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中國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中國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是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宏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 ISBN:9787532548217, 753254821X
  • 頁數:803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
  • 重量:680 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平裝: 80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2548217, 753254821X
條形碼: 9787532548217
尺寸: 19.8 x 13.8 x 3.8 cm
重量: 680 g

作者簡介

張宏生,教授,1957年5月出生於江蘇徐州,祖籍山東掖縣。1981年12月畢業於徐州師範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82年2月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並分別於1984年12月和1989年6月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基礎學科教育學院副院長,南京大學明清文學研究所所長。曾任香港浸會大學訪問研究員(1996),美國哈佛燕京學社高級訪問學者(1996—1997)。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詞學和海外漢學等方面的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是一次研計會論文的結集,收錄了大部分與會代表的論文。近年來,隨著學術的發展,人們不再囿於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的二元對立思維,希望以多元的視角審視二者的關係,漸漸形成了眾聲喧譁的局面。2005年6月,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國際學會”會員,共聚南京大學,圍繞傳統文學的現代價值、現代文學的傳統要素、近代文學的承前啟後、女性空間的古今演變、文學翻譯與近代民族國家概念的形成、漢文化圈的特色及及嬗變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目錄

從《紅樓夢》看中國文學的古今演變
文學研究與理論革命
通還是不通:中國現代詩歌研究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被壓抑的現代性
知識生產與文學教育
西學東漸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艱難處境
興及興詩探源
論“跨行”
無心插柳的創造性:中國小說自序中的創作論
作為微觀交叉的詩歌文本——超現實主義客體、欲望及其在《詩經》中的喪失
論《道德經》的語篇結構模式
從文化制度的視域看賦學的演變
區域民俗與《史記》中的人物性格
身體感與魏晉個體自覺
阮籍《詠懷》見賞後世原委初探
戲謔、雕版印刷與晚明的文化時尚
晚明女性文學作品的刊刻與出版
試論晚明文學“現代性”——杜麗娘“遊園驚夢”新解
《枕中記》、《續黃粱》和《畫壁》中的幻覺、幻象
作者之心與讀者之意——關於常州派詞學解釋學的札記
詩界革命:詞體的“缺席”
與音樂相結合——新詩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圖文”體中圖像的敘述與功用——以古典文學和攝影文學中的圖像為例
從《浮生六記》淺談“真”與現代文論
情色傳統與欲望表述的“現代性”演化——談晚清三部“海上”小說:《海上花列傳》、《海上塵天影》與《海上繁華夢》
陳季同《學賈吟》詩稿初探
薛紹徽呂碧城異同論
重塑時空與主體:呂碧城的《游廬瑣記》
當代女性書寫:古典文學的引用與顛覆
自然的流變:兼論比較視野中的現代性
小說如何變成“小說”:跨文化翻譯與文體的“現代化”
故鄉構建與本土文學
神話思維在許地山早期作品(1921—1930)中的表現
論沈祖棻《涉江詞》
“危流之爭”:讀陳街哲《一個年輕中國女孩的自傳》
真詩的現代性——七十年前朱光潛與魯迅關於“曲終人不見”的爭論及其餘響
狂人的呻吟,娜拉的手勢:新文學的雙重悲劇
魯迅《狂人日記》的歷史淵源——對其創新所在的別一種理解
陳銓:從《學衡》走出的新文學家
田漢的白蛇情緣:革命、頹廢與現代性
多樣性的誘惑:張愛玲、文學史、文化研究
文人精神與後社會主義情趣:散文文化批評
“我愛你”:讀《大話西遊》中情感語言的表演
花木蘭敘事的背後:再看黃蜀芹的《人鬼情》
新自由主義下的中國文學
“新國學”與“新文學”
庚子事變二重奏:從《庚子國變彈詞》到《檀香刑》
台灣文學裡的“都會想像”、“現代性震撼”與“資產階級異議文化”
魏理文學創作中的“中國體”問題——中國文學在異文化語境中傳播接受的一個案例
再論騎驢與騎牛——漢文化圈中文人觀念比較一例
略論朝鮮時代的宋人詩文選本
翻譯、政治與文學——以《西漢演義》在泰國的傳播為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