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上下)

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上下)

《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上下)》是一部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毓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上下)
  • 版社::地質出版社
  • 作    者::陳毓川
  • 出版時間::2007-4
  • ISBN:9787116051201 
書 名: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上下)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作 者:陳毓川(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版時間:2007-4
書號:ISBN 7-116-05120-1
作者簡介:
陳毓川(1934.12.7-)礦床地質專家。浙江省平湖縣人。1959年畢業於烏克蘭頓涅茨理工大學。國土資源部研究員、原地礦部總工程師。長期從事礦床地質、地球化學、區域成礦規律、成礦預測研究及礦產勘查工作。系統、深入研究廣西大廠超大型錫多金屬礦床、礦帶地質,為指導找礦及總結成礦規律作出了貢獻;深入研究寧蕪、廬樅、南嶺及全國區域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提出寧蕪玢岩鐵礦成礦模式,在國內開拓區域礦床成礦模式研究領域,系統總結華南花崗岩有色、稀有礦床及陸相火山鐵礦成礦規律,促進了全國火山岩區及花崗岩區的地質找礦工作;與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礦床成礦系列概念,發展區域成礦理論,廣泛套用於指導找礦;“六五”以來負責地礦部門固體礦產勘查工作,“七五”期間負責全國金礦找礦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專著14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項、二等獎四項、三等獎一項、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一項。1986年獲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7年獲李四光地質科技工作者獎、2004年獲光華工程科技獎。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圖書簡介: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如何對豐富的礦產資源進行系統的研究,從中總結成礦規律以便於指導找礦,無疑是當務之急。本書通過40多個單位、8位礦床地質學界院士、200多位專家5年的努力,以時-空為主線,通過主要成礦區帶、主要時代成礦作用和成礦規律的研究,首次全面厘定了全國各時代的礦床成礦系列,完善了成礦系列學說,構築了中國成礦體系的框架,提出了中國成礦體系四階段演化模式和中新生代大規模成礦的4種動力學體制,進行了12種礦產的資源潛力評估及遠景預測,發展了礦產資源評價系統。書中對中國成礦體系含義、特點、表達方式及演化過程進行了分析、界定,明確提出:中國成礦體系是指中國境內各個地質歷史時期所形成的礦床及其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的地質要素所共同構成的整體。這一成礦體系是中國疆域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最終結果,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多期疊加和成礦演化特徵。套用礦床的成礦系列概念和方法可以初步構築起中國成礦體系這一複雜體系的框架,有助於今後系統地研究其形成機制,並為成礦預測提供理論依據。
本書是近年來全國成礦體系和區域成礦評價方面最全面最系統的一部專著,適合於勘查、科研、教學和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使用,對於地質找礦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中國礦床的成礦地質環境
第一章 中國地殼演化及其對成礦的控制
第二章 中國成礦域及成礦構造環境
第三章 中國地球物理場及深部構造與成礦
第四章 中國地球化學場及其與成礦關係
第二篇 中國地質歷史時期成礦作用的演化
第五章 前寒武紀成礦作用
第六章 古生代成礦作用
第七章 中生代成礦作用
第八章 新生代成礦作用
第九章 中國地質歷史時期成礦作用的演化
(下冊)
第三篇 中國礦床的成礦系列、成礦譜系和成礦體系
第十章 礦床成礦系列、成礦系列類型與成礦譜系
第十一章 中國大陸成礦體系
第四篇 中國礦床的區域成礦規律
第十二章 中國成礦(帶)的劃分
第十三章 成礦省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地質環境及區域成礦譜系
第五篇 全國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和潛力預測
第十四章 主要成礦區(帶)礦產預測及勘查靶區優選
第十五章 全國重要礦產遠景評價及資源潛力評價
第十六章 礦產資源綜合信息評價系統
結語
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內部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