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工藝叢書

中國手工藝叢書

華覺明 李綿璐主編 內附彩文插圖,講述了陶瓷燒造、織染、家具製作、刻繪、文房四寶、漆藝、印刷、編織與扎制、金屬采冶和加工技藝、特種技藝,年畫、皮影、民間剪紙、內畫壺、工藝美術 《刻繪》主要講述了四種手工藝:年畫、皮影、民間剪紙、內畫壺。詳細介紹了四中技藝的源流、分類樣式、流傳地方和特色以及文化內涵。《印刷》全書共分四篇,每篇介紹一種印刷技術。它們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木版年畫,餖版與拱花印刷。每種技術都介紹了其起源與發展、印刷工藝,有的還介紹了印刷的材料與工具等內容。《漆藝》全書共分5個章節,主要對漆藝技術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臻於極境的宋代漆藝、光底漆胎成型工藝、《髹飾錄》主要內容、王世襄《(髹飾錄)解說》、手工工藝——工業社會的文化尋根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手工藝叢書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大象出版社
  • 作者:王連海 孫法鑫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頁數:2126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手工藝》項目得到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傳統工藝分會支持。手工藝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起著重大的作用。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藝製品和手藝活動將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從而凸現其現代價值和在維護文化多樣性、保持民族特質方面的重大作用。手藝乃國之瑰寶,手藝的保護和振興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請珍愛手藝,與手藝同行!

圖書目錄

《織染》目錄:
上編 歷史上的織染工藝
第一章 紡織工藝
第一節 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織造工具與技術
第三節 品類與工藝
第二章 印染工藝
第一節 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品類與工藝
第三章 圖案紋樣與藝術成就
第一節 商周圖案與浪漫楚風
第二節 秦漢生命禮讚
第三節 南北朝外來文化影響
第四節 大唐風範
第五節 秀雅宋風
第六節 元代異域風情
第七節 明代吉祥寓意
第八節 集歷代大成的清代織染圖案與風格變化
下編 現存的織染工藝
第四章 織錦
第一節 三大名錦
第二節 緙絲、織錦緞與絲織畫
第三節 少數民族織錦
第五章 地毯
第一節 品類與工藝
第二節 圖案紋樣與四大名毯
第三節 民族風格地毯
第六章 手工印染
第一節 蠟染
第二節 扎染
第三節 型版印染
結語 傳統織染工藝的當代命運
主要參考書目

《編織與扎制》目錄:
上編·編織
第一章 編織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 竹編
一、竹編的品種
二、竹編工藝
第三章 草編
一、蒲草編
二、葦編
三、麥草編
四、稻草編
五、棕編
六、玉米皮編
第四章 藤柳編
一、藤編
二、柳編
下編·扎制
第五章 扎制的歷史沿革
一、花燈的歷史沿革
二、風箏的歷史沿革
三、紙紮的歷史沿革
第六章 花燈
一、花燈的品種
二、花燈的工藝
三、製作走馬燈
四、製作脫胎小紅燈
第七章 風箏
一、風箏的種類
二、風箏的工藝
三、風箏的放飛
第八章 紙紮
一、紙紮的品種
二、紙紮的工藝

文摘

第三節 品類與工藝
一、紗
紗是全部或部分採用由經紗扭絞形成均勻分布孔限的紗組織的絲織物。我國古代常把有均勻分布方孔的、經緯捻度很低的平紋薄形絲織物稱為紗。紗的孔眼近於方形,古籍有“方孔日紗”之訓詁,所以紗又可稱作方孔紗;古詩還有“輕紗薄如空”之句,所以也作“方空紗”。紗的質地柔軟,孔眼均勻,其透孔率-般在70%左右。
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距今5000年)出土黏附在銅器上的紗或紈類絲織殘片有二十餘例。遼寧朝陽西周墓出土的方孔紗經緯密度都是每厘米20根,孔眼均勻整齊。秦漢時期素紗已廣泛用作夏服和襯衣的面料。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戰國墓出土有素紗單衣和紗織物等7件。其中最輕薄的是褐紗袍服,經密為每厘米17根,緯密為每厘米16根,厚度為0 05毫米。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的紗,其中一件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衣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重量僅49克,結構精密細緻,孔眼均勻清晰圖1-10)。
唐代服飾以輕薄為時尚,紗、羅等織物很普遍。文獻記載有吳紗、花鼓歇紗和輕容紗等名目。輕容紗輕若煙霧,產於亳州。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有白色蠟纈紗、紅色四瓣散朵花印花紗、黃色朵花印花紗、花簇對鸂鶒紋印花紗、綠色狩獵紋印花紗以及天青色敷金彩輕容紗。
宋代織紗以浙江及南方一帶為主。文獻記載有艾虎紗、天淨紗、三法紗、暗花紗、茸紗等名目。湖南衡陽西渡區出土的北宋黑色纏枝牡丹花紋紗,絞紗起三枚斜紋花,花紋樸實粗壯,與宋磁州窯白地黑花瓷紋樣風格相近。花紋循環位長30厘米,寬15厘米。經密每厘米45根,緯密每厘米25根。江蘇金壇南宋周璃墓、福建福州南宋黃升墓和江蘇武進南宋墓中,均出土了一批紗。江蘇金壇出土的南宋矩形花紗,是以一絞一紗組織地,平紋為花的提花織物,地明花暗,屬於亮地紗一類。織物圖案以三行“V”形紋為基礎組成,可能即當時所說的三法暗花紗。“三法”兩字出自釋典,宋代佛教仍興盛,所以採用這個名稱。
明代的妝花紗是用多色彩緯和孔雀毛等特種纖維加工而成的紗線,在暗花地上挖花妝彩。明定陵出土的妝花紗龍袍、鳳鶴雜寶妝花紗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雲鶴妝花紗都十分精美。
二.縠
古稱質地輕薄纖細透亮,表面起皺紋的平紋絲織物為毅。《周禮》疏:“輕者為紗,縐者為縠。”縠和紗都採用平紋組織,但縠使用強捻絲使織物收縮.顯示凹凸不平的皺紋。教的經絲捻度要高達每米1000捻以上,不同捻向經緯絲的排列,能形成不同皺紋的外觀。縠織完後需要煮練,使皺紋定型。
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出土的銅觥上有一塊經緯絲都加強捻,外觀有皺紋和稀疏孔眼的絲織殘片,是現存最早的縠。長沙左家壙戰國墓出土的一塊淺棕色縐紗手套,經緯密度分別為每厘米38根和30根,經緯絲都加強捻。經絲有“s”捻和“z”捻兩種,相隔排列,緯絲為“s”捻。織物質地輕薄,皺紋明顯。
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了四塊淺絳色縐紗。經密小的每厘米34-36根,經密大的為每厘米60 - 64根,緯密有每厘米28 - 30根和每厘米58-60根兩種。全部為“S”捻,每米2000 - 3400捻,曾煮練定型,有明顯的皺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一百零五號唐墓出土的綠色狩獵蠟纈紗,底料是縐紗,經緯均經強捻,不同捻向相間排列,織物表面形成條紋和橫檔。
福建福州南米黃升墓出土的縐紗,經密每厘米28 - 30根,緯密每厘水20根,經絲按“z”捻6根,“s”捻2根相間排列,經絲的彎曲凹凸明顯,孔眼大小有規律。織物表面皺紋比漢唐實物更為美觀。
三、羅
羅是全部或部分採用條形絞經組織的透孔絲織物,質地輕薄,孔眼呈椒形,牢固耐用。古人用作夏服和帳幔,或作刺繡的底料及其他裝飾用品。我國古代羅織物的品種很多,以素 羅和暗花羅居多,但也有不少加金妝彩的織金羅和牧花羅等高檔品種。中國五代羅織物的組織,可分為有固定絞組和無固定絞組兩大類。固定絞組羅,有兩經絞和三經絞兩種。無固定紋組羅,織物的經紋與左右兩側相鄰的經絲均有糾絞,形成鏈狀的孔眼。也有二經絞和四經絞等不同的品種。
中國生產羅的歷史很悠久,4000多年前已有原始絞織物,出土的商代絲織物中羅的殘片,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和湖南長沙楚墓中也發現不少羅織物。。秦漢時期花羅已很精美,如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緋色菱紋羅、煙色菱紋羅、朱色菱紋羅等,這幾種菱紋羅的織物組織均為四經相絞,花紋為複合菱形,分虛實兩組,相間排列;兩側有小菱形,形狀像漢代的帶耳漆杯,所以又稱為杯紋,花紋虛實相間,工整細緻。
漢唐以來,紗羅織物流行一種較複雜的織法,可以用印染等方法進行裝飾加工。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幾件唐代菱紋羅,是幾何紋暗花染色羅,花形較小,以菱形為骨架,花紋規矩細緻。其中一件印有圈紋花樣。同一墓中出土的唐代白地綠花羅,印著翠綠的枝葉,經緯絲均十分纖細,技藝精湛,是羅與印花結合的織品。另一件絞纈四瓣花羅,是將菱紋羅地絞紮成四瓣花形,將織花與絞纈結合在一起,使織物更加豐富多樣。
宋代羅織物有很大的發展,提花織羅機經改革後,可以織出比較複雜的花紋。據文獻記載,著名品種有孔雀羅,瓜子羅,寶相花羅、雲羅、滿園春羅等。宋代羅織物生產非常發達,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年僅官府徵收的“貢羅”就多達十萬匹以上。
宋代羅出土實物較多。寧夏銀川西夏陵區出土有米代四經相絞的素羅和棕色花羅。湖南衡陽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穿枝牡丹紋羅,十分精美,花紋豐滿,生動流暢。方格朵花紋羅,採用絞經地組織,緯斜紋顯花。江蘇金壇茅麓出土的南宋纏枝牡丹花羅、幾何小花羅等,均有一定特點,尤其是兩種大提花的纏枝牡丹花羅,花、地組織均相同。花採用三枚經斜紋,地組織以三根經線為一組,同穿一筘。圖案以兩朵大牡丹為主體,由石竹、茶花等陪襯,線條流暢,很有氣勢。另一花羅的圖案則以兩朵單瓣大牡丹為主體,小花相伴,葉內有花,葉中有葉,別具風格。福建福州南宋黃升墓出土的羅,數量較多,品種豐富。其中褐色牡丹花羅、褐色牡丹芙蓉花羅、煙色梅花羅、花中套花式穿枝花羅、穿枝山茶薔薇花羅、茶花牡丹凌霄芙蓉羅等,圖案精美,為宋羅代表作品。褐地牡丹芙蓉花羅,是三經相絞的羅地平紋組織的牡丹,芙蓉和五瓣形小花,主花花頭碩大,造型工整寫實,以細小枝莖和小花穿插其間,紋樣活潑而多變。另一種花中套花式花羅,屬三經相絞隱紋花羅,紋樣極有特色。在牡丹花的花、葉內套織蓮花和折枝小花,構思別具匠心(圖1-12)。
元代絲織加金織物盛行,有銷金線羅和金紗羅等品種。江蘇無錫錢裕墓出土有元初的戲猴加繡妝花羅,實物為花邊裙,裙緣飾花邊為加繡妝金羅,紋樣為戲猴圖。江蘇蘇州曹氏墓出土的元代折枝牡丹花羅,是二經紋組織,花部為平紋組織,具有地亮花暗的效果。
據《天水冰山錄》記載,明代花羅達55種之多。浙江縉雲縣出土的雲紋羅,採用平紋組織為地部,二經絞組織為花部,有人稱之為實地紗,雖稀疏輕薄,結構仍相當穩定,織造也簡便。定陵出土有織金妝花團八寶紋羅,為皇室用品,屬明代高檔羅織物。
四,綺
古稱平紋地、起斜紋花的單色絲織物為綺。《說文解字》:“綺,紋繒也。”即有花紋的繒(秦漢時稱絲織物為繒)。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現瑞典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的銅觶上黏附有回紋綺殘痕。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

序言

與手工藝同行(總序)/華覺明/2007年9月20日
手藝具有實用的品格、理性的品格和審美的品格。
手藝是人性的、個性的、能動的和永恆的。
手藝的這些本質特徵,決定了它蘊有重要的民生價值、經濟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
中國是世所公認的手工藝大國。所有出土和傳世的人工製作的文物、古建築和古代工程,都是傳統技藝的產物。只此一端,可見手工藝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曾起過何等重大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鋤、鐮、斧、鑿、桌、椅、床、櫃、油、鹽、醬、醋、紙、墨、筆、硯、青瓷、紫砂、刺繡、織錦、草編、竹編、木雕、玉雕、剪紙、年畫、燈彩、風箏、金箔、銀飾仍廣泛使用,為人們所喜聞樂見。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藝製品和手藝活動將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從而凸現其現代價值和在維護文化多樣性、保持民族特質方面的重大作用。
手藝乃國之瑰寶。
手藝的保護和振興興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請珍愛手藝,與手藝同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