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文化書院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民間學術團體,主管單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

1989年3月17日,中國國際文化書院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報告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國家民政部部長崔乃夫、中國人民對外友協會長章文晉等領導和一百多位著名學者以及美、日等國的駐外使節出席會議。德高望重的陳翰笙教授出任中國國際文化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際文化書院
  •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 性質:民間學術團體
  • 院長:呂同六
建設宗旨,業務範圍,組織機構,學術活動,學術成果,專家團隊,

建設宗旨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的宗旨是促進中外民間文化學術交流,增進中外學者之間的聯繫和學術交流,同時注重與港台地區的文化與學術界同仁的聯繫和合作,共同為弘揚和發展中國文化做出貢獻。

業務範圍

書院主要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為依託,組織國內外學者,開展人文社會學科各領域的多學科課題研究;舉辦各類國際和國內學術研討會和報告會;接待外國學者來華進行學術交流和參觀訪問;組織和協助外國學術著作的出版、發行等。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由中國文化學術界著名學者組成,對書院的重大學術活動、課題研究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進行指導。

組織機構

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實行院長負責制。下設秘書處、辦公室、公共關係部、學術部、編譯部、教育部等工作機構。
院常務委員(書院成立以來曾擔任及現任的書院常務委員): 丁偉志(歷史學家)
于光遠(經濟學家) 馬達羅(作家)
馬 洪(經濟學家) 馮 至(作 家) 許乃炯(金融學家)
汝 信(哲學家) 劉大年(歷史學家) 呂淑湘(語言學家)
伍修權(國務活動家) 李京文(經濟學家) 汪道涵(國務活動家)
啟 功(書法家) 吳敬璉(經濟學家) 吳作人(畫 家)
張友漁(法學家) 張芝聯(歷史學家) 周叔蓮(經濟學家)
鐘敬文(文學家)
趙 渢(音樂家) 陶大鏞(經濟學家)
潘承烈(經濟學家) 戴園晨(經濟學家) 戴 逸(歷史學家)
名譽院長:陳翰笙
院 長:呂同六
副 院 長:杜文棠、於 沛(法人代表)
院長特別助理:裴慧敏(兼辦公室主任)
秘 書 長:王小寬

學術活動

1、1990年8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鴉片戰爭15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總結鴉片戰爭失敗教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1991年10月,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大殿舉辦《馬可·波羅國際學術討論會》,為紀念溝通中西文化交流先驅離華回義大利700周年。陳翰笙、李志堅、王立行、龍新民及中外學者200餘人參加。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出席開幕式,義大利總理安德烈·佩蒂發來賀信。義大利駐華大使羅西出席了開幕式。
3、1994年4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廳舉辦《衛匡國國際學術討論會》,紀念18世紀義大利和西方最重要的漢學家、世界文化名人。政協副主席程思遠出席開幕式,中、意、德等國際學者100餘人參加。
4、1995年10月,在北京舉辦《中日企業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考察和探索中、日企業文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中外學者、企業家140餘人與會。
5、1996年10月,在江蘇省江陰市召開《東亞企業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全面探討東西企業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外學者、企業家150餘人參加會議。
6、1997年10月,在浙江寧波主辦《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國際學術討論會》,從歷史上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企業管理的深刻意義。中外學者、企業家150餘人與會。
7、1998年10月,在浙江杭州主辦《市場經濟與企業改革國際學術討論會》,研討以市場經濟規律深化企業改革的必要性、具體途徑和措施。中外學者、企業家120餘人與會。
8、1998年,為《拉貝日記》在華出版,邀請拉貝先生遺屬在京舉行報告會和座談會、有關學者30餘人到會。
9、1999年10月在浙江東陽市橫店舉辦《中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國際學術研討會》,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新形勢下中國民營企業發展與高科技相結合的諸多問題,為國家經濟體制改革提供理論服務。中外學者、企業家代表80餘人與會。
10、2000年2月在江蘇鎮江市舉辦《國際金融新體系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就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預警及防範,從亞洲金融危機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構想,亞洲金融危機面臨的新環境,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難點和方向等課題展開研討。中外學者、企業家代表70餘人與會。
11、2001年3月,在河南鄭州舉辦《中原文化與現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12、2002年2月22日至23日與《北京晚報》聯合主辦"人文奧運"理論研討會,挖掘"人文奧運"內涵。
書院所開展的這些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活動,不僅受到專家、學者們普遍重視和好評,而且受到中國輿論界的關注,先後在中央電視台和省、市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北京日報》以及國外的《歐洲時報》等新聞媒體作了詳細的評述和介紹。

學術成果

1、《屈辱與抗爭---鴉片戰爭150周年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2、《中西文化交流先驅---馬可·波羅》,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3、《中國文化藍皮書(1995-1996)》,灕江出版社,1996年。
4、《衛匡國及中西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義大利特芝托大學出版社,中、意、英
三種文字同時出版,1996年。
5、《中日企業文化薈萃》,企業管理出版社,1996年。
6、《東亞企業文化的特點與發展趨勢》,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7、《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8、《市場經濟與企業改革》,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

專家團隊

名譽院長:陳翰笙。1989-1999年任書院院長,1999年改任名譽院長。1897年2月5日生於江蘇省無錫縣。曾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1),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24)。1949年前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49年後先後任外交部顧問、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等職務。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主要著作有:《封建社會的農村生產關係》(1930)、《中國當前的土地問題》(1932)、《南亞農業區域》(1950)、《四個時代的我》(1988)年。
第二任院長:張椿年。1931年生於江蘇省溧陽縣,1954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歷史系。回國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主要著作有:《從信仰到理性---義大利人文主義研究》(1993)、《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主編之一)(1982年)、《關於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探討》(2000)等。
現任院長:呂同六。1938年生於江蘇省丹陽縣,1962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義大利語言文學專業,回國後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國務院學務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全國義大利文學會會長。1989-2000年任書院副院長。曾獲義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獎特別獎(1996),義大利總統授予共和國騎士勳章(1990年)等獎。主要著作有:《地中海的靈魂》(1993)、《多元化多聲部》(1993)《寂寞是一座橋》等多部著作。2002年6月3日,呂同六院長榮獲義大利總統頒發的爵士勳章,這是象徵著義大利的國家最高榮譽。
副院長:杜文棠。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副院長,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35年生,河南開封人,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德國格廷根大學語言學院畢業,歷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河北大學、中國社科院教員、主任、研究員。北京師大、河北師大、上海同濟大學維也納大學東方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軍事歷史委員會副主席、中德友協、中國友協會、中國德國史研究會理事。著譯有《德國史》、《奧地利史》、《二戰叢書》(16卷)、《奧地利歷史文化叢書》(10卷本)、《猶太文庫》(10卷本)等。
副院長:於沛1944年生於天津。198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畢業後在世界歷史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至今。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史學理論研究》雜誌主編、《世界歷史》雜誌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主任、歷史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近年主要從事外國史學理論方法論研究,主要著述有:《蘇聯史學中的歷史認識問題》、《論歷史思維》、《歷史學的科學功能與理論思維》、《科學革命與歷史思維》、《史學思潮、社會思潮和社會變革》、《全球化和全球歷史觀》等。
院長特別助理:裴慧敏。1936年生於江蘇省丹陽市,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90年起先後任中國國際文化書院辦公室主任、秘書長。2002年任院長助理。
秘書長:王小寬。1957年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1990年起任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公關部部長、院長助理,2002年任書院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副研究員。
聯繫地址: 中國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