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是2020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寧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
  • 作者:梅寧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64993  
  • 發布時間:2020年9月
  • 發布單位: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內容解讀,

內容簡介

本報告主體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總報告、分報告、省域篇、評價篇、借鑑篇和附錄。在總報告部分,主要描述了中國媒體行業進入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階段的新進展、新挑戰和新動能。課題組引用了在實地調研中獲得的一些全國代表性媒體的具體數據,以及業界人士與課題組進行交流時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總報告重點闡釋了“多級式融合”的主要特徵,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未來的主要發力點和增長點。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是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發布的數據報告。報告認為,2018~2019年,是我國媒體融合走向縱深的關鍵節點,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中央級媒體在融合核心技術上發力攻堅,省級平台紛紛下沉,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多點開花,媒體融合平台陣地建設取得了體系化、多級式、重連線的重要進展。媒體融合已由暗香浮動、風吹草動到因勢而動、大潮湧動的發展階段。
2020年9月,《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發布。

圖書目錄

Ⅰ 總報告
.1 多級式融合發展漸入佳境 全媒體傳播體系磅礴欲出
  ——2018~2019年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總報告 課題組/001
  一 新業績:多級融合之路目標清方向明,蹄疾步穩/002
  二 新挑戰:移動互聯時代主流媒體怎樣持續領跑/020
  三 新動能:堅定融合理念上下相應左右相接再出發/035
Ⅱ 分報告
.2 六問與百答——2018~2019年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報告 課題組/049
.3 新技術·融媒體·強連結——音視頻行業變革的三重路徑 姜海/086
.4 指數型增長的背後:抖音App的策略運營與價值生成報告 嵇美雲 陳真/103
.5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五大實踐:過程、現狀與態勢 王軍/118
Ⅲ 省域篇
.6 機制創新與路徑最佳化:北京媒體融合最新進展 郭瑋琪 韓曉寧/129
.7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省級媒體融合新標桿 趙蓓 陳鵬/140
.8 吉林媒體融合:區域主流媒體的實踐與經驗 劉學義/150
.9 上海媒體融合:新特點、新亮點與新趨勢 解學芳 申林/161
.10 江蘇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思考 高山冰/174
.11 創新引領與平衡發展
  ——2018~2019年浙江媒體融合著眼點與著手處 邵鵬 虞涵/187
.12 競爭驅動、縣域經驗與產業支撐——湖南媒體融合 王曉生 劉婧妍/202
.13 關鍵之年的系統重構與守正創新:2018~2019年陝西媒體融合透視 許加彪 宋靜 張宇然/216
.14 四川媒體融合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 石磊 周衛萍 黃強 李如陽/229
.15 加快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重慶主流媒體探索新時代縱深融合之道 曾潤喜 李夢寒 黃若怡/249
.16 氛圍濃 亮點多 成效豐:雲南媒體融合風風火火又一年 王勇 劉紅/263
.17 向智媒出發:媒體融合的廣東實踐 董開棟/275
.18 穩中出新 勇者不懼:深圳媒體融合邁步從頭越 王建磊/285
Ⅳ 評價篇
.19 2018~2019年中國媒體融合發展排行榜 課題組/298
.20 2018~2019年中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分省(區市)優秀案例 課題組/301
Ⅴ 借鑑篇
.21 個性、創意與互動:國外傳統媒體的社交短視頻融合之路 何子傑 唐佳梅/304
.22 Netflix在流媒體賽道上的競合與突圍 何國平 趙蓉潔/325
Ⅵ 附錄
.23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中國媒體融合大事記 課題組/340
.24參考文獻/363
Abstract/365
Contents/369

內容解讀

報告指出,最近一年我國媒體融合呈現如下幾個鮮明的新特徵:
一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磅礴欲出。從央媒到縣級媒體,從主流媒體到商業平台,各級各類媒體或平台多方施策,形成輿論引導合力的局面逐漸明朗化。
二是從局部實驗到加速推進。各級各類媒體從內容到平台,從機制到模式,整體向融合進軍、向5G和AI進軍、向未來進軍的步伐越來越快,脫胎換骨的轉型工作進展過半,先行者已經到達新的出發地,後覺者的動作已經加速。
三是縣區級融媒體中心成為熱點。全國各地,縣區一級的融媒體中心建設掛牌工作基本完成,硬體建設和人員配置陸續到位,2020年有望全部建成。
四是多級式融合之路日益清晰。主流媒體以“新聞+政務+服務”為主的業務結構模式成為通例,在此基礎上,“媒體+智庫”“媒體+園區”等轉型經驗和經濟反哺的做法也十分常見。
報告顯示,在融合過程中,部分主流媒體表現出色,大部分媒體營收止跌回穩,有的跌幅收窄,有的扭虧為盈。從職業心態來看,媒體人在探索中有困惑和迷茫,而在迷茫中仍堅定地探索。從供給側來看,隨著移動優先理念的貫徹,傳統介質端的戰線適當縮短了,力量逐漸投放到以移動端為主或兼顧移動端的多種渠道上。總體上,供給側的生產和傳播能力進一步壯大。從成效來看,融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融合路徑更加脈絡分明,融合傳播領域的產品創新更為多姿多彩,融媒體與用戶的連線更密切,互動性更強。
報告指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影響力、競爭力上差距持續擴大。以資訊聚合平台今日頭條的母公司位元組跳動為例,其2017年廣告營收為150億元,2018年度達到了500億~550億元,2019年的全年營收目標則定在了1000億元。而2019年前三個季度,傳統媒體廣告營收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報紙降幅27.4%,電視降幅10.8%,廣播降幅10.7%。
報告認為,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傳播手段的改進、傳播方式的轉變、傳播平台的遷移,而且是傳播生態、媒體格局、產業發展的全面升級和質變。由於對新媒體發展規律的認識不全面,一些媒體在融資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考評機制、管理機制、創新機制上存在各種阻礙媒體融合發展的弊端和陷阱,造成了許多表面融合而實質不融合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