貸款。許多國營企業已經倒閉,或者被有實力的企業兼併,但當中國把資源轉移到私營企業時,懼怕進一步惡化已經相當嚴重的失業問題,因此形成矛盾的局面。
2000年初,建築項目投資激增。中國在2002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刺激很多公司(有國內公司也有跨國公司)投資於中國,主要因為他們預期中國將出現更多市場機遇。總資本構成(GCF)從2000年的26.4猛增至2003年的43%,接近1993年的歷史高峰,大約較1978-2003年的平均值高5個百分點,對工廠、房地產、道路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的投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總資本形成(GCF)非常高是高速成長的“亞洲奇蹟”經濟的一個特徵。新加坡在1971年和1985年期間GCF所占GDP的比重超過40%。馬來西亞在1990年代中期情況相似,GCF所占GDP比重超過40%。在美國,歷史上投資大約是GDP的15-17%,通過大量的政府基礎設施開支和製造設備投資在GDP中所占百分比結合的再貢獻大約是1.2。如果以美國的投入和輸出比例來假定中國的情況,GCF貢獻在中國8%的年增長率中所占比重將為2.4%。但這種比較可能產生誤導,因為中國9%的最高年成長率已經發生變化。中國31個省中有13個省的農民得到12億美元的直接補貼。

財政赤字

中國近年來的繁榮一部分由大量的財政赤字所支撐。20世紀90年代的10年期間,中國的財政赤字所占GDP比重平均超過2%。相比之下,當前美國財政赤字所占GDP的比重大約在4%。從2000年至2002年,中國的財政赤字擴大到每年平均超過3.5%。2003年,赤字收窄,但新的開支計畫和稅減可能將赤字擴大。對於一個生產能力過剩,外債較少的開發中國家來說,財政赤字有可能維持在GDP的2%。但2000年代初期的比重過高。
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並沒有包括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許多農村鎮區和村莊都大量負債,或者倒閉。地方政府的赤字情況不明,但媒體常常報導,拖欠教師或地方公務員的工資。近期政府指示幫助農民(包括減少農民的地方稅費、給農民支付補貼及其他實惠),因此,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可能更大。
更多潛在債務更加麻煩,包括國家銀行持有的不良貸款和無備資退休金債務。如果政府印鈔票支付退休金或者幫助銀行、國企、地方政府突圍,財政赤字可能最終導致通貨膨脹。

失業問題

中國勞動力相對快速壯大導致中國經濟出現高速增長和慢性失業兩個問題同時出現。官方稱城市失業率在4-5%,但還有大量的失業工人沒有統計在內,雖然他們只能領取很少的工資,或者沒有工資,但他們的名字還留在僱傭者的花名冊上。實際失業率非常高,2002年城市失業率估計為14%。更嚴重的是,人們普遍認為,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未充分就業,他們只從事收入菲薄的季節性農業工作。中國每一公頃可耕地的農業勞力大約為2.5人。中國農業部估計,中國鄉村有大約1.5億剩餘勞動力。
許多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工廠和建築場地的主要勞動人員是民工,他們的生存依靠是每人大約1畝地。但儘管有大量的民工潮,農村地區還有剩餘勞動力,因為中國戶籍制度不允許大多農村人口合法進入城市。同時,城市的失業問題一直在加重,因為工廠倒閉或者虧損的國企編制縮小。許多失業工人被迫提前退休,領取最少限額的養老金,或者做一些低薪工作,如做街頭小販或計程車司機。
中國現在面臨的困難是,同時降低失業率和提高收入的矛盾。為了跟上生產力的成長,每年的就業率必須提高1個百分點。非農業工作崗位增長必須加快,以便吸收失業人員和未充分就業的民工。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在國內外的競爭力,中國企業必須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而提高工人生產效率又促使僱主減少用人數量,這與就業發展目標相互牴觸。

是通脹還是緊縮?

近年來,中國被各種經濟學家視為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兩個源頭,即成品緊縮的潛在源頭和原材料通脹壓力的源頭。每年8-10個百分點的特高成長率將導致大多經濟環節出現顯著的通脹壓力,因為原材料需求大於供應量。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它會將壓力釋放到國際市場。2003年和2004年的石油和其他初級產品價格攀升的原因就是中國和美國需求擴大的直接結果。1990年代初,中國確實經歷過一場在1996年達到頂峰的快速通脹。官方通過緊縮銀根政策和命令國家銀行收緊信貸完成了經濟降溫。
不過,1997年和2002年期間,中國經歷了一段溫和的通貨緊縮,物價水平年比跌幅為1-3%。農業價格從1996年的頂峰滑下來。對工廠及其他資產的快速投資擴大了生產能力,1997-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削弱了需求。謹慎的消費者的開支增長相對放緩。許多行業供應量大於國內消費,導致企業庫存增長,20世紀90年代後期競爭企業之間展開價格大戰。通常,在一個市場經濟,價格較低將會把公司逐出市場,或者迫使他們減產。
但在中國,儘管長期虧損和欠債,很多公司卻堅持生產,因為國家銀行繼續給予他們貸款。許多外國背景的風險投資可以接受短期虧損,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市場具備長線增長潛力。在中國通貨緊縮時期,有些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是世界價格通貨緊縮壓力的源頭。中國似乎有取之不竭的廉價出口商品,對世界價格構成下行壓力。為了與中國產品進行競爭,其他國家的製造商不得不維持不變的價格。
通貨膨脹壓力始於2003年底和2004年,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2004年4-6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比上升5%,零售價格指數上升4.1%。但消費價格通脹僅局限在食品方面。2004年6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中食品組成的相對年比提高14%。消費者糧食價格升32%,肉類升22.1%,蛋類升30.3%,魚升18.5%。不僅僅在中國,全世界的商品價格都出現上升。幾乎每一種主要原材料的價格都大幅增長,包括石油、鋼鐵、其他金屬以及煤炭。中國政府擔心經濟過熱,提高了銀行準備金要求,並且計畫緊縮銀根。
儘管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但大多非食品消費產品價格繼續下跌。2004年6月,服裝、家用品、醫療衛生服務產品以及運輸的中國消費價格年比再次下降1.3-1.5%。娛樂和文化項目價格攀升0.7%,菸草和酒的通脹率僅1.5%。住房價格是非食品消費項目中唯一大幅上漲的商品,年比增長4.9%。因此,非食品消費價格中仍未反映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

結論

中國是20世紀中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中國通過將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轉向分散管理的市場經濟,完成了經濟的高速成長。中國的經濟變化及經濟高速成長的基礎是GDP中總資本形成的高比重,在有些年份,其比重超過40%,外國直接投資為技術轉讓帶來更多實惠。很明顯,高成長率中的部分實際成長是由於克服了中央計畫經濟的低效率,同時也是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高的結果。不過,如果要維持成長,或者讓成長接近過去幾年的比率,必須解決現存的嚴重的機構不平衡問題。大量的不良貸款,大約相當於中國一年的GDP,是銀行系統必須面對的問題。
城鄉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必須解決。儘管經濟成長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仍存在大量的失業和未充分就業人口。最後,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重新調整有爭議的被低估的匯率。所有這些因素將為中國未來的成長構成風險。當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認為中國將繼續高速成長的時候,中國如何處理自身風險因素的不確定性降低了預測的某些準確性。(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署――經濟展望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