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同盟金華市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是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民主同盟金華市委員會
  • 屬性:組織
  • 成立時間:1941年3月19日
  • 創立地點:重慶
  • 簡稱:民盟
  • 組成: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
  • 特點:具有政治聯盟特點
  • 成員人數:14.8萬餘人
基本簡介,發展規模,發展簡史,

基本簡介

民盟於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的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名稱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歷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為黃炎培、張瀾、沈鈞儒、楊明軒、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圖南、費孝通。現任名譽主席費孝通、錢偉3長、談家楨、蘇步青。現任主席為丁石孫。

發展規模

民盟現有成員14.8萬餘人,其中高教界占24.9%,普教界占35.9%,文化藝術界占6.5%,科學技術界占20.1%,省級組織30個,市、縣組織370個。盟員中有近14000人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有671人擔任各級人大和政協的領導工作,還有一些人參加了政府部門的領導工作或擔任特約檢察員,特約監察員,特約審計員,教育監督員。民盟成員中,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享譽國際或獲得國家表彰。
民盟金華市委員會(簡稱“金華民盟”)是民盟的地方組織。

發展簡史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金華前,金華無民盟組織,但有盟員,國立4英士大學法學院院長許德瑗,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董太和(浙大教授)就是當時的盟員。
1956年6月民盟浙江省委派施伯候、王若水、柳城三同志組成工作組來金華發展和建立金華民盟組織。至1957年3月共發展盟員60人,召開盟員大會,成立中國民主同盟金華市籌備委員會。
市籌委會委員共4九人:何戰白(籌委主任)、黃善楷(主任秘書)、江和義、蕭慎德(兼組織部長)、胡景熹(兼宣傳部副部長)、徐汝英(兼婦女部副部長)、胡步蟾(兼文教委員會主委)、胡不歸(兼文教委員會副主委)、方四海(兼文教委員會委員)。
市籌委會還有:專任宣傳部長王煊城、組織部副部長黃福亮和專職幹部王繼榮。
1957年6月——1956年6月,金華民盟以整風領導小組主持市委工作。
1959年6月12日至14日,召開了第一屆全體盟員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民盟金華市委員會,並一致推舉范章明、蕭慎德二同志分任市委會的正、副主委。委員為:徐汝英、方四海、周紀堂、郭毅城、黃福亮。
1961年6月16日——18日舉行金華市盟員大會。選出范章明(主委)、李朝梭(組織)、呂積川(組織)、周紀堂(秘書主任)、黃福亮(宣傳)、郭毅城(宣傳)、蕭慎德(副主委)七人組成民盟近哈市第二屆委員會。市委機關專職幹部為方連柏。
這期間,主要抓思想改造與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推動盟員積極投入各個政治運動。在反右鬥爭期間,傷害了許多盟員和各級盟組織的負責人,嚴重損害了民盟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影響。民盟金華市盟員遭錯劃的共七人,占百分之二十八點三。
1961年至1966年6月這幾年市盟工作,由於1958年民盟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給自己戴上“資產階級政黨”的帽子,出現了片面強調階級鬥爭和片面強調思想改造的嚴重偏向,這些“左”的影響在民盟工作中的反映,一直或多或少地持續到“文化大革命”。
1966年到1976年十年浩劫期間,金華民盟成員決大多數遭到迫害;盟市委機關及各級盟組織全部被高垮、全部停止活動。
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開始撥亂反正,但開始的前兩年多時間裡,全國處於徘徊前進的局勢,撥亂反正的步子邁得不大。1978年底,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解思想,開動機器、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原則,作出了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方針。於是民盟的工作有了方向,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79年民盟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在民盟浙江省委的指導下,組成以方天錫,周紀堂、呂積川三人為成員的民盟金華市臨時領導小組。在中共金華市委統戰部領導下,開展盟假,錯案的平反進行了大量工作。
1981年8月20日至31日召開民盟金華市盟員大會。盟員32人(全市盟員共60人)出席了會議。大會選舉產生民盟金華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九人:方天錫(主委)、王煊城(副主委)、周紀堂(副主委)、呂積川(組織)、程授寶(宣傳)、詹星亮、(暫缺一名)。
1981年8月詹星光由統戰部聘任為盟市委專職幹部。1983年9月方天錫從金華一中調來任專職主委,於12月出席民盟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盟三屆市委成立後,著重抓了組織建設。
1981年9月至1985年3月這幾年民盟市委主要工作為:(一)對盟員進行政治時事,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著重抓了《鄧小平文選》,黨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和新時期黨的統戰政策的學習,每年均召開全市盟員大會,交流學習及為四化服務的考驗。(二)為四化服務工作有:為學,81年9月創辦金華市振華學校;83年9月為蘭蔭學校(民盟蘭谿市支部主辦);84年9月為金華市振華幼稚園;舉辦各種講座,邀請專家、教授講學等等。(三)協助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調查、登記盟員的情況,作了統計匯報,並向有關部門反映。盟員中錯劃、冤案已全部改正、平反。(四)遵照關於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問題座談會(已要),穩步發展組織。
1985年3月22日至24日民盟金華市委召開金華市1985年第一次盟員大會,進行換屆選舉,產生了民盟金華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共15人,方天錫(主委)、王煊城(副主委)、周紀堂(副主委)、王佳生(副主委)、詹星光(秘書長)、方誌祥、方國盛、呂積川、張鹹鎮、汪敏芬、胡松林、徐汝美、黃福亮、程授寶、蔣振興。
市委機關專職幹部陶小安於1985年6月調來工作。
1985年10月16日盟省委盟浙字166號檔案決定,民盟金華市委會升格為省轄市的市委會。
四屆市委會成立後的工作,主要是認真貫徹執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協商,提出意見和建議,團結和調動全市盟員為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而奮鬥。
盟市委推動盟的基層組織學習和貫徹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精神,把盟的工作進一步為改革、開放、搞活經濟服務,搞好盟自身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為實現“七五”計畫所提出的奮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一)積極參加人大,政協活動。(二)推動、組織盟員交流學習政治理論、時事政策的心得體會和為四化服務的經驗,繼承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以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三)為三胞牽線搭橋,聯絡友誼,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出力。(四)繼續貫徹《關於民主黨派組織發展問題座談會紀要》,加強盟的組織建設。
1989年9月16日至17日,在金華市府一招隆重召開民盟金華市第五次代表大會,差額選舉產生了由17人組成的民盟金華第五屆委員會。主委:方天錫,副主委:王煊城、周紀堂、王佳生,秘書長:陶小海。委員:丁中原,方立德、楊如順、張庭偉、張鹹鎮、周越桂、金循華、姜雲英、胡紹培,趙立言、柏慶如、蔣振興。顧問:呂積川、徐汝英、黃福亮、程授寶,詹星光。
1994年9月23至25日,民盟金華市第六次代表大會在尖峰集團招待所召開。以等額選舉的辦法,選出了由17人組成的民盟金華市第六屆委員會。王佳生為主任委員、陶小這安、方立德、潘庭乾、丁中原為副主任委員,秘書長由陶小安兼任,委員為馬友金、江正中、楊如順、吳光連、張鹹鎮、陳三富、金循華、胡紹培、柏慶如、施祖豪、諸葛志、傅克昌。名譽主任委員:方天錫,名譽副主任委員:王煊城。
1999年6月19日至20日,民盟金華市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金華召開。選舉產生了七屆委員會。王佳生擔任主任委員,陶小安、方立德、潘庭乾、陳三富、傅克昌為副主任委員,陶小安兼秘書長。委員為馬友金、盧梁龍、朱欣欣、楊如順、周美良、胡錦全、祝新華、黃靈庚、斯克良、溫金生、()。
從89年起至今盟市委已連續三次換屆,盟員人數從296人增加到503人,為更好地發揮優勢,每屆市委都設立著乾專門委員會,現各級組織有一個縣級市委員會,兩個縣級總支部、一個直屬總支部、20個支部,12個小組。擔任全國、省、市、縣(市、區)歷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占盟員總數10%左右,其中有擔任市、縣(市)副主任、副主席,常委的,市民盟作為愛國統一占戰線的組成部分,隨著統一戰線的加強,擴大,得到蓬勃的發展。特別是1989年底《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簡稱中共中央(89)14號檔案〉公布之後,極大地推動了市民盟的工作。從89年至2002年,市民盟向市政協提出的團體案62件,盟員委員個人提案210件,代表盟市委的大會發言、調查報告共16篇,所有提案都得到認真的答覆,大多數提案被採納、部分採納,如〈〈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實施幹部形象工程〉〉、〈〈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推行“六三”學制〉〉等,受到中共金華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民盟有許多盟員擔任了“四大員”和各類行風監督員等;他們均能盡心盡責;積極投身工作,獲得好評。
市民盟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針對有85%左右的盟員是近十多年來入盟的實際,既要看到他們都是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的較優秀的知識分子,有追求進步、獻身事業的志趣,又要看到對作為一各民主黨派成員應具備的修養和應承擔的義務的認識是不全面的,採取正面引導為主做好思想建設工作。組織盟員學習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5.31”重要講話,並要求理論聯繫實際,展開討論,在《金華盟訊》上交流學習體會。從而全面提高盟員的政治素質,加強了盟組織的自身建設,使廣大盟員對參政黨地位、性質和歷史使命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在一些重大問題材上能分清是非,自覺與中共中內保持一致。
在組織建設方面,“注重質量、穩步發展”把發展有代表性的優秀中青年知識分子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新盟員發展中的中青年盟員和中高級職稱比例分別占到66.36%、86.92%,為盟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有不少盟支部和許多盟員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較大貢獻,獲得全國、省、市、縣(市區)、本系統、本單位的先進、模範、積極分子、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特級教師等稱號和“五個一工程”獎,“20世紀成就”獎等各類獎勵,為盟員增長知識和見識作出了榜樣。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市民盟意氣風發,決心以對小平理論為指導,進一步學習貫徹全國、省、市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要認真學習江總書記“5.31”重要講話,深入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積極發揮參政黨的作用,與時俱進,勇於開拓,勤奮工作,以優導的成績迎接中國民主同盟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