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是中國科學院設立的科學技術獎項,主要獎勵近5年內完成或顯示影響的重大成果的完成個人或研究集體。

2002年中國科學院設立了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3年首次頒發。2012年第五次頒獎時,獎勵對象、獎勵標準、獎勵周期和獎勵形式都發生變化。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不分等級,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授獎總數不超過10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 外文名:The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Award
  • 頒發單位:中國科學院
  • 設立時間:2002年
  • 獎勵類型:科學技術
  • 表彰對象:個人或集體
  • 評獎周期:每兩年評選一次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評選組織,申報條件,評選考核,獎勵情況,評獎結果,頒獎儀式,文化傳統,

獎項歷史

2002年,為獎勵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做出重大成果的個人和集體,推動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中國科學院設立了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12月1日發布《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條例(試行)》。
2003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首次頒發。8月12日發布《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
2012年,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第五次頒發,它的獎勵對象、獎勵標準、獎勵周期和獎勵形式都發生變化。

獎項設定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授予院屬單位在近五年內完成或顯示影響的重大成果的個人或集體,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授獎總數不超過10個,其中每個獲獎集體的突出貢獻者不超過3人。獲獎者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簽署獎勵證書並頒發獎章或獎盃。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中國科學院設立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主任。評審委員會下設5個專業評審組(以下簡稱評審組),分別是物質科學與技術評審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評審組、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評審組、空間與信息科技評審組、專用領域評審組。
評審組、函評和評審委員會的專家來自評審專家庫。評審專家應實事求是,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和職業道德;熱心科技獎勵工作,能全程參加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評審工作;保守秘密,遵守評審工作的有關規定。
評審專家實行迴避制度。如果當年本人獲得推薦或為候選者的推薦專家,則不能擔任評審專家。
評審委員會專家任期內若獲推薦進入總評或參與推薦的候選者進入總評,當年可另選同領域、同水平的專家代替,由評審委員會主任審定。
各評審組聽取推薦單位或推薦專家報告,候選者可到會答辯。各評審組限項投票匯總,院獎勵辦根據各評審組初評排序結果、評審意見等綜合判斷,提出總評建議名單,報院長辦公會審議,確定進入總評的候選者名單。
院獎勵辦負責組織對進入總評的候選者進行函評,函評結果提交評審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聽取推薦單位或推薦專家報告,候選者可以到會答辯。評審委員會對候選者進行投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
院獎勵辦統一組織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推薦受理、形式審查、分領域初評及函評工作,組織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發展規劃局和重大科技任務局分別具體負責組織通用領域和專用領域專業評審組初評相關工作。

申報條件

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候選者(包括個人/集體)由院直屬單位(以下簡稱推薦單位)推薦,或者由符合規定條件的科技專家(以下簡稱推薦專家)聯名推薦。院不受理個人申請。
推薦單位或推薦專家按規定格式填寫《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推薦書》並提供相應的材料,在規定時間內報送院獎勵辦。

評選考核

  • 獎勵範圍與評審標準
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授予院屬單位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做出重大成果的個人或集體,集體包括突出貢獻者等主要完成人員。
獲得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個人或集體應做出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的、近五年內完成或顯示影響的重大成果:
(一)解決重大科學問題。主要是解決本領域公認的重大科學問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二)開闢新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論主張或認知框架,發現新現象或重要物質體系並提出新的理論解釋,發展一種新方法使理論假設得到檢驗,發明新的儀器從而開闢新的研究領域。
(三)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是突破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新興產業關鍵技術、國防安全重大關鍵技術和開闢新的套用領域的變革性技術。
(四)形成系統解決方案。重點是有核心技術突破,並集成多種技術、形成用戶公認的先進系統級解決方案。創造性建設和高效運行國際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並為重大科學發現或關鍵技術突破提供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五)重大社會經濟效益。重點是在轉移轉化科技活動中,開發、套用、推廣科技成果,形成新標準、新產業、規模化套用示範等,並創造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六)重大影響諮詢建議。重點是圍繞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科技進步中的重大問題及全球性問題開展研究,提出科學建議和預測預見,並產生重大的實質性影響。
院獎勵辦通過一定形式向社會公布授獎建議名單,受理異議並進行核實和處理。
院長辦公會議聽取院獎勵辦報告評審情況和異議核實處理情況,並對授獎建議名單進行審議,確定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院長簽署獎勵證書並頒發獎章或獎盃。
  • 罰則
對於弄虛作假騙取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的個人或集體,一經查實,院將撤銷獎勵,追回獎勵證書、獎章或獎盃,並對有關單位和當事人予以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
參與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工作的有關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一經查實,院將予以批評直至必要的行政處分。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 個人獎勵
年份獲獎人獲獎人單位
2003年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2005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007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9年
空缺
2011年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2013年
空缺
2014年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5年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16年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2017年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研究集體獎勵

年份獲獎集體獲獎集體所在單位
2003年
2-5GeV能區正負電子對撞強子反應截面的精確測量研究集體
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雜交水稻基因組計畫研究集體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遼西熱河脊椎動物群研究集體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龍芯CPU研究集體
計算技術研究所
2005年
薄膜/納米結構的控制生長和量子操縱研究集體
物理研究所
青藏鐵路工程凍土路基築路技術與示範工程建設研究集體
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計算機研究集體
計算技術研究所
合成油品研究集體
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
2007年
EAST大科學工程研究集體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高端矽基SOI材料研究集體
上海微系統研究所
強場物理若干前沿問題研究集體
物理研究所
2009年
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工程研究集體
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國地域空間開發的理論體系研究及重大規劃實踐研究集體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煤制乙二醇技術攻關研究集體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神舟七號伴隨衛星研究集體
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
可視化鑄鍛技術研究集體
金屬研究所
2011年
拓撲絕緣體研究集體
物理研究所
沙塵暴發生髮展機理及監測預測和災害評估研究集體
大氣物理研究所
甲醇制烯烴技術研究集體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神經發育與可塑性研究集體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研究集體
高能物理研究所
上海光源研究集體
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2013年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研究集體
水稻高產優質性狀的分子基礎及其套用研究集體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集體
功能納米結構及其器件研究集體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控制與聲學系統研究集體
丹參多酚酸鹽項目研究集體
幹細胞多能性調控機理與轉化研究集體
2014年
單分子尺度的量子調控研究集體
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研究集體
華北克拉通破壞研究集體
極大規模積體電路關鍵技術研究集體
2015年
深海探測與研究平台體系建設研究集體
深部資源探測理論技術突破與套用研究集體
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集體
2016年
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研究集體
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集體
有機光功能材料研究集體
高光譜遙感研究集體[10]
2017年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研究集體
國產P/E級高性能軟體與算法庫研究集體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研究集體
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
幹細胞多能性與重編程機理研究集體
先進航空光電成像與測量技術研究集體
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首發星研究集體
新一代星載高精度大氣探測光學載荷技術研究集體

頒獎儀式

2018年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頒發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研究集體和個人授獎。

文化傳統

  • 設立宗旨
為了適應新世紀科技發展的需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的辦院方針,進一步激勵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精神,並鼓勵其矢志為人類科技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新年,中國科學院秉承國家科技獎勵制度的變革,結合國立科研機構的特點而設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