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密宗大典

中國密宗大典

本書把漢文密宗最重要的典籍匯為一編,按純密、雜密分期排列。首選唐開元三大±善無畏、金剛智、一行,以及著名高僧不空等唐代所譯純密經典,次及宋代名僧天息災(法賢)、法滅、施護、法天、金總持及元、明、清時代譯經。雜密階段譯經重要者也一一收入。全書共收譯經近500種。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密宗大典
  • 定價:3800 圓(全10 冊)
  • 出版社:中國藏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3 年8月第1版
出版項,簡介,序 言,

出版項

中國密宗大典
中國藏學出版社
紐西蘭霍蘭德出版有限公司
學術顧問
趙朴初
多傑才旦
卻西·洛藏華丹隆柔嘉措
丹迥·冉納斑雜
普益
李冀誠
主 編 趙曉梅
副主編 土登班瑪
主編助理 林明珂 寧歐 胡偉
責任編輯 高淑芬 周用宜
封面設計 李建雄
中國藏學出版社出版
新西葡霍蘭德出版有限公司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
中國地質科學李院562 印刷廠印刷
757 -1092 毫米16 開550 印張8500 千字
1993 年8月第1版
1993 年8 月第l 次印刷印數:1-180冊
ISBN7 一80057 一089 一4 / K · 25
定價:3800 圓(全10 冊)
(京)新登字058 號
中國密宗大典

簡介

密宗又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是佛教的重要派別,在中國、印度、日本,乃至世界許多國家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早在三國時代,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實踐便傳人中國。此後600年間,中國本土的高僧和譯師漢譯了不少佛教典籍,一些印度、西域來華的高僧和譯師精通咒術和密儀,他們所譯佛籍,基本上屬於“雜密”。
在中國宏傳純粹密教(“純密”)並創立宗派的,是唐代開元三大士善元畏、金剛智和不空。經過他們的倡導,密教昌盛一時。善無畏在弟子一行協助下譯出《大日經》,成為密宗的“宗經”。不空譯出《金剛頂經》,亦為密宗重要經典。把密宗典籍譯為漢字,成為漢地高僧的重要宗教活動,從而為後世留存了許多的佛教典籍。
今天存世的密宗典籍,梵本數量極少,而漢地保存的譯本數量頗多。據統計,漢譯密藏經軌有400部,681卷,經疏14部,81卷,總計414部,762卷。日本《大正藏》收入密宗典籍193部,1109卷。這些密宗漢文譯本對於今人研究印度、中國密宗歷史,是極為珍貴的史料,受到國內外宗教界和學術界的重視,日本和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刊印了很多密宗典籍校本,利用存世密宗典籍所進行的研究工作也日趨活躍。
原價:¥3800

序 言

中國佛教密宗傳自印度瑜伽密教。其正式建立宗派實始於唐代。傳人中國西藏者謂之藏密,傳人中國內地者謂之純密。唐代以前傳人中國者多為雜咒,因稱雜密。奉書所收密宗經典,多屬唐宋時代西域僧侶所譯漢文經咒,故稱「中國密宗大典.漢文篇」。
一般公認,純密之立始於唐代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根據我們的認識,不空歷任唐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但是他弘傳密法、廣譯密典的時代多不在開元。然而在開元年間,唐沙門一行倒是對密教在中國的建立和弘傳曾起重大作用。因此,本書首選善無畏、金剛智、一行三位大士的著作,力求依其譯述年代的先後順序排列,以便學者明
瞭譯經源流,瞭解和比較諸家對弘傳密法所作的具體貢獻。繼開元三大士之後,則選不空及諸家門弟子的著作,亦依年代順序排列。
至會昌法難,唐代漢地密宗由盛轉衰。此後歷經五代頻仍變亂,終至絕跡。迨北宋初,天竺僧侶天息災(宋帝後賜名法賢》、施護、法護、金總持等先後入華弘道,傳印度無上瑜伽密法。宋帝優禮有加,為之設譯經院廣事翻譯,後因所傳雙修密法有悖人偷,所譯經典多被修改,限制流通,加之禪法大興,理學昌盛,宋代密宗終不為社會所重而漸至消逝。其後
歷經元、明、清三代,密宗在漠地可謂一蹶不振,譯經寥寥,屈指可敷,這與入元以後密教在西藏大興弘傳形成鮮明對比。元、明、清三代雖有藏密傳人內地,終因所傳密法不合中國傳統道德倫理,而未能在漢地弘通。
本書所收諸家所譯密教經典,首先即力求反映中國佛教密宗正式在唐代建立以後所經歷的興衰和發展過程。其次,在唐團元以前,早有印度古密教咒經傳人中國,所傳大乘經典亦有密咒滲入。佛教史家稱唐開元前所譯密咒為雜密。所見現存經典滲有密咒者,以黃武三年(公元三四年》入吳的中天竺僧侶竺律炎所譯穴摩登伽經》為最早。此經與後漢安世高譯《佛說摩郵女經》內容相近,惟前者多出明咒八首。由此亦可見出密咒滲入大乘經典的端倪。為方便學者比較研究,本書特破例收錄《佛說摩鄧女經》。以其年代早於竺律炎所譯,故置於《摩登伽經》之前.
自三國以後,入華西域高僧顯密兼譯者代不乏人。即如唐代著名中國高僧大德玄奘和義淨,亦有所譯咒經傳世,尤以義淨所譯為多。就在開元三大士正式建立中國密宗前夕,便有一位義淨的同時代人、南天竺僧侶菩提流志(覺愛》人華翻譯許多密典。可以說自三國至唐開元前諸家所譯大量密咒密經,實為開元年間建立中國密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從奉書所收大量雜密咒經即不難看出這一點。
鑒於有關密宗的漢文經典卷帙浩繁,本書限於篇幅,只能收錄有確鑿傳人的著作,同一譯著者之作,則力求依年代順序排列,以便譯經史家對比研究。故同經異譯者均繫於不同譯作者名下。我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順利完成穴補編》,盡收歷代中國高僧對密宗重要經典所作的註疏,並附以詳明索引,以便研究利用。奉書僅破例首先收綠唐沙門一行的穴大日經疏》,這是因為考慮到一行輿天竺僧善無畏、金剛智合作建立中國密宗所起的重大作用,且師從善無畏、金剛智盡得其傳,所琉內大日經》(全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梵義「毗廬遮那」意為「日、光明」,故習稱《大日經》》乃密宗胎藏界主要經典。其《大日經疏》二十卷,親承善無畏講授,世稱《大疏》,遠播海東,久盛不衰,至今日本密教仍奉為瓖寶。諸家著錄l行尚有(華嚴經海印道場九會請佛儀》一卷傳世,實則這位一行乃是西夏高僧,明代錢益謙即誤為唐一行,失手不曾細讀經文內容。本書則還其本來面目。
唐代中國密宗遠傳日本。當年日本學僧人唐求法,多從善無畏、金剛智、不空門下學習胎歲、金剛密法,歸國後建立真言宗,世稱東密、台密。可以說日本早期密教盡得唐密真傳。現存日奉密宗經論,多保存唐密原意。我們計畫在編輯《補編》時,酌收唐宋時代日本高僧的有關著作作為附錄,以資比較研究。
在奉書編輯過程中,我們參考了中外有關密教論著和書目,限於篇幅,恕不一一列舉。諸家所見有異者,則榆原經核實。譯經僧梵名音譯、意譯兼有者,則就所知將所譯經典置於意譯名項下,不另說明。例如不空梵音阿謨伽,出自梵字音譯,其義即「不空」。奉書既將具名阿謨伽的著作,列於不空項下。至如宋初名僧天息災,後得賜名法賢,本書
則一仍其舊,將二名分列,以存原貌。惟以法賢譯經附乾天息災之後。
本書所收諸經,多取日字正績藏為藍本。字正續藏所無者,則補以日本大正藏。所見經文闕殘,能補則補之。惟恐掛一漏萬,疏失難免,敬希見諒。
編輯出版《中國密宗大典.漢文篇》,也許可以說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這不僅因為漢文經典浩如煙海,難以爬梳,而且由於密宗在漢地消沉數百年,傳承緒絕,研習修持者幾近於無。專事研究密宗經典者可謂凰毛麟角,一般著作涉及密宗在漠地傳播者,有如蜻蜓點水,致使編輯工作無成說可循,必得瀏覽聚經,方可決定取捨。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衷心希望海內外專家學者、高僧大德、同修同參以及各界對密宗感興趣的朋友,提出批評意見。但是一得,亦不勝歡喜踴躍,合掌恭敬。本書的出版如果能為推動漠地密宗研究,甚至為恢復其修習傳統提供有系統的資料,則喜出望外。
在編輯過程中,多承各方讚許和鼓勵,時指迷津,謹此鳴謝。中國藏學出版社和紐西蘭霍蘭德出版有限公司慨允合作出版,尤為奉書生色。高淑芬、周用宜、劉春女士焉本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花費了不少心力,一併在此伸謝。
趟曉梅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出訪新加坡前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