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學會

中國建築學會

中國建築學會(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註冊的獨立法人社團,是全國建築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團體,是國際建築師協會(UIA)和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的國家會員。

學會成立於1953年,時為中國建築工程學會;1955年7月,中國建築工程學會改名為中國建築學會。

據2018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設有10個工作委員會,下設二級組織42家,包括22個直屬分會、20個學術/專業委員會;擁有個人會員10萬餘人,團體會員300多家。

2018年5月據民政部網站訊息,中國建築學會2017年受到民政部作出的警告的行政處罰,現決定將中國建築學會評估等級由4A級降為3A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建築學會
  • 外文名: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 簡稱:ASC
  • 創辦時間:1953年
  • 屬性:非營利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現任領導:理事長:修龍
  •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
發展歷史,組織體系,代表大會,機構設定,組織成員,業務範圍,學術成就,學術刊物,學術合作,人才培養,科技獎項,科普教育,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宗旨,學會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發展歷史

1951年10月開始籌備,原名“中國建築工程學會”。
1953年10月23~2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宣告成立。第一屆理事長為周榮鑫,副理事長為梁思成楊廷寶,秘書長為汪季琦
1955年7月,中國建築工程學會改名為中國建築學會。
1955年,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國際建築師協會(UIA)。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會停止活動。
1983年11月,南京市集會紀念建會30周年,並改革了以往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理事的辦法,直接召開了第六屆第一次理事會議。
1989年,以國家會員身份加入了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
2017年1月,學會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學會科普工作優秀單位”。
2018年5月據民政部網站訊息,中國建築學會2017年受到民政部作出的警告的行政處罰,現決定將中國建築學會評估等級由4A級降為3A級。民政部要求須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將原評估等級證書、牌匾退回民政部,換髮相應的評估等級證書、牌匾。拒不退回(換)的,由民政部公告作廢。
周年慶標識周年慶標識

組織體系

代表大會

  • 最高權力機構
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決定終止事宜;
(五)決定學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六)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該會開展日常工作,並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及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該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並監督其執行;
(十)決定獎勵和表彰活動;
(十一)決定其他重大活動。

機構設定

據2018年4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理事會設立十個工作委員會,學會下設二級組織四十二家,包括二十二個直屬分會、二十個學術/專業委員會。學會的地方組織是全國除台灣省以外的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築(土木建築)學會,學會與各地方學會是業務指導關係。
工作委員會:學術工作委員會、教育與實踐工作委員會、組織工作委員會、諮詢工作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財務工作委員會、編輯工作委員會、國際合作工作委員會、競賽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專業學術委員會:生態人居學術委員會、工業建築遺產學術委員會、工程建設學術委員會、寒地建築學術委員會、建築傳媒學術委員會、適老性建築學術委員會、成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地下空間學術委員會、建築幕牆學術委員會、嶺南建築學術委員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工業化建築學術委員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零能耗建築學術委員會、健康人居學術委員會、主動式建築學術委員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BIM技術學術委員會
中國建築學會

組織成員

據2018年3月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10萬餘人,包括會員、資深會員、名譽會員、學生會員、外籍會員;現有團體會員300多家。學會委託地方學會協助發展會員,並實行屬地管理。

業務範圍

學會在與城鄉建設及建築工程有關的規劃、設計、科 研、施工、教學等方面開展以下活動。
(一)組織學術討論、交流、研究和考察;
(二)普及建設科技知識,推廣先進技術,組織青少年科技活動
(三)提供諮詢和技術服務;
(四)組織建築設計創作競賽和建築工程評優;
(五)接受政府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鑑定、科技文獻整編與技術標準的編審等工作及參與註冊建築師和工程師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審工作;承擔相關部門委託的任務;
(六)開展民間國際學術交流,促進國際科技合作及友好交往;促進與港澳台地區建設科技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參加國際學術組織;
(七)認定會員資格,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推動知識更新;
(八)舉辦科技講座、專業展覽等,編輯出版科技書籍、學術專著、刊物、科普讀物及相關音像製品,利用信息網路源,開展學術活動;
(九)承辦符合學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活動;
(十)設立必要獎項,組辦評獎活動;
(十一)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建設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倡導科技道德,發揚優良學風,舉薦人才,表彰、獎勵在學術交流、科技普及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會員和科技工作者。

學術成就

學術刊物

建築結構學報》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CJF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萬方數字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要目資料庫》(CCJGD)、METADEX(金屬文摘) Scopus、《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期刊信息與知識資料庫》(CJIKD)、《中國力學文摘》、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收錄;設有綜述評論、學術論文、工程實踐、海外進展、學術討論、信息報導、規範動態等欄目。
建築學報》是由國家一級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內容涉及建築理論研究和設計實踐兩大部分,設有建築理論、建築評論、建築教育、建築作品、建築技術、設計研究、住宅設計、城市設計、建築歷史、遺產保護、國外建築以及交叉衍生學科動態與最新進展等欄目。
小城鎮建設》是集城鎮規劃建設、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等政策性、專業性、技術性信息於一體的中央級大型優秀期刊;建設欄目包括高層訪談,大政方針,論壇,城鎮化研究,城鎮形象與建築設計,城鎮規劃,歷史文化村鎮保護,三農問題,可持續發展,經驗縱橫,環球博覽,建設與管理,各地動態等。

學術合作

學術活動
  • 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
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是全面交流研討建築施工技術發展趨勢、並密切結合當前行業發展熱點的學術活動。
  • 中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
中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是集學術交流、新技術展示、信息傳播、公共會晤四位一體展示才智、擴大影響、提升認同度、資源合作的最佳途徑和最有效平台。
國際合作
中國建築學會是國際建築師協會(UIA)和亞洲建築師協會(ARCASIA)的國家會員,並支持和參與其所組織的活動。此外,中國建築學會與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美國建築師學會、日本建築學會、俄國建築師聯盟、韓國建築師學會、蒙古建築家聯盟及香港建築師學會等簽訂有學術交流協定;與世界其他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建築學術團體保持有相互交往的密切聯繫。
國際交流國際交流

人才培養

科技獎項

中國建築學會設定並定期評頒的獎項有“建築創作獎”、“青年建築師獎”、“優秀建築結構獎”和“優秀論文獎”。並受建設部的委託,負責全國“梁思成建築獎”的評審工作。
  • 梁思成建築獎
“梁思成建築獎”是由中國建築學會主辦、國際建築師協會(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支持、面向世界授予建築師和建築學者的國際獎項。
梁思成建築獎以激勵建築師和建築學者的創新精神,繁榮建築創作,提高建築設計、理論研究和建築教育水平為宗旨。該獎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中國建築學會於2000年創立並設立梁思成建築獎專項獎勵基金,以表彰、獎勵在建築界做出重大成績和卓越貢獻的傑出建築師、建築理論家和建築教育家。從2014年起,梁思成建築獎由中國建築學會獨立主辦。
中國建築學會
  • 中國建築設計獎
鼓勵中國廣大建築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精神, 提高建築工程設計與建造水平,促進建築領域科技進步和繁榮發展,表彰在建築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建築師、工程師和教育工作者。

科普教育

  • “探索鄔達克”項目
“探索鄔達克”建築學科普系列活動在中國建築學會全程學術指導下,依託長寧國際精品城區建設,以打造科普國際化品牌為目標,以培育“未來鄔達克”為主題,藉助長寧區鄔達克舊居科普基地的獨特科普資源優勢、借力鄔達克及鄔達克建築在國內外的廣泛影響力,面向長寧區域內中學生,以“CG城市與建築學科普課件開發+開放式學生論壇舉辦+導師輔導課題研究+課題成果評審編纂成冊+論壇直播”等內容、形式豐富的建築科普系列活動,通過學校與建築學專家聯動,聘請一批優秀的科普專家,與科技教師一起,輔導學生自行完成開題立項、資料收集、課題策劃、實施研究、實驗數據整理以及撰寫科學論文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讓青少年學生在親身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了解國內外建築與城市科學的聯繫,在學習專家對科學研究的嚴謹作風和認真態度的同時,領略最新建築學前沿,激發青少年對科技與建築的興趣,激勵、孕育“未來鄔達克”。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會徽採用斗拱和模數立方體組合,體現建築學科民族化和現代化,繼承和創新的發展方向。
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特徵
會徽會徽
斗拱是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結合的範例
材和斗口開創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模數套用
斗拱是中國最早的建築學術團體“中國營造學社”的標記,沿用斗拱標誌可體現學會歷史發展的連續性。
模數立方體象徵著建築三度空間模數化
模數化是建築設計標準化,施工機械化、裝配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的必由之路
模數套用是建築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台灣建築界亦套用斗拱作為會徽(外框為梅花形),這更增添了海峽兩岸建築工作者的同一性。

精神宗旨

學會嚴格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倡導社會職業道德;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嗚”方針,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學術繁榮,弘揚中華傳統建築文化;
面向經濟建設,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建築科學技術發展,促進建築科技人才成長;
堅持民主辦會,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
發揮橋樑與紐帶作用,為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學會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理事長
副理事長
曹嘉明、崔愷、丁建、丁烈雲、官慶、劉軍、龍衛國、孟建民、王俊、王建國、徐建、張樺、趙琦、朱小地、莊惟敏
秘書長
仲繼壽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
中國建築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三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四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五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六、七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八、九屆理事長
中國建築學會第十、十一屆理事長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