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在發展的關鍵時刻

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在發展的關鍵時刻

《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在發展的關鍵時刻》是上海遠東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敬璉 。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在發展的關鍵時刻
  • 作者:吳敬璉 
  • ISBN:7807061294F.218
  • 頁數:222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又一次關鍵時刻,“為了回答我國現實經濟生活中提出的實際問題”,在近五年的思考基礎上,遍覽古今中外文獻,悉心研討理論與政策而推出的最新力作。書中直指中國增長模式和工業化道路存在的問題,全面回應了一個時期以來關於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七大質疑。

作者簡介

吳敬璉,經濟學家,195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系。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國際管理學會會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經濟學、比較制度分析、中國經濟改革的理論和政策。

圖書目錄

1導論
1.1寫作緣起
1.2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
1.2.2增長方式和增長模式
1.2.3Ⅰ、Ⅱ部類的劃分和輕重工業的劃分
1.2.4服務業和三次產業的劃分
1.3本書的結構
2從早期經濟成長到現代經濟成長
2.1早期經濟成長和相關的理論
2.1.1早期經濟成長和狹義工業化
2.1.2理論概括一:從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到社會矛盾激化
2.1.3理論概括二:從“生產資料優先增長”到“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
專欄2.1從“工業化論戰”到史達林工業化路線的確立
2.1.4理論概括三:從“霍夫曼定律”到“重化工業化階段”
2.1.5理論概括四: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
2.2現代經濟成長和相關的理論發展
2.2.1從早期經濟成長到現代經濟成長的革命性轉變
2.2.2現代經濟成長
2.2.3從經濟成長模式的轉變看新型工業化道路
2.3早期增長模式和舊型工業化道路的陷阱
2.3.1“蘇聯現象”和“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的陷阱
2.3.2新興工業化經濟(NIEs):從“奇蹟”到危機
專欄2.2東亞金融危機
3現代經濟成長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與科學相關的技術”的廣泛套用
3.1.1現代技術(與科學相關的技術)的興起
3.1.2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制度化
3.1.3革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使經濟效率迅速提高
專欄3.1通用目的技術(GPT)
3.2服務業的發展提高了經濟的整體效率
3.2.1工業化中後期服務業的迅速發展
專欄3.2金萬堤論韓國20世紀70年代的“重化工業運動”
3.2.2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及其影響
3.2.3為什麼服務業發展能夠對提高效率起重大作用?
3.3現代信息通信技術(ICT)滲入和改造各產業部門
3.3.1信息技術創新的三次浪潮
專欄3.3矽谷為什麼成為創新者棲息地?
專欄3.4部分國家的信息化戰略
3.3.2計算機生產率悖論:信息通信技術(ICT)是否提高了經濟效率
3.3.3ICT革命是一個“服務業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