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撒拉族

中國撒拉族

《中國撒拉族》共九章,分別從撒拉族的物質文化、民間文化、社會文化、信仰文化、文化傳承和文化人物全面展示了撒拉族的勤勞、勇敢、善良的精神面貌。

《中國撒拉族》還敘述了撒拉族的發展歷史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中國撒拉族》還收入了大量有價值珍貴的歷史照片,使得《中國撒拉族》具有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內涵。

基本介紹

  • 作者:馬明良
  •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
  • 頁數:348
  • 定價:38.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  中華民族全書
  • ISBN:9787227048923
1內容介紹,2民族概況,3 歷史起源,4社會經濟,5民族文化,5.1文化藝術,5.2語言文字,5.3姓名文化,6民族習俗,6.1日常習俗,6.2食俗,6.3主要節日,6.4禮儀,

1內容介紹

《中國撒拉族》共九章,分別從撒拉族的物質文化、民間文化、社會文化、信仰文化、文化傳承和文化人物全面展示了撒拉族的勤勞、勇敢、善良的精神面貌。《中國撒拉族》還敘述了撒拉族的發展歷史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中國撒拉族》還收入了大量有價值珍貴的歷史照片,使得《中國撒拉族》具有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內涵。

2民族概況

撤拉族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邊緣,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及其毗鄰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鄲鄉和甘肅省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還有少數散居在青海省西寧市及其它州縣,在甘肅省夏河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縣、烏魯木齊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撒拉族人口數為104503。主要從事農業,園藝業也很發達。撒拉族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不少撤拉族人民會講漢語藏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漢文。
撒拉族人民自稱“撒拉爾”,簡稱“撤拉”而得名。有人認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烏古斯部撒魯爾的後裔。傳說撤魯爾即烏古斯汗之孫,塔黑汗之長子。“撤魯爾”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原住唐代中國境內,後西遷中亞。元代取道撒馬爾罕,東返中國,行至西寧附近定居。
撒拉族傳說,其祖先尕勒莽與國王有隙,遂率其部眾,牽了一峰白駱駝,馱著水、土和《古蘭經》離開撒馬爾罕,向東遷徙,輾轉到達循化,見地平水好,草場廣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來。後來吸收當地藏、回、漢等民族成份,逐漸形成單一民族,迄今已有約700年的歷史。
中國撒拉族
元末,撒拉人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長官)。明初,受任為世襲“百戶”。“副千戶”,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視。到清朝一改過去的“羈縻政策”,加強了對撒拉族人民的統治。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撒拉族人民曾多次發起反清起義,都被清朝統治者所鎮壓。撒拉族人民的人口發展十分緩慢。

3 歷史起源

撒拉族自稱“撒拉爾”,史稱“撒拉族”、“撒喇”、“撒拉回”。原本與中亞的土庫曼族,土耳其,韃靼族和亞塞拜然族是同一民族,元代遷入青海的撒馬爾罕人與周圍蒙、回、漢、藏等民族長期相處,相互融合,發展而成撒拉族。有語言,有文字。不過由於沒重視自己的文字,所以文字沒得到普及。通用漢語文,信仰伊斯蘭教。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注重園藝。喜狩獵,善編 .織、勤勞節儉、樸素、謙謹、待人誠懇,熱情好客,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在歷史上曾掀起蘇四十三反清鬥爭等多次反壓迫、反剝削鬥爭。縣內的撒拉族是在清乾隆、同治、光緒年間反清鬥爭失敗後,因逃難和婚姻關係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街子、崖曼、西溝、白莊、清水、孟達、草灘壩、塔撒坡等地遷入的。
中國撒拉族
元代後期,世居中亞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撒魯爾部落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貴族的毀謗、排擠、傾軋,率領族人長途跋涉,輾轉遷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下來。今循化街子地區保留著為尕勒莽和阿合莽建造的“拱北”、“拱北”附近一泓泉水稱“駱駝泉”,是撒拉族祖先遠途千徙而來的紀念。元時,撒拉族先民的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世襲百戶”和“副千戶”,成為本民族的統治者。明朝沿襲之,清朝時“爾最”(世襲總掌教)制和“哈爾”(長老、頭人)、土司等構成撒拉族內部新的統治者。明朝時,撒拉族為河州“招茶中馬十九族之一”。每年納馬易茶。明初制定“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領有金牌一面,每年納馬大約360匹。嘉嘉時領獲金牌兩面,納馬倍之。清雍正時終止。民國時期、徵兵和兵款是撒拉族人民最沉重的負擔,頻繁的徵兵,要款和徭役,逼得許多人傾家蕩產,流落他鄉。隨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日益尖銳,在歷史上撒拉族人民進行了多次反抗鬥爭。共和國成立後,撒拉族人民獲得新生。
撒拉
族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的烏古斯語組,語言內部比較一—致,無方言 區別。句子成份的基本同序是:主語——一賓語一一謂語,定語和狀語都在中心詞前面。 除相當數量的辭彙與同語族各親屬語言同源外,從漢藏語言中吸收了許多借詞。元音都 有清化現象塞音、塞擦音都是清音,送氣的和不送氣的兩套。名詞沒有數的區別,動詞 和名詞做謂語時的人稱形式已經消失,帶有兩個以上附加成份的詞很少。在突厥語族中撒拉族語受漢語影響較深。積石縣內大河家鄉關門和石塬鄉沈家坪村撒拉族使用本民族語言外,其他地方的均使用漢語。
中國撒拉族
撒拉族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蕎麥、玉米、穀子、糜子、豆類、油菜、胡麻、洋芋等。菜類有白菜、芹菜、菠菜、蒜、蘿L、西紅柿、菜瓜等。果類有蘋果、冬果、梨、杏、桃、核桃等。居住在大河家,四堡子鄉的撒拉族民眾有經營園藝業的習慣。家畜家禽有牛、羊、騾、驢、雞、鴨、兔等,部分民眾還養蜂。畜產品有羊毛、皮張、牛奶、腸衣、肉及蜂蜜。生產工具與周圍回、漢民族相同。居住在積石山東麓的撒拉族民眾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善作伐木斧頭和用於狩獵的火槍、夾撓及馬尾撒扣。撒拉族素重有福同享,故將獵物平分,從不獲為已有。他們用青槓、纏條等質地柔硬的藤條或荊條纏繞編織和背兜、筐子、耙耱經久耐用,結實牢靠,本世紀初至70年代遠銷青海循化、化隆、民和、同仁、尖扎和甘肅永靖、臨夏等地,甚或/頃黃河而下,銷往蘭州。撒拉族人民擅長擀氈、織褐、打鐵、鑿石、製鞋、其工藝考究,式樣繁多。

4社會經濟

明初的“百戶”和“副千戶”與“尕最”(世襲總掌教)、掌教以及“哈爾”(頭人)構成撒拉族內的剝削階級。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是“阿格乃”、“孔木散”內的獨立小家庭。“阿格乃”即“兄弟”、“本家子”之意。是父系血緣關係基礎上的近親組織,由兄弟分居後的小家庭組成。“孔木散”則是“一個根子”或“遠親”之意,為遠親的血緣組織。若干個“阿格乃”組成“孔木散”,若干“孔木散”組成“阿格勒”(村莊)。“孔木散”有公共墓地,“阿格

勒”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場。“阿格乃”內獨立的小家庭起初大都或多或少占有自己的土地。各小家庭之間在典當或出賣土地時,本“阿格乃”、“孔木散”有優先權,並在生產上有互助習慣。這種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的組織形式,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在撒拉族社會中一直存在很久。至清朝雍正、乾隆時期(1723年~1795年),撒拉族社會有了較大發展。有6000餘戶(1781年),約3萬餘人,由於人口繁衍增多.在撒拉族地區形成了“十二工”後並為“八工”。“工”相當於鄉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下屬若干自然村。當時“八工”的水地大部分已開墾出來,並修築了蜿蜒30餘里的灌溉水渠,生產有很大發展。但與此伴隨而來的是封建壓榨的進一步加重。由於地主的子孫相承土地,與世俗統治者土司一起霸占民眾土地,肆意妄為,許多農民因而破產。1949年以前,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下,完整地保存著封建經濟的特徵,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中國撒拉族
解放後,通過民主改革和社會改革,廢除了封建特權,還地給農牧民,並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了本民族的自治政權,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生產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大批撒拉族幹部和科技人才成長起來,文、教、衛生事業也蓬勃發展。

5民族文化

5.1文化藝術

撤拉族具有獨具一格的文學藝術。以民間說唱文學為主。說,包括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諺語和笑話等。十分豐富,且語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語演唱的一種抒情民歌。由許多具有獨立意義的短體小詩組成。流行較廣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爾賽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種娶親時的傳統唱曲。撒拉“花兒”則是一種漢語演唱的山歌,歌詞一般為四句。受藏族的影響,其音調普遍帶有顫音,婉轉動聽。 撒拉族民歌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用撒拉族語演唱的一種抒情民歌。由許多具有獨立意義的短體小詩組成。宴席曲是一種娶親時的傳統唱曲。撒拉花兒則是一種漢語演唱的山歌,歌詞一般為四句。受藏族的影響,其音調普遍帶有顫音,婉轉動聽。撒拉族唯一的樂器是“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
中國撒拉族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駱駝舞”,一般在舉行婚禮時表演,動作簡單,節奏平緩。撤拉族唯一的樂器是“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為撒拉族婦女所鐘愛。
此外,撒拉族婦女的刺繡藝術,十分精美,剪紙、窗花也是婦女擅長的一種裝飾藝術。建築藝術主要表現於禮拜寺的建築裝飾上,受內地影響,它是中國飛檐式的古典廟宇結構。是清真寺建築與中國古典建築的結合體。

5.2語言文字

撒拉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與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族語言相近,同屬於粘著語類的語言。撒拉語言中有不少語言是從漢語中吸收的借詞,也有藏語借詞。現在大多數青年人都兼通漢語,少數人通藏語。撒拉族史上用通用突厥文(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只到近幾年消失。

5.3姓名文化

撒拉族的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不少漢、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雖然屬突厥語民族,但她的文化與同一語族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等民族文化有較大的差別。? 撒拉族與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突厥語民族具有明顯不同的是以漢姓為姓。據傳說,撒拉族先民初來循化時,如其創始人尕勒莽、阿赫莽兄弟的名字均為突厥語民族常用之名。元亡明興,原世襲達魯花赤的撒拉族首領神寶歸附,被封為土司,並將“神寶”改為“韓寶”,自此,撒拉族使用漢姓,而韓姓則成為撒拉族的根子姓,有“十個撒拉九個韓”之說。
撒拉族及其文化有極強的生命力,其先民初來循化時人數極少,然而,她不僅未被相鄰的大民族融合,反而把周圍的回族、漢族、藏族等吸收過來,成為一個具有共同文化特點的民族共同體,這在民族史上的罕見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撒拉族強健、剛直、勇敢、善戰,鄰近民族願與之共處,共同抵抗外敵;二是他們初來時,因屬於色目人,受到元朝統治者的優待,並封官授爵,明代以後,又一直委以土司之職,土司所轄之民,逐步融為撒拉族。?
撒拉族的文化是由多層次積澱、整合而成的。從其現在的文化來看,他們的文化由三個層次整合而成。最早的一層文化屬於遊牧、狩獵文化,現在仍保留不少;其次是伊斯蘭文化層,是他們信奉伊斯蘭教後形成的,目前,這一層文化占主導地位;第三個層次是他們定居循化之後所吸收的藏族、回族、漢族等外族文化,這在語言行為、生活習俗乃至心理等方面都有反映。

6民族習俗

6.1日常習俗

6.2食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區。撒拉人自稱"撒拉兒",其他民族稱之為"撒拉"。
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
撒拉族習慣於日食三餐(農忙時根據情況適當加餐),主食以麵粉為主。家常品種有花捲、饃饃、饅頭、烙餅、面片、拉麵、擀麵、散飯、攪團等。在一年一度的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兩餐,飯菜比平時豐盛一些。
撒拉族先民於700
年前從中亞撒馬爾罕一帶遷徙至青海循化,據史書載,那時其先民過著遊牧生活。遷徙以後,雖然其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但畜牧的習慣至今未變。現在不少撒拉族人家都養著一、二十隻羊,一兩頭牛,牛羊多的還在附近山上圈養。這些牛羊一方面解決了農業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樸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個性和風格。
中國撒拉族
牛羊頭蹄是撒拉族人普遍愛的一種肉食。宰罷牛羊後,砍去犄角,用燒紅的鐵鏟把牛羊頭上各部位的手燎盡,再用鹼面水洗淨。用刀從牛羊頭的嘴角處沿牙骨割到耳後根,劈成兩半,放時鍋里,燒開後加放小麥同煮。調料只用當地產的花椒和青鹽。當煮到肉皮脫落時即可食用。早餐時,主婦把肉撈到案上,一塊一塊地取下,將每個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裡。牛羊蹄肉須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據說老人眼花,可以直到"吃啥補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還要喝一碗帶湯的麥仁
另外,宰牛羊的當天,撒拉人還將牛羊腸、肚等用鹼水洗淨,再將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麵粉、蔥花等,細心地塞進牛羊大腸里,用細線封口。另外,將豆面和白面拌勻調成麵糊,由兩人合作,灌入小腸內,封口,和大腸一起放進鍋里,同時再放進幾塊胸叉肉一塊兒煮。約10幾分鐘,大小腸即熟。為防止腸皮煮爛,火候要適中。煮熟後,即請來親友,由主婦撈出放到盤子裡,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準備一把刀,客人自己一節一節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裡盛有用蒜泥、辣醬和醋調成的佐料汁。
無論是牛鮮美的羊頭肉,還是香甜的牛羊腸肚,熱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給左鄰右舍幾碗品嘗。
麥仁飯是在喪葬禮儀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種食物。安葬亡人後的第三天,在喪屬家裡支起專用大鍋,左鄰右舍的婦女們抬來泉水,裝滿大鍋,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伙子們則上山打柴,準備燒火用。三、五個婦女們則將小麥洗淨,一點一點地放進村裡的大石臼里搗爛,並吹去麥皮,倒進大鍋,放少量蠶豆或豌豆,開始燒火,經過十幾個小時,才能煮爛;爾後將肉丁、蔥花等炒出來的"喬花得"倒進大鍋,攪勻即成。
喪主還要宰一隻羊,將羊肉煮熟後,切成約三個手指頭大小的肉份子。一切準備好之後,下午三點左右,派十幾個孩子到村里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來吃麥仁飯。村里人聽到呼叫聲,便自帶碗筷去吃麥仁飯,吃畢,每人分得一塊肉份子,帶上一碗麥仁飯回家。男人及孩子們吃完後,才由婦女們吃。此後,喪屬每周煮一次,家庭條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麥仁飯有原料(小麥、羊等)一般由喪主的親屬提供。
按照伊斯蘭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
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製作麥茶時,將麥粒炒焙半焦搗碎後,加鹽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葉茶是用曬乾後炒成半焦的果樹葉子製成,飲用別具風味。

6.3主要節日

撒拉族的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節日。此外,撒拉族還有·些節日:轉“拜拉特
夜”節,在齋月前第15天夜舉行,各家各戶邀請阿訇到家誦經。“法蒂瑪”節,在齋月的第12天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一法蒂瑪。一般只有成年婦女參加,每7人湊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瑪”節。“蓋德爾”節在齋月的第27日舉行,也稱“小開齋節”,以一個“孔木散”為單位製作麥仁飯、油香、包子等,請阿訇、滿拉到家中念經,準備開齋。撒拉族自稱“Salar”(撒拉爾)。簡稱“撒拉”而得名。
中國撒拉族

6.4禮儀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彼此之間,要互道“色蘭”(安寧的意思)問安。人們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男女見面,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到撒拉族家中作客,首先須向主人問好,之後方能入座,主人為客人沏茶。客人要將茶碗端起,吃饅頭時,要掰碎送進嘴裡,切忌狼吞虎咽。主人須殷勤待客。
撒拉族十分敬重“舅親”,認為“鐵出爐家,人出舅家”。撒拉族男孩到七八歲時,便要接受“割禮”。女孩到八九歲時,就要戴上“蓋頭”,以示進入成年。完成這兩項儀式之後,成年男女便要擔負起宗教義務。與此同時,家長們都開始為自己的子女物色對象。到十五六歲時,便都結婚成親,生兒育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