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鄭州鄭東新區,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家廚房文化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從最初的文化探索、考證、設計到施工建造完畢,歷時7年時間。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由大信櫥櫃獨資捐建,由原清華大學教授、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設計者肖紅先生擔任文化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 類別:文化博物館
  • 地點:河南省鄭州
  • 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
  • 門票價格:免費
成立背景,館藏文物,參觀信息,

成立背景

中國是泛神主義國家,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敬神是從吃開始。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從歷史和人文的角度,以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作為主線,研究中國人的個性化需求以及飲食方式和思維方式,以青銅使用器、現代雕塑、七星灶、滿漢全席、五穀的由來,特別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灶王神像(在中央美院經過一年多的籌集和雕塑,堪稱中國一絕)為表現形式,來弘揚悠久的傳統中國廚房文化。

館藏文物

七星灶
七星灶是古時大家庭煮飯燒菜專用的爐子,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裡的七星灶有三個主火, 4個小溫缸,三個主火可以燒菜、蒸饅頭,小溫缸利用餘熱可以燒水、煮湯。柴火區和燒飯區分居灶的兩邊,有一牆之隔,牆中有一開孔,用於對話交流,便於廚師掌握火候的大小。此外,七星灶內部設有合理的風道,燒柴火產生的煙霧直接通過煙道排出室外,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七星灶是中國古代集成、環保、節能廚房的典範。是綠色傳統與現代科技的有機結合。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灶王爺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灶司爺爺(浙江衢州稱),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也就是廚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民間供奉,及周禮以吁瑣之子黎為灶神等。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鬥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是一家之長!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裡的灶王神像高3.3米,寬1.5米,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大的灶王神像,由清華美院青年雕塑專家查閱大量關於灶王的權威文史資料和民間採風,對灶王的形象加以提煉最後雕塑而成,為中國一絕!灶王爺神像表情肅穆慈祥,整個神像給人一種親切的神聖,讓人不禁產生敬畏之心。
五穀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鄭玄註:“五穀,麻、黍、稷、麥、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趙歧註:“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楚辭·大招》:“五穀六仞。”王逸註:“五穀,稻、稷、麥、豆、麻也。”《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王冰註:“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蘇悉地羯羅經》卷中:“五穀謂大麥、小麥、稻穀、大豆、胡麻。”後以五穀為穀物的通稱,不一定限於五種。
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
五穀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據權威資料顯示,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穀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穀的不解情緣。五穀糧食畫是五穀文化的最高藝術體現,是五穀文化的藝術寫照。
饕餮
讀音tāo tiè,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食量大。饕餮後來又代指美食家。“饕餮盛宴”一詞就出自於此。

參觀信息

地址:河南省鄭州鄭東新區大信工業園內
博物館大門實景圖博物館大門實景圖
門票價格:免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