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大發現

中國天文大發現

本書詳細介紹了中國天文史上的重大發現,是適合廣大讀者了解我國古代和近現代天文學重大科學發現的科普讀物。近現代我國在恆星和行星的發現、小行星和彗星的發現、緻密星發現以及星系方面的發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天文大發現
  • 作者:陳久金,張明昌著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ISBN:9787807135869
  • 上架時間:2008-5-14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
  • 開本:16開
  • 頁碼:273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介紹,目錄,圖書評價,

內容簡介

我國古代天文學成就斐然。在古代,有以太陽和三辰定季節規律的發現、交食規律的發現、五星運動規律的發現、歲差和潮汐現象的發現等重大發現。
近現代我國在恆星和行星的發現、小行星和彗星的發現、緻密星發現以及星系方面的發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本書語言簡練生動、圖文並茂,是適合廣大讀者了解我國古代和近現代天文學重大科學發現的科普讀物。

作者介紹

陳久金,1939年生於江蘇金壇。196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1991-1997年任該所副所長。2000-2004年任中國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出版天文史專著《彝族天文學史》、《回回天文學史研究》、《西周金文歷譜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天文學史》等二十餘部。其中《彝族天文學史》獲中國科學院1989年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西周金文歷譜研究》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獎,《星象解碼》獲台灣吳大猷第三屆科普佳作獎。

目錄

前言
古代部分
第一篇 彝族十月太陽曆的發現及研究
一、彝族十月太陽曆的發現過程
1.劉堯漢教授在發掘彝族十月太陽曆上的貢獻
2.有關彝族十月曆的爭議和考驗
3.彝族十月太陽曆的深入發掘和研究
二、中國上古十月曆的深入探索和《夏小正》是否是十月曆的爭議
1.中國上古十月曆的探索
2.《夏小正》是十月曆還是十二月曆的爭議
三、十月曆研究方法的總結
1.創新和發現才是最大的成就——師姐的一句話使我終生受益
2.不怕失敗,才能成功——研究者的品格和毅力
3.從矛盾中尋找突破口——研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秘訣
4.無私才能客觀公正——對待新生事物的不同態度
第二篇 以太陽出沒方位定季節方法的發現
一、兩種曆法系統
1.黃帝時代的曆法——陰陽五行歷
2.九黎亂德之德——農曆
二、《山海經》中的六座太陽出入之山
. 三、中國最早的天文台在山西陶寺發掘面世
1.陶寺天象遺址的建築年代
2.堯上射十日的科學含義
3.陶寺觀象遺址的觀象功能及十一條狹縫的天文含義
第三篇 以三大辰確定季節功能的發現
一、辰——定季節的星象標誌
二、以大火星定時節功能的發現
1.大火星——天空中的特殊星象
2.以大火星定曆法和農耕時節關係的發現
3.蒼龍星座與農時節令
4.火正與商丘火星台遺址
5.殷墟卜辭帶給我們的啟示
三、以參星定季節功能的發現
1.從晉平公病因說起——高辛氏二子的故事
2.台駘人的來歷——晉人的老祖母姜螈
3.參星與羌人的虎神崇拜
4.唐人以參星定季節的方法
四、以北斗星指示時節功能的發現
1.從司幽之國說起——顓頊族、夏民族的豬神崇拜
2.豬星與北辰的兩種對應星象
3.北斗定時節的使用方法
第四篇 年月閏周的測定和四分曆的發現
一、回歸年長度測定方法的發現
1.四分曆歲實的來歷
2.祖沖之尋求更精密歲實的方法
3.郭守敬和邢雲路的回歸年測量方法
4.二十四節氣和太陽位置的推算
二、朔望月長度測定方法的發現
1.目視觀測法
2.交食觀測法
3.定朔、定望算法的發現
三、閏周及四分曆的發現
1.觀象授時末期日序、月序、閏月的表達方式
2.十九年七閏和四分曆相互關係的發現
3.古六歷和四分曆的創始時代
4.趙*等破除章法閏周的革新措施
第五篇 交食規律的發現
一、中國古代重視交食的原因
1.日月對人類的恩惠和日為君月為後的思想觀念
2.交食觀念的政治化
3.交食發生時的救護措施
二、交食周期的發現
三、食限、食分和交食時刻的計算
四、月亮視差的發現和在推算交食時的套用
第六篇 五星運動規律的發現
一、五星恆星周期的發現
1.謎團樣的五星運動狀態
2.五星恆星周期的測定
二、歲星紀年方法的發現和套用
1.歲星紀年法的創始
2.以太歲、太陰地支紀年
3.在太歲紀年基礎上配以歲陽紀年
4.歲星超辰和乾支紀年法
三、五星逆行和會合運動的推算
1.甘石五星法對金水逆行的描述
2.帛書《五星占》的發現及其歷史地位
四、甘德發現木星有衛星
1.文獻的出處和有關內容
2.同盟的含義
3.關於小赤星與今測木衛的顏色
4.目力測見木星衛星的可能性分析
第七篇 中國古代對歲差和海潮規律的發現
一、歲差的發現和改進
1.虞喜發現歲差
2.認識歲差的漫長歷史過程
3.《日度議》——中國古代對歲差研究的總結
4.對歲差認識缺陷的改進
二、古人對海潮規律的認識和發現
1.王充對子胥驅水為濤神話的批判
2.封演對海潮每日推遲時間的發現和論定
3.竇叔蒙對海潮三種周期的發現
第八篇 異常天象的發現
一、中國古代對恆星不同顏色的發現及其意義
1.中國古代的星座星表星圖與異常天象
2.中國古代對恆星顏色的分類和記錄
3.恆星顏色在現代天文研究上的意義
二、中國古代對恆星亮度變化的發現
1.各類變星的科學機制及其在恆星演化中的意義
2.中國古代大陵星光度變化記錄與食變星的發現
3.中國古代蒭藁星光度變化記錄與蒭藁變星的發現
4.中國古代貫索星光度變化記錄與再發新星的發現
三、新星和超新星的發現和研究
1.中國古代的客星記錄和古新星表的編制
2.天關客星記錄和天關客星遺蹟的發現
3.超新星記錄在研究恆星演化中的科學價值和蟹狀星雲的歸宿
現代部分
第九篇 小行星的發現
一、無意插柳柳成蔭
二、不必害怕的坍天大禍
三、在中國發現的“九華”星
四、“中華”星的發現者——張鈺哲
五、五彩繽紛的中國小行星
六、吉林隕石帶來的契機
第十篇 彗星的發現
一、惹是生非的不速之客
二、他們還了彗星的本來面目
三、彗星大唱“空城計”
四、從“紫金”開始的發現
五、周興明的彗星人生
第十一篇 行星上的發現
一、和諧的“太陽大家庭”
二、行星中的“大哥大”
三、木星增亮之謎
四、木衛最早的發現者
五、環帶不是土星的專利
第十二篇 恆星世界的發現
一、難以想像的恆星距離
二、赫羅圖上的主序星、巨星與白矮星
三、恆星的前半生——從星雲到主序星
四、變星的發現
五、恆星的後半生——超新星爆發後的白矮星和黑洞
六、席澤宗與他的《古新星新表》
第十三篇 緻密星的發現
一、白矮星的奇特稟性
二、對休伊什獲獎的爭議
三、無法看見的“最亮的星”——黑洞
四、“反常中子星”的發現者——曲欽岳
五、“夸克”的傳奇故事
六、陸琰與“奇異星”的不解之緣
第十四篇 星系方面的發現
一、太陽不在銀河系的中心
二、形態各不相同的三類星系
三、都在瘋狂逃離的星系世界
四、中國學者對星系和宇宙學的研究
五、類星體何時能獲諾貝爾獎
六、發現類星體最多的人——何香濤和范曉軍
第十五篇 其他方面的發現
一、舉世矚目的“夏商周斷代工程”
二、斷代工程中的四大天文確證
三、劃時代的“一塊鐵”
四、測軌、定軌、預報專家——吳連大
五、“LAMOST”——世界效率最高的光譜觀測儀
主要參考書目

圖書評價

《中國天文大發現》從古代和現代兩個不同時期梳理了中國天文學發展過程中重大發現。在該書的古代部分,作者之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陳久金將他多年的“積蓄”——收集的相關數據和資料、研究的成果,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串聯起來,講述了古人如何以太陽出沒方位和三辰定季節、四分曆何以被發現,介紹了古人所發現的交食、五星運動、歲差和潮汐及異常天象的發生規律。而在現代中國天文學的篇章里,該書的另一位作者、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員張明昌主要介紹了近現代我國在小行星、彗星、恆星、行星、緻密星以及星系方面的重大發現。
圍繞“發現”二字展開敘述
近幾年,隨著國人對天文學的熱情高漲,有關天文學方面的科普書也日益增多。與其他書相比,《中國天文大發現》有何特別之處?答案是:它是第一本介紹中國天文史上的重大發現的書。
眾所周之,中國是一個天文學古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享有盛譽。天文學的成就又可分為“發現”和“發明”。顧名思義,“發現”與“發明”兩者大相逕庭:前者是指人們認識、了解了某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如通過觀察總結出了五星運動規律;後者則是指人們創造了某一個原本不存在的事物,如中國天文儀器的製造和改進、中國特色星表星圖。顯而易見的是,每每提起中國古代天文學,大多數人腦海中顯現的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發明,如古代觀象儀器,可是真正能道出天文發現的人為之甚少。陳久金說,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中國都有很多天文發現值得大書特書。因此,《中國天文大發現》緊緊圍繞“發現”二字展開敘述,讓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古人的大發現。
該書從古代、現代分別介紹了我國天文學兩個時期的有關發現。天文學通常以望遠鏡的發明套用來劃分古代和現代,而《中國天文大發現》一書則是以中國天文學會的建立為分界嶺。從明清兩朝開始,中國天文學研究進入低谷。爾後,西方傳教士將望遠鏡帶入了中國。但因當時的各種原因,望遠鏡並沒有得到廣泛套用。1922年,高魯等人成立了中國天文學會。至此,中國天文學家開始用望遠鏡探測作研究,中國天文學步入了現代時期。因此,該書不是以中國出現望遠鏡開始劃分。
以中國天文學會建立為劃分,中國古代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兩者的時間沒有銜接上,但這並沒有造成該書的前後內容斷層。在現代部分,張明昌在介紹每一個星系的相關發現時,都會從其首次相關發現開始一直講述到目前的研究現狀,以此使讀者對該星系的發現過程有完整的了解。譬如在講述彗星的發現時,先以《左傳》、《乙巳占》中有關彗星的引文及國外彗星引發的故事開篇;爾後便講述了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是如何揭開彗星神秘面紗的;還介紹我國何時發現彗星以及目前研究情況。
彝族十月太陽曆
《中國天文大發現》開篇不是直奔主題講述星系何時被何人發現,而是介紹了古老的彝族十月太陽曆。彝族十月太陽曆與中國古代天文學有什麼必然聯繫嗎?陳久金表示,彝族十月太陽曆發現具有雙重價值:通過研究發現,它起源和植根於我國最古老的曆法——陰陽五行歷,而中國古代天文學與曆法是密不可分的;而彝族十月太陽曆的發現一事,在20世紀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曾經有幾個民族學家調查發現了彝族十月太陽曆。但是他們並沒有對這一概念給出精準的解釋。上個世紀70年代末,還是青年的陳久金為了開展彝族天文研究,有幸認識了著名的民族學家、歷史學家劉堯漢教授,因此接觸彝族十月太陽曆。至此,陳久金與劉堯漢一同研究彝族天文曆法。1981年,南京大學原天文系主任盧央教授加入了他們這個研究小組,但此時他們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彝族十月太陽曆上。他們通過星占資料找到了一些間接的信息,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終在雷波縣找到了曾直接使用過十月曆的民眾。爾後,他們將研究成果寫著成書——《彝族天文學史》。
彝族十月太陽曆雖然不是被劉堯漢首次從彝族閉塞的山寨中發現,但陳久金認為劉堯漢卻將此前的民族學家口頭調查和傳說,引入了天文學界並使得天文學家對彝族十月太陽曆開始作實質的調查研究。劉堯漢明確指出的“十月太陽曆是彝族自己固有的曆法”,否定了 “彝歷‘由漢人傳授而來’”的猜測。陳久金評價說,劉堯漢對彝族十月太陽曆的貢獻毋庸置疑;他自己與盧央則是從科學角度給彝族十月太陽曆一個確切的定位。
古今文化精彩各異
翻開《中國天文大發現》,不會有枯燥乏味之感,不會讓你昏昏欲睡,因為其中有精彩的故事等著你。品讀《中國天文大發現》時,不難發現古代和現代兩部分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韻味:陳久金著述的古代部分,生動真實的故事以及手繪插圖中都瀰漫著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神秘色彩。譬如在談到中國古代重視交食之事時,陳久金舉出歷史上曾發生的例子來說明中國古代帝王如何重視及其原因:漢文帝繼位第二年發生了一次日食,文帝很重視,並慎重下達過一份《日食求言詔》以廣聽民眾建議。
而張明昌寫的現代部分條理清晰,一個又一個星系發現的趣事也會讓你愛不釋手。現代部分最大特點在於,張明昌講述了中國現代天文學發展過程中曾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卻被人們忽略的老一輩文學家的故事以及他們的發現。他如何發現這些老天文學家還有一段小插曲:起初,他認為中國現代天文學中大部分發現已經廣為人知,沒有什麼可寫,於是他再三推辭寫書之事。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天文學家李元得知此事後,給張明昌推薦了幾本參考書,並勸他答應寫書。看書後,張明昌發現中國有一些老一輩天文學家對中國現代天文學可謂作出了重要貢獻,卻被遺忘了,頓時萌生了一個念頭:一定要將這些歷史故事梳理出來流傳於後世。於是,在這本書中你能看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天文學家的名字、面孔、故事。
“《中國天文大發現》很有意義。”陳久金說,“寫這本書緊緊抓住了‘中國’二字,很多發現是對世界的天文學都有所影響的。”比如,據了解,在望遠鏡發明之前的95條彗星記錄之中,至少2/3的資料來自中國的史料。
《中國天文大發現》是一本科普書。對天文學者而言,這本書仍然有一定啟發意義;對普通讀者而言,能幫助了解我國天文學發展概況。 “一個人關注星空,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張明昌表示,天文學對人類發展、科學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天文學應該引起人們重視,希望這本書能吸引讀者對天文的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