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的透視

中國山水畫的透視

《中國山水畫的透視》是1981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伯敏/童中燾。

基本介紹

  • 作者:王伯敏                       /            童中燾
  • 頁數:44
  • 定價:0.78元
  •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1-3
  • 裝幀:平裝
  • 統一書號:8073-50130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散點透視
透視,是繪畫術語。畫家在作畫的時候,把客觀物象在平面上正確地表現出來,使它們具有立體感和遠近空間感,這種方法叫透視法。困為透視現象是近大遠小的,所以也稱為“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採用“焦點透視”,它就象照相一樣,觀察者固定在一個立足點上,把能攝入鏡頭的物象如實地照下來,因為受空間的限制,視域以外的東西就不能攝入了。中國畫的透視法就不同了,畫家觀察點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也不受下定視域的限制,而是根據需要,移動著立足點進行觀察,凡各個不同立足點上所看到的東西。都可組織進自己的畫面上來。這種透視方法,叫做“散點透視”,也叫“移動視點”。中國山水畫能夠表現“颶尺千里”的遼闊境界,正是運用這種獨特的透視法的結果。
中國山水畫透視法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代,宗炳的《畫山水序》中就說:“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映,則昆閬(崑崙山)之形,可圍千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切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他說的是用一塊透明的“絹素”,把遼闊的景物移置其中,可發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是在繪畫史上對透視原理的最早論述。到了唐代,王維所撰《山水論》中,提出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的要訣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眉(黛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可見當時山水畫家都是重視透視規律的。到了宋代,中國山水畫透視法已形成
了完整的體系。

作者介紹

王伯敏,別名柏閩,筆名田宿蘩,齋號半唐齋。男,浙江台州人,1924年生,中國著名美術史論家、畫家。  1947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後赴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鴻的研究生,又是國畫大師黃賓虹的弟子。  王伯敏花五十年時間,撰寫美術界所迫切需要的六部美術專史,把我國美術史的研究推進了一步。他以超前的悟性與創見,對古今書畫藝術的評論,提出更新、更深層面的理解。有的編著填補了我國以至東方美術史研究的空白;有的著作被國外學者翻釋,出版外文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