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

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

《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以影響林業生物安全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林業入侵生物、林業遺傳資源、林業轉基因生物、野生動物疫病4類生物因子為主要對象開展研究,同時對氣候變化、森林火災、污染等非生物因子進行了有關評述。全書共分為9章。首先分析和界定了林業生物安全的定義以及內涵、特徵,並以此為基礎,借鑑現代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方法,從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與評價、風險控制4個方面,研究設定了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的目標,識別了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的風險源,並在總結和梳理了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的發展歷程、現狀、存在問題及面臨的形勢的基礎上,分析和評價了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的風險水平,針對性地提出了我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
  • 作者:趙宇翔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38.00
  • 外文名:Risk Management of Forestry Bio-Security in China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16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趙宇翔,男,1976年7月出生,山西省沁水縣人,高級工程師,博士。1999年7月山西農業大學林學系本科畢業。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在山西省沁水縣林業局工作。2003年6月西南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2012年6月北京林業大學森林保護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2003年7月至今在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工作,主要從事林業植物檢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的管理與政策研究等工作。現擔任全國植物檢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林業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林業植物檢疫技術、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有害生物管理政策等。先後主持或作為骨幹承擔和參加科研項目28項,發表論文30餘篇,執行編著論著3部,參編論著6部。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全書導讀
第一章導論
1.1生物安全概念的認知過程
1.1.1國外概覽
1.1.2國內簡述
1.2林業生物安全概念的提出
1.3國外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的發展歷程
1.3.1國際社會方面
1.3.2典型國家方面
1.4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現狀
第二章林業生物安全的界定
2.1林業生物安全定義的界定
2.1.1有關概念
2.1.2林業生物安全的定義
2.1.3林業生物安全定義的特點
2.1.4林業生物安全定義的結構
2.2林業生物安全內涵的界定
2.2.1林業生物安全屬國家安全範疇
2.2.2林業生物安全體現林業特性
2.2.3林業生物安全複雜性強
2.2.4林業生物安全突出零容忍性
2.2.5林業生物安全具有相對性
2.2.6林業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2.3林業生物安全特徵的界定
2.3.1涵蓋領域多
2.3.2生命特徵強
2.3.3潛伏性突出
2.3.4區域性顯著
第三章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與目標設定
3.1風險管理理論概述
3.1.1有關概念
3.1.2風險管理理論的歷史回顧
3.1.3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原理
3.1.4現代風險管理理論的由來
3.1.5現代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特徵
3.1.6現代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方法
3.2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基礎
3.2.1有關概念
3.2.2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特徵
3.2.3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
3.2.4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過程
3.3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目標的設定
3.3.1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對象
3.3.2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範圍
3.3.3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時限
3.3.4林業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目標
第四章林業生物安全的風險識別
4.1生物風險因子
4.1.1林業入侵生物
4.1.2林業遺傳資源
4.1.3林業轉基因生物
4.1.4野生動物疫病
4.2非生物風險因子
4.2.1氣候變化
4.2.2森林火災
4.2.3污染
4.2.4其他因子
4.3風險因子影響林業生物安全的辯證關係
4.4有關討論
第五章林業生物安全的風險評價方法研究
5.1有關概念
5.1.1評價
5.1.2風險評價
5.1.3安全風險評價
5.1.4林業生物安全風險
5.1.5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
5.2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與森林健康評價的區別
5.2.1評價對象不同
5.2.2評價內容不同
5.2.3評價出發點不同
5.2.4評價影響的確認方式不同
5.3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方法概述
5.3.1定性風險評價
5.3.2定量風險評價
5.3.3定性與定量風險評價法的套用分析
5.4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方法的選取
5.4.1層次分析法
5.4.2灰色系統理論
5.4.3多層次灰色評價法
5.4.4多層次灰色評價法在林業生物安全領域中的適用性分析
5.5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5.5.1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5.5.2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
5.5.3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5.6林業生物安全多層次灰色風險評價模型的建立
5.6.1確定風險評價指標權重
5.6.2建立風險評價指標的評分等級標準
5.6.3建立風險評價樣本矩陣
5.6.4建立風險評價灰類和風險等級標準
5.6.5計算灰色評價係數
5.6.6計算灰色評價權向量和構建權矩陣
5.6.7綜合評價風險評價指標
5.6.8計算綜合評價值
5.7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套用實例
5.7.1採集評價樣本並建立樣本矩陣
5.7.2計算灰色評價係數
5.7.3計算灰色評價權向量
5.7.4構建灰色評價權矩陣
5.7.5綜合評價準則層指標
5.7.6綜合評價目標層指標
5.7.7計算綜合評價值
5.7.8結論分析
5.8有關討論
第六章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的歷史沿革及現狀分析
6.1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歷史沿革
6.1.1萌芽階段
6.1.2起步階段
6.1.3快速發展階段
6.1.4全面提高階段
6.2我國林業生物安全法律法規現狀
6.2.1立法背景
6.2.2法律法規現狀
6.3我國林業生物安全政策現狀
6.3.1林業生物安全政策的發展歷程
6.3.2林業生物安全現有政策
6.3.3林業生物安全現有政策分析
6.4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現狀
6.4.1管理體制
6.4.2管理機構
6.4.3管理制度
6.5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科研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現狀
6.5.1林業生物安全科研現狀
6.5.2林業生物安全國際交流與合作現狀
6.6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的管理現狀分析
6.6.1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6.6.2管理工作的特點分析
6.6.3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6.6.4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分析
6.6.5管理工作面臨的發展機遇
第七章我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分析與評價
7.1我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形勢分析
7.1.1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斷加劇
7.1.2林業遺傳資源喪失日趨嚴重
7.1.3林業轉基因生物問題將日漸顯現
7.1.4野生動物疫病發生頻次加快
7.1.5氣候變化等非生物風險因子影響日益明顯
7.2我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來源分析
7.2.1林業入侵生物的入侵傳播途徑
7.2.2林業遺傳資源喪失途徑
7.2.3林業轉基因生物來源途徑
7.2.4野生動物疫病傳播途徑
7.3我國林業生物安全風險評價
7.3.1採集我國林業生物安全評價樣本
7.3.2建立評價樣本矩陣
7.3.3構建灰色評價權矩陣
7.3.4綜合評價準則層和目標層指標
7.3.5計算綜合評價值
7.3.6結果分析
第八章我國林業生物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8.1林業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8.2林業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徑
8.3林業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8.3.1建立林業生物安全法制體系
8.3.2構建林業生物安全政策體系
8.3.3健全林業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8.3.4加強林業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訓與應急演練
8.3.5擴大林業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傳
第九章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國家林業局2004年公布及2013年前增補的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
附錄2國家林業局2013年公布的全國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

文摘

著作權頁:



全球的林業遺傳資源非常豐富,但隨著氣候的變化、世界人口的增加、人類對大自然無情的掠取和破壞,林業遺傳資源的喪失極為嚴重,涉及全球所有生物類群。森林面積減少是森林遺傳資源喪失最直接的原因。近年來,全球森林面積減少數量驚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統計,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hm2,但正在以每年0.4%的速度減少,尤其是熱帶雨林面積減少的速度驚人,全球熱帶雨林面積每年的損失量達1520萬hm2,其中1420萬hm2毀於亂砍濫伐。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有2/3已經消失;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也正在消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996;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2010)。在我國,除自然保護區外,原始森林和比較完好的自然森林已經微乎其微。海南島70%的森林已不復存在,天然原始林從19世紀50年代初的46010下降到目前的不到2%;雲南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由55%下降到目前的不到20%。原始森林消失的同時,林業遺傳資源也隨著賴以生存的環境逐漸減少或消失。如在動物資源方面,近2000年來,約有近100種哺乳動物和139種鳥類從地球上消失,其中約有1/3消失在近50年。加強林業遺傳資源的保護已迫在眉睫(顧萬春,1998;方嘉禾,20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