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潛艇

中國潛艇

中國潛艇是中國先後研製生產過的五種潛艇的總稱,有漢級、宋級、明級三個類別,建造總數超過一百三十艘。在中國海軍武庫中,論噸位,論數量,至今沒有任何其他類型艦艇的建造和裝備規模超過常規潛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潛艇
  • 國家:中國
  • 類別:漢級、宋級、明級
  • 建造總數:超過一百三十艘
歷史沿革,潛艇類別,

歷史沿革

中國潛艇
隨著冷戰的結束,蘇聯解體,轉型中的俄羅斯經濟為籌集急需的硬通貨,將其武庫中的許多鎮宅之寶都推向了國際市場,其海軍武備中唯一的一型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也放上了貨架。中國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天賜良機。因此,中俄迅速達成四艘基洛級潛艇的購買協定。從九五年上半年起,該型艇已逐步交貨。
這筆交易,引起了世界巨大的關注,潛艇通過海上船運運往中國的照片以及投入海軍服役使用的訊息都不斷出現在各大報章的頭版。中國的海軍潛艇編隊由於基洛級常規潛艇的配備服役,在作戰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足以改變兩岸海軍的力量對比。同時,這一現代化的先進潛艇所採用的技術也將推動中國自己的新一代常規潛艇的研製改進,迅速彌補在艇體建造和武備水平上與海洋大國近二十年的技術差距。

潛艇類別

漢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中國海軍裝備的首種攻擊核潛艇,代號091型,西方稱其為漢級攻擊核潛艇。中國海軍迄今裝備有5艘漢級核潛艇,編號為401,402,403,404,和405。1990年代之前,這5艘潛艇均部署在北海艦隊,1990年代之後有2艘轉移部署到南海艦隊,以加強對南海和台灣的海上作戰力量。
1968年10月,首艘漢級核潛艇在葫蘆島造船廠開工建造。1970年7月潛艇核反應爐啟動,12月潛艇下水,經過幾年試航後,1974年8月1日正式編入海軍序列,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漢級核潛艇在某些方面亦相當突破,如採用水滴型艇體是國際先進技術,漢級為單殼結構,外形短粗,艇體沒有很多明顯的開孔,與仿製的蘇聯常規潛艇明顯不同。
宋級常規動力潛艇
中國海軍裝備的最新一代國產常規動力攻擊潛艇,代號039型,西方稱為宋級潛艇。宋級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最早引起世人矚目,是在1994年5月,當時美國偵察衛星發現一艘新型常規潛艇從武昌造船廠下水。這就是中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的039型潛艇。
80年代初,中國海軍裝備有大量仿製的033型常規潛艇和少量自製的035型常規潛艇。但這兩種潛艇技術落後,無法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1982年,鄧小平愛將劉華清接任海軍司令員後,立即下令研製新一代常規潛艇,並將其列為海軍二代艦艇建設的重點之一。當時,中國海軍對新潛艇提出的技術戰術要求:艇體為水滴線形,以獲較高水下航速和較小流體噪音;采單軸七葉高彎角螺旋槳推進器,以減少航行噪音;使用數位化聲納和顯示設備,以提高情報處理能力,並實現指揮控制自動化。
明級常規動力潛艇
明級潛艇是1967年由中央軍委批准,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範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
改裝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潛艇總體性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統、水聲設備、通信設備、導航設備、水聲對抗、噪聲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等方面,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艇的作戰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機動性、隱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進艇於1988年8月開工,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海軍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