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是《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編輯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
  • 作者:《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編輯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 中國ISBN中心
  • 出版時間:1998年10月
  • ISBN:7507601498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青海境內漢、藏、蒙古、回、撒拉5個民族的14個曲種。其中漢族曲種9個,藏族曲種3個,蒙古族曲種1個,回族和撤拉族共有的曲種1個。

作品目錄

封面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編輯委員會
綜述、 概述撰稿人
民族文字記詞、譯配、轉寫及照片提供人
圖片資料選
美麗聖潔的青海湖
湖畔鳴奏曲
日月亭,傳說文成公主進藏和親時曾在這裡照過日月寶鏡
絢麗多彩的酥油花卉
塔爾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座落在西寧南部25公里處的蓮花山中。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的地方。
酥油花,塔爾寺藝術三絕之一。這是1982年元宵節觀經展出的大型油塑藝術《文成公主進藏》
木刻版《韓祖成仙寶卷》刊行於清道光元年(趙生啟藏)
神秘的循化孟達天池,以珍奇植物花卉奇多而著稱
曲藝手抄本,記有平弦長篇曲目《皇姑出家》,《三桂拆書》等,抄於清同治年間(劉啟堯藏)
曲藝抄本,約抄於清末(劉啟堯藏)
工尺譜抄本,器樂曲牌[梵王宮](左)和唱腔曲牌[離情]、[鳳陽歌](劉啟堯藏)
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版的部分曲藝刊物(上)和部分曲藝資料本(下)
刊本《工尺譜大觀》,刊行於民國九年(劉啟堯藏)
平弦藝人雷少雲
青海平弦 (王子玉演唱)
青海平弦 (雷少雲弟子張永清演唱)
青海平弦演唱中幫腔,俗稱拉稍子(馬登花演唱)
平弦藝人劉逸笙
青海平弦(陳子璋的學生李發旺演唱)
平弦藝人陳子璋
平弦藝人(左起)陳子璋、祁桂如、王子玉
青海平弦單弦伴奏(張永清演唱)
青海越弦(張生林演唱)
青海越弦(李永蓮演唱)
青海越弦演唱中的幫腔俗稱拉稍子。(李得順演唱)
湟源縣波航鄉納隆村農村自樂班演唱青海越弦
民間藝人演唱西寧賢孝
西寧賢孝(互助縣文化館幹部劉連德演唱)
快板賢孝演員馬本源
快板賢孝(李洪勝演唱)
民間藝人文桂貞演唱下弦前試弦
下弦(民間藝人劉延彪演唱)
青海道情(趙生啟演唱)
湟源縣社火八仙演唱青海道情
打攪兒(趙永福演唱)
打攪兒(周有才演唱)
西寧太平歌(嚴永章演唱)
文化廟會為民眾演出(劉永銘演唱)
農村曲友聚會,《訪朋》是會友的開場曲
老人祝壽,曲友們不約而至,以曲祝賀
生子出滿月,演唱《全家福》、《岑母教子》等,(楊永勝等演唱)
格薩爾仲(才讓旺堆(左一)在青海湖畔演唱)
才讓旺堆和他的仲夏
曲藝茶廳是以曲會友的中心
醒靈,出殯前為亡人寄託哀思
格日堅參在筆錄格薩爾王傳
格薩爾仲(格日堅參在果洛大武灘演唱)
格薩爾仲(旦巴尖措演唱)
格薩爾民間藝人在帳房中為牧民演唱
前省長宋瑞祥(後排左2)在青海湖畔接見格薩爾民間藝人
仲勒(先巴才讓演唱)
折嘎(竇桑傑表演)
圖吉那木特爾(古力演唱)
圖吉那木特爾(鬧仁巴力演唱)
專業演員古力在草原上為蒙古族牧民演唱圖吉那木特爾
圖吉那木特爾(羅卜增演唱)
兩排碼簡易揚琴,製作於民國初年
紙殼板胡,出自民間藝人之手
青海平弦擊節樂器:瓷碟(月兒)
青海越弦打攪兒擊節樂器:盞兒
青海道情樂器:漁鼓和盞兒
三弦彈拔器:板指(上)、挑子(下)
青海道情特有樂器——盞兒
青海省
青海省少數民族分布圖
青海省各民族曲種主要流布地區表
青海省各民族方言分布表
總序 孫慎
編輯說明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總編輯部
本卷凡例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青海卷》編輯部
藏文字母、拉丁字母、漢語拼音字母對照表
蒙文字母、蒙文標準語音標、漢語拼音對照表
總錄
曲種音樂細目
綜述
曲種音樂
漢族部分
青海平弦
青海越弦
西寧賢孝
河州賢孝
快板賢孝
下弦
青海道情
打攪兒
西寧太平歌
藏族部分
格薩爾仲
仲勒
折嘎
蒙古族部分
圖吉娜木特爾
回族、撒拉族部分
回族、撒拉族打攪兒
附錄
主要傳統曲目一覽表
後記
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總監製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本卷出版人員名單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