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水墨研究文獻-水墨地圖(全三冊)

中國當代水墨研究文獻-水墨地圖(全三冊)

《中國當代水墨研究文獻-水墨地圖(全三冊)》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顯東。

基本介紹

  • 作者:王顯東 編
  • ISBN:9787539822136
  • 頁數:303
  • 定價:168.00元
  • 出版時間:2010-1
內容介紹
《中國當代水墨研究文獻1:水墨地圖(套裝全3冊)》包括《劉懿》、《馬輝》、《董金良》。《中國當代水墨研究文獻1:水墨地圖(套裝全3冊)》內容簡介:中國花鳥畫基本上可分為勾染、沒骨、寫意三大類型。據畫史資料及作品遺蹟知道勾染、沒骨兩法在宋代已經成熟,而這兩類畫法對於色彩的運用極為重視。花鳥寫意一法行世略晚,元代有不少寫意佳作傳世,較少用色,乃至於純粹水墨。至明代寫意一法演至青藤、白陽,創出花鳥未有之新局面,水墨大寫意即成為花鳥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門類。人們在討論水墨寫意時往往將源頭溯至五代的徐熙。沈括《夢溪筆談》載:“徐熙以墨筆畫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蘇東坡有《王晉叔所藏畫跋尾五首·徐熙杏花》:“江左風流王謝家,盡攜書畫到天涯。卻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因此後人又常稱徐熙所畫為“落墨花”。因無明確畫跡可證,謝稚柳和徐邦達對於“落墨”有筆墨上的爭執,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在徐熙的創作中既有用墨也有用色的,還有兩者結合的,而其對於用墨的重視,以及將用墨方法獨立出來的做法,對花鳥畫以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徐熙江南處士,志節高邁,放達不羈。多狀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今傳鳧雁鷺鷥、蒲藻蝦魚、叢艷折枝,園蔬藥苗之類是也。”人們將徐熙的精神追求和水墨表現方式聯繫起來思考,往往將其作為文人恬淡、曠達藝術追求的典範來對待。在筆墨表現的發展中,文人畫家必然地選擇以較為直接的大筆觸來寫繪內心中的花鳥情態,繪畫在其工致減弱的同時表意性增強。但是畫畢竟不是書法,對於所繪物象的尊重及與其共諧也是一種境界的衡量,在這個度上的把握是艱難的。
劉懿是人物畫的碩士,而在其畢業後越發鐘情於水墨花鳥,這自然與他的秉性及內心的審美理想密切關聯。有必要回顧一下他的人物畫,他的人物畫主要有山民及道釋兩大類型。前者往往屬於大幅作品,後者則多小品。劉懿山民系列的作品,人物往往取靜態,在筆墨上注重沉厚、朴茂,與歷經滄桑的人物形態相協調,其表現人物背景既豐富又極為整體,並且使人物融于山、樹之中,成為渾然一體的畫面景象,在畫幅上展現了凝重與靜穆。而釋道類作品則多為冊頁、手卷、扇面等形式,道釋人物著古裝,因而在形象上更加簡潔、清朗,對於頭部也多作藝術處理,其配景則以常見的竹、石、松、草為主,以輕鬆、寧靜為基調,而在筆墨上則於嚴整中略加意趣。在劉懿的作品中靜穆是基調,這是其處事用心平和、專一的體現。這寧靜在畫面中是一種整體的氛圍,也是畫中每一個物象的秉性,是畫者所賦予的。筆觸的直率和沉厚也是基本的特徵。直率即率意和率情,是創作中真情的展露;而其沉厚是發自生命根底的屬性,是其人本真的呈現。這些在人物畫中的基本特點同樣在他的水墨花鳥中得到展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