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的前身是成立於1986年的中國民族貿易經濟研究會。2005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民政部核准更名為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2015年11月,經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審核批准,列入首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行列,2016年9月,與行政主管機關國務院國資委脫離行政隸屬關係。黨的組織建設接受中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的領導;業務上接受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國家民委等相關部委的指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 外文名: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ities Trade(縮寫“CCPNT”)
  • 辦公地點:北京市東城區左安門內大街20號
  • 前身:中國民族貿易經濟研究會
  • 成立時間:1986年
  • 類型:全國性社會組織
  • 批准部門:國務院國資委民政部
註冊信息,領導成員,機構簡介,業務特色,

註冊信息

組織名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登記證號:3345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
組織代碼:50000416-3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511000005000041639
組織狀態:正常

領導成員

終身名譽會長:
熱地、何濟海、賀黎明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三屆一次理事會合影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三屆一次理事會合影
理事會常務主席:
藍軍、申占華張保和
理事會主席團主席(按姓氏筆劃順序):
於鳳鳳、毛海、王立果、王政、車建興、白禮西、付昭成、孫磊、劉福山、李秀恆、李旭光、李科明、陳華、吳業賓、何丕潔、張占忠、張敏傑、張錦洲、汪培建、金蓮淑、郎曉雷、貫釗一、趙紫晨、賀黎明、姚義純、賈波、顧一峰、郭文聖、高開賢、唐浩、唐恆志、黃少良、韓鐵梅、溫曉東、藍楚漢、蔡毅、黎斌、奧鳳廷
  
監事會:
監事長:蔡國斌
副監事長:趙煒
會 長
藍軍
新當選會長藍軍新當選會長藍軍
副會長
張福陽(常務)、牟婷、黃健、楊秀梅、高德輝
秘書長:
高德輝(兼)
會長助理:
王思媛、趙紫晨
常務副秘書長:
藍素端

機構簡介

(一)協會沿革:1986年,中國民族貿易經濟研究會正式成立。2005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和民政部核准更名為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2008年3月,召開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一屆一次理事會。2013年3月,召開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二屆一次理事會。2015年11月,經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審核批准,列入首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行列。黨組織隸屬國資委黨委領導。2018年11月,召開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三屆一次理事會。
(二)協會性質:積極參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致力於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集公益性、服務性、民間性、綜合性為一體的全國性社會組織。
(三)辦會宗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調研先行、公益先行、服務先行;堅持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民眾、服務行業;堅持振興經濟、繁榮貿易、團結進步、共同發展。
(四)協會榮譽:1994年9月,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2008年8月,獲“情暖汶川·我們在行動”優秀組織集體;2008年12月,獲中國商業服務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卓越組織;2010年6月,獲國務院國資委直屬機關文明單位;2010年8月,獲中國商業聯合會黨委“先進黨支部”;2014年9月,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2019年1月,獲“社會組織精準扶貧先進單位”;2019年3月,獲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巾幗文明崗”。
(五)主要職能:
  1. 開展調查研究,針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向中央有關部委反映情況、為地方政府發展建言獻策。
  2. 發揮政府與市場的橋樑與紐帶作用,反映民族地區和會員企業發展訴求,維護其合法權益。
  3. 動員並組織會員企業、海內外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開展公益活動。
  4. 組織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文化交流、傳媒推廣、人才培養、業務培訓等活動,為民族地區和會員企業提供全面、專業的增值服務。
  5. 加強與港澳台經濟協作,增進與海外的經濟交流,促進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推動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走向國際市場。
  6. 積極探索社會組織服務模式,通過開展產業規劃、培訓輔導、品牌提升等活動,為民族地區和會員企業提供可持續服務項目。

業務特色

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
多年來,我們走訪在民族地區的第一線,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資源和平台優勢,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智力、技術、人才、信息等多領域的支持,為民族地區發展注入動力,增添活力。多年來,先後組織了近百次專項調研考察,行程達數萬公里,重點就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等領域的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先後撰寫並向中央領導和國家有關部委提交了《發揮獨特優勢拓展工作領域 社會組織在大統戰中可有大作為》、《發揮社會組織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等一批專題調研報告,並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瞭望周刊》、《中國統一戰線雜誌》、《中國政協》和《中國社會組織》等國家級報刊和雜誌上公開發表調研文章,報送信息專報30餘篇,《情況簡報》40多期。
2017年11月,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同濟大學研究院在京揭牌成立。2017年11月,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同濟大學研究院在京揭牌成立。
2017年,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同濟大學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重點面向民族地區開展智力技術服務、推動民族產業升級、繁榮民族貿易、提升民族經濟競爭力、傳承民族文化和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13家企業與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紛紛加入研究院的建設行列中。2018年,正式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和民族醫藥科學研究院,集民族之成,集大家之成,集成功之成,建設一支忠誠、團結、智慧、高效一流的智庫隊伍,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開展招商引資,助推經濟發展
以圍繞服務會員為主軸,服務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大力整合地方政府、會員企業和社會資源的需求,從招商引資、項目對接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項目,有效支持了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重點圍繞會員企業和地方政府發展需求,舉辦各類展會及論壇活動。先後舉辦和參入了三屆“中國旅遊論壇”、“2009國際貿易形勢熱點分析應對高峰論壇”、五屆“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八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博覽會”和三屆“中國(寧夏)民族醫藥論壇暨民族醫藥博覽會”等多項活動,有些項目已成為我會的業務品牌,並列入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的精品工程。
回響中央振興東北的號召,助力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組織近百家會員企業赴遼寧投資考察。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重點推進葫蘆島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先行區建設,瀋撫新區建設。
促成會員企業北京汽車集團與兵團石河子整車項目、通用航空合作項目;中交建集團與河南省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等一批項目簽約。
組織會員企業赴新疆吐魯番、生產建設兵團,西藏拉薩、昌都、林芝,內蒙古赤峰、包頭、興安盟、錫林郭勒盟,雲南昆明滇中新區、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河南鄭州、新鄉、焦作等地調研。圍繞當地政府整體產業發展布局,重點針對當地特色產業、非物質文化保護等進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搭建平台,對接項目。
積極參與貴州畢節試驗區、黔西南試驗區建設,促成會員企業上海胡慶余堂醫藥集團在貴州畢節威寧縣投資十二億元人民幣建設大型中醫藥基地,重點做好貴州黔西南州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參與“中國美麗鄉村·萬峰林峰會”、國際山地旅遊大會、黔西南試驗區“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建設組織工作,開展項目對接;多次組織考察了興仁縣、普安縣和望謨縣的特色產業發展項目並簽署戰略合作協定;與義龍新區管委會開展深度合作,規劃啟動義龍新區現代服務產業區項目。
積極踐行公益,履行社會責任。
集聚各方力量,參與社會管理,履行社會責任。近年來,充分發動會員企業和社會力量,累計捐贈款物價值超七千萬元。創新公益活動思路,打造公益品牌,啟動“同心圓夢·美麗中國行”全國民族地區綜合援助計畫。從經濟、文化、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系統地對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綜合援助行動。
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創立民族地區經貿發展及中小企業幫扶基金,在雲南、湖南、西藏、新疆等地遴選十個試點設立產業扶貧資金。舉辦以“共享雪域生態,傳遞漢藏真情”的“金哈達援助計畫”,帶動民族地區特色產品走出去。赴湖南、青海和甘肅災區慰問,共向災區捐款捐物價值逾億元。捐贈價值100萬元的汽車和辦公設備用於全國政協民宗委對口援藏扶貧點。深入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河北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石城子村走訪慰問,為貧困戶捐贈5萬元慰問金。
先後援辦了“貴州鎮遠國際旅遊論壇”、“內蒙古(香港)經貿文化推廣周”、“同心圓夢·綜援計畫”走進新疆捐贈儀式暨2014中國亞歐通用航空博覽會、“全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香港說明會”、“綜援計畫”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金融峰會暨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發展報告會、“一帶一路清真國際貿易合作發展峰會”、“同心圓夢·綜援計畫”走進遼寧、河南系列活動。
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自籌資金舉辦全國民族地區發展大會。近300個政府代表團、2800餘家企業和近150家社會組織組團參會,達成一批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達100多億元。活動為與會地方政府搭建了招商引資、項目對接和產品銷售平台,展示了民族地區經貿發展的各項成果,推介了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和優良產品,促進了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及海外市場的交流交往,是民族地區通過產業布局實現精準扶貧的有效嘗試,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民族地區幹部民眾讚譽。
在推進文化建設方面:先後舉辦“紅十字與奧運同行”大型公益晚會、“手挽手·心連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大型公益晚會”、“情暖汶川·我們在行動——全國社會組織抗震救災募捐義演”(募集款物價值8.7億元)等大型晚會。在京舉辦“同心圓夢送真情 因為有你花更紅”答謝聯誼會,由民貿會聯合攝製單位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一碗滄桑》於2017年在蘭州正式啟動。組織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代表團,應邀出席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動——“中華一家親·巴林草原情”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那達慕大會。聯合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攝製的當代英模史詩電影《李保國》正式上映,在相關部委巡演獲得了高度好評及認可,並在國際影展取得良好成績。先後組織了“同心圓夢·美麗中國行”走進寧夏西吉、甘肅宕昌、河北興隆和山西大同舉辦大型公益慰問演出等活動。連續舉辦兩場“同心圓夢·美麗中國行”公益晚會和“同心圓夢·守望騰飛”公益晚會,用多種藝術形式表達了各民族同胞對共奔小康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謳歌了黨和國家及社會各界在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領域所取得的優異成就。與香港經貿商會舉行的《光影中的民族記憶》大型公益攝影項目走進了廣西百色三月三歌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亞努節、寧夏自治區開齋節、雲南楚雄自治州火把節、台灣亞美族節、青海古爾邦節、吉林龍井市農夫節、遼寧撫順滿族頒金節和海南三月三節。
在促進教育發展方面:發起“關愛民族地區殘疾兒童”的愛心行動,為湖南寧鄉特殊教育學校募集資助資金50多萬元。資助成立北京晨怡多民族藝術團,為內蒙古興安盟援建兩所民族幼稚園並已竣工投入使用。在京舉辦“在京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培訓指導班”,助力在京少數民族大學生解決就業創業難題。支持舉辦“星光耀香港”活動,攜手全國各地青少年藝術團隊,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特別行政區部隊,進行文藝演出,向駐港部隊官兵獻上最真摯的祝福。舉辦第三屆在京維吾爾青年論壇,以“青年·志造未來”為主題,以“感恩黨和國家、解決實際問題、保證內容質量”為原則,面向在京全體維吾爾族同胞,輻射家鄉父老,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捐贈湖南桑植縣中學總價值十萬元的三元牛奶,用於貧困學生營養加強。向北京四中捐贈80台新風設備,總價值近120萬元,用於改善師生教學環境。
在關注醫療建設方面:向湖南桑植縣捐贈了價值100萬元的藥品,並與中華慈善總會聯合,向格爾木長江源藏醫院捐贈了包括CT在內的價值150萬元的醫療設備。定向為內蒙古、貴州黔東南、新疆和天津募集了包括遠程視頻設備、急救包、醫療器械、免費白內障手術、遠程教育設備、太陽能、老花鏡和過冬衣物、消毒液等設備和物資。聯合香港亞太聯盟總商會,給那曲地區兒童捐贈冬裝款項30萬元,包蟲病治療款10萬元。組織“邊疆義診為人民——同心圓夢·美麗中國行黑龍江省邊境線義診行動”,共接待患者近千人,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勇於創新模式,推動可持續發展。
2016年3月,經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牽頭啟動中國一鄉一品產業促進計畫。在全國十個市(縣)開展試點,探索實踐,積累經驗。三年多來,已基本形成從標準認證、培訓輔導、品牌建設和渠道開拓等規劃實施的理論基礎和工作基礎。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一鄉一品標準通則》等一批技術檔案公示通過,有序啟動產品標準的編撰和發布;自籌資金組織一鄉一品輔導團隊,先後赴貴州黔西南州興仁縣、普安縣、望謨縣開展“一鄉一品”產業發展輔導。投資建設一鄉一品智慧平台,實現一鄉一品“6+3”平台閉環的建立,廣泛建立線上線下行銷渠道,著力構建服務全國的銷售網路體系。
2018年6月,與長沙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協定,聯合萬科集團共同投資建設中國一鄉一品總部基地。首個一鄉一品產業文化創意園區在北京開園,中國一鄉一品(澳門)展銷中心正式開業。
2018年11月,全國民族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沙順利舉辦。2018年11月,全國民族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沙順利舉辦。
充分挖掘民族地區旅遊資源優勢,持續舉辦全國民族地區旅遊資源推介會、中國民族文化旅遊聯盟高峰(展會)論壇。通過匯聚各方智慧,共同規劃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方案,提供全面對接平台,引入海內外優質旅遊產業項目,助力中國民族地區文化旅遊業蓬勃、良性向前推進。為弘揚民族醫藥傳統文化,成立了民族醫藥工作委員會、民族醫藥科學研究院,召集民族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為民族醫藥的發展建言獻策。同時,啟動“同心圓夢-美麗中國行-民族醫藥公益工程”大型公益工程;成立中民貿民族醫藥產業有限公司和民族醫藥產業聯盟,為民族醫藥未來的發展搭建了可持續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