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傳播史(1978—2008)

中國新聞傳播史(1978—2008)

傳播中國新聞,見證新聞發展歷程!這部近百萬字的皇皇巨著,從學術的角度全面、系統地論述了1978一2008年我國新聞傳播業的發展變化,總結了經驗,也探析了存在的問題,是繼《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三卷本)之後的又一部中國新聞傳播史力作。 在寫作上,全書採用“史記體”編寫,共分緒論、總論、分論、補論四大部分。緒論論述三十年來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總體歷程和基本形態;總論抽出貫穿新聞傳播事業發展整個過程的四條線索,即新聞傳播體系、新聞傳播觀念、新聞傳播調控、媒介經營管理,進行歷史脈絡的梳理;分論從橫向展開,分別論述報紙、新聞期刊、廣播電視、新媒體、通訊社、新聞傳播學研究、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歷程;補論論述台灣解禁後、港澳回歸後新聞傳播業發展,以及海外華文傳媒1978年後的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新聞傳播史(1978—2008)
  • 作者:吳廷俊
  • ISBN:978-7-309-07819-0/G.941
  • 頁數:699頁
  • 定價:88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開
  • 字數:976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各章基本按照概述、大事年表、發展軌跡、媒體個案、典型個人、經驗教訓六個方面進行記述和論述。巨觀上脈絡清晰,結構合理;微觀上能見度高,媒體活動,人物作為,躍然紙上。
全書注重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占有,是一部“信史”;注重論從史出,做到論述恰如其分,成績寫足,同時,緒論和每章都專門有經驗和教訓(或經驗和啟示),指出其不足,甚至失誤,以為今後的鑑戒。

圖書目錄

緒論
“漸進改革,邊緣突破”——新時期中國新聞傳播事業改革發展的路徑
一、 起點:從負起步
二、 改革:步履維艱
三、發展:邊緣突破
(一)觀念與理念
(二)內容與形式
(三)結構與規模
(四)經營與管理
(五)法律與法規
(六)教育與學術
四、經驗與教訓同在
(一)經驗
(二)教訓
總論
第一章 新聞傳播體系演變史
一、新聞傳播體系演變概述
二、新聞傳播體系發展大事年表
三、 新聞傳播體系的發展變化
(一)新聞媒介形態演變及形態體系發展軌跡
(二)新聞制度體系的發展變化
(三)新聞傳播價值體系的發展變化
四、新聞傳播體系發展個案
(一)珠江經濟廣播電台
(二)《中國青年報》“星期刊”
(三)《計算機世界
(四)光線傳媒
(五)《新京報
(六)《廣州日報》滾動新聞部
五、新時期新聞傳播體系演變的經驗和教訓
(一)新聞傳播體系演變的經驗
(二)新聞傳播體系演變的教訓
第二章 新聞傳播觀念變遷史
一、新聞傳播觀念變遷概述
二、新聞傳播觀念變遷大事記
三、新時期新聞傳播觀念的歷史變遷
(一)撥亂反正與新聞傳播觀念的回歸(1978—1982)
(二)傳播學的引入和新聞傳播觀念的發展(1983—1988)
(三)全面反思時期的新聞傳播觀念(1989—1991)
(四)市場經濟年代的新聞傳播觀念(1992—2000)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觀念(2001—2008)
四、新時期新聞傳播觀念人物
(一)王中
(二)安崗
(三)梁衡
(四)甘惜分
(五)孫旭培
五、新時期新聞傳播觀念演進的經驗與教訓
(一)新聞傳播觀念演進的特點
(二)新聞傳播觀念演進的經驗
(三)新聞傳播觀念演進中的教訓
第三章 新聞傳播調控沿革史
一、 中國新聞傳播調控制度、法規、政策之演變
(一)新聞立法道路漫長
(二)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制定到《突發事件應對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
(三)媒體按領導人講話和黨的檔案行使職能
(四)日常管理以內部命令為主
二、新聞傳播調控大事年表
三、中國新聞傳播調控發展之軌跡
(一)對報紙的管理
(二)對廣播電視的管理
(三)網路媒體立法
四、媒體個案
(一)《中國青年報》批評商業部部長
(二)武威收報事件
(三)《深圳特區報》報導鄧小平視察南方
(四)袁成蘭訴吳敢侵害名譽權案
(五)范志毅訴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侵害名譽權案
(六)廣州華僑房屋開發公司告《中國改革》雜誌社
(七)《冰點》停刊事件
(八)遼寧西豐公安局進京抓記者事件
五、改革人物
(一)胡耀邦
(二)習仲勛
(三)任仲夷
(四)朱厚澤
(五)袁庚
(六)呂日周
六、新聞傳播調控的經驗與教訓
第四章 媒介經營管理演變史
一、媒介經營管理制度、法規、政策之演變
二、媒介經營管理大事年表
三、媒介經營管理髮展之軌跡
(一)報業經營管理
(二)廣播經營管理
(三)電視經營管理
(四)網路媒體經營管理
(五)移動通信媒體經營管理
(六)通訊社經營管理
四、媒體個案
(一)中國第一家報業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
(二)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經營管理改革
(三)中央電視台的經營管理
(四)3G門戶網
五、媒介經營改革人物
(一)范以錦
(二)吳海民
(三)歐陽常林
(四)張朝陽
六、媒介經營管理改革的經驗與教訓
分論
第五章 報業發展史
一、報業發展軌跡概述
(一)報紙新聞改革概況
(二)報業制度創新概要
(三)報業市場發展歷程
(四)報業技術變革進程
二、報業改革發展大事年表
三、中國報業的改革發展歷程
(一)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報業(1978—1991)
(二)市場經濟建設中的報業(1992—2001)
(三)十六大以來報業改革的深化與報業的繁榮(2002—2008)
四、報業改革個案
(一)《人民日報》的改版與擴版
(二)《光明日報》與真理標準討論
(三)《中國青年報》:新聞業務改革的尖兵
(四)《南方周末》:輿論監督的樣板
(五)《成都商報》:借殼上市與報業資本運營
五、報業改革人物
(一)范敬宜:改革新聞宣傳以宣傳改革
(二)趙超構:晚報飛入百姓家
(三)席文舉:中國“都市報之父”
(四)楊興鋒:高度決定影響力
(五)黎元江:黨報市場化改革的先鋒
(六)陳錫添:執筆寫東風
六、報業改革發展的經驗與啟示
第六章 新聞期刊發展史
一、改革開放30年中國新聞期刊發展概述
二、新聞期刊發展大事年表
三、新聞期刊發展之歷史
(一)新聞期刊的計畫時代——一個政治改革的產物兼新聞改革的突破口
(二)新聞期刊的市場時代——資本環境下的運營模式之變
四、新聞期刊發展個案
(一)《南風窗》
(二)《三聯生活周刊》
(三)《新周刊》
(四)《中國新聞周刊》
(五)《財經》
五、新聞期刊人物
(一)朱偉
(二)秦朔
(三)孫冕、封新城
六、新聞期刊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第七章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史
一、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概述
二、廣播電視發展大事年表
三、廣播電視發展的歷程
(一)過渡及早期發展時期(1978—1983)
(二)探索發展時期(1983—1992)
(三)創新發展時期(1992—2000)
(四)整合提高發展時期(2000—2008)
四、廣電媒體發展個案
(一)湖南衛視
(二)東南電視台新聞頻道
(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四)上海東方台
五、廣電改革人物
(一)楊偉光
(二)楊正泉
(三)余統浩
(四)龔學平
(五)魏文彬
(六)白岩松
六、廣播電視改革的經驗與教訓
(一)廣播電視改革的經驗
(二)廣播電視業發展過程中的教訓
第八章 中國新媒體發展史
一、中國新媒體發展概述
(一)數位化線索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
(二)網路化線索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
(三)移動化線索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
(四)融合化線索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
二、中國新媒體發展大事年表
三、中國新媒體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網路媒體的發展歷程
(二)中國手機媒體的發展歷程
四、中國新媒體個案
(一)人民網“強國論壇”
(二)新浪網新聞頻道
(三)千龍模式
(四)移動夢網
(五)上海文廣集團與東方龍
五、新媒體人物
(一)趙啟正
(二)周錫生
(三)陳彤
(四)方興東
六、中國新媒體發展的經驗與問題
(一)中國網路媒體發展的經驗與問題
(二)手機媒體發展的主要經驗與問題
第九章 中國通訊社改革發展史
一、新華社改革發展史
(一)新華社改革發展歷程
(二)新華社改革發展的特點
二、中新社改革發展史
(一)中新社改革發展歷程
(二)中新社新聞的獨特風格
(三)中新社的多元化發展
(四)中新社為推動改革開放所作的特殊貢獻
三、中國通訊社改革發展大事年表
四、通訊社事業發展個案
(一)新華社《瞭望》創刊
(二)新華社歐洲總分社建成
(三)“新華視點”
(四)新華網
(五)新華社音視頻報導
(六)中新社香港回歸報導
五、通訊社人物
(一)穆青
(二)郭超人
(三)南振中
(四)閔凡路
(五)張嚴平
(六)諸有鈞
六、中國通訊社改革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一)新華社改革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二)中新社改革發展的經驗及啟示
第十章 新聞傳播學術發展史
一、新時期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發展概述
二、新聞傳播學術發展大事年表
三、新時期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整體變化與發展
(一) 研究主體變化:從實務資本到學術資本
(二) 研究內容變化:學術積累在增加,學術意識在張揚
(三)研究方法的變化:從單一到多樣
(四)對學術成果的評判
四、新聞傳播學術研究成果
(一)《中國近代報刊史》(方漢奇著)
(二)《新聞理論基礎》(甘惜分著)
(三)《新聞採訪學》(藍鴻文著)
(四)《報紙編輯學》(鄭興東等編著)
(五)《新聞採訪方法論》(艾豐著)
(六)《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著)
(七)《新聞傳播學》(黃旦著)
五、新聞傳播學術人物
(一)方漢奇
(二)寧樹藩
(三)趙玉明
(四)童兵
(五)鄭保衛
(六)李良榮
(七)陳力丹
六、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經驗與教訓
第十一章 新聞傳播教育發展史
一、新聞傳播教育發展概述
二、新聞傳播教育大事年表
三、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軌跡
(一)新聞傳播教育的恢復和重啟
(二)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發展和繁榮
(三)21世紀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
四、新聞傳播院系
(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三)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四)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五)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五、新聞傳播教育界人物
(一)溫濟澤
(二)洪一龍
(三)何梓華
(四)丁淦林
(五)劉繼南
(六)羅以澄
(七)吳廷俊
六、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的經驗與教訓
補論
第十二章 台灣、香港、澳門新聞事業發展史
一、台灣、香港、澳門新聞事業的歷史流變
(一)台灣新聞事業發展概況
(二)香港、澳門新聞事業發展概況
二、台港澳新聞事業發展大事年表
三、 台灣“報禁”解除後的新聞事業
(一)台灣的報紙
(二)台灣的廣播電視業
(三)台灣的新聞通訊業
(四)台灣的新聞傳播教育
四、香港與澳門回歸後的新聞事業
(一)香港報業
(二)香港的廣播電視業
(三)澳門的新聞事業
(四)香港與澳門的新聞傳播教育
五、台港澳傳媒發展個案
(一)台灣《聯合報》
(二)台灣《中國時報》
(三)香港《大公報》
(四)香港鳳凰衛視
六、台港澳重要傳媒人物
(一)王惕吾
(二)余紀忠
(三)黎智英
七、 台港澳傳媒業的共性與特性
(一)台港澳傳媒業的相似性
(二)台港澳傳媒業的差異性
第十三章 海外華文傳媒發展史
一、新時期海外華文媒體發展的條件
二、新時期海外華文傳媒發展大事年表
三、新時期海外華文傳媒的發展軌跡
(一)美洲華文傳媒的發展
(二)亞洲華文傳媒的發展
(三)歐洲華文傳媒的發展
(四)非洲華文傳媒的發展
(五)大洋洲華文傳媒的發展
四、海外華文傳媒成功個案
(一)英國《星島日報》(歐洲版)
(二)美國《世界日報》
(三)新加坡《聯合早報》
(四)南非《華僑新聞報》
(五)日本《東方時報》
(六)加拿大《環球華報》
(七)美國中文電視台
(八)加拿大華人電視台
五、海外華文傳媒有貢獻人士
(一)於長城
(二)蕭依釗
(三)熊德龍
(四)梁源法
(五)段躍中
六、海外華文傳媒面臨的問題與出路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