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老戲曲

中國古老戲曲

古老的中國傳統戲曲。包括崑曲、漢劇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老戲曲
  • 被遺產時間:2001年5月18日
  • 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
  • 現又被稱:為“崑劇”
崑曲——古老的中國戲曲
中國古老戲曲中國古老戲曲
崑曲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朝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崑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崑曲形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它起源於元朝末年的崑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宋、元以來,中國戲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樣。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於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崑山腔”,為崑曲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崑曲。之後,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崑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腔創作傳奇,習崑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為主。歷史上有名的陳圓圓就會唱崑曲。於是,崑腔遂與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到萬曆末年,由於昆班的廣泛演出活動,崑曲經揚州傳入北京、湖南,躍居各腔之首,成為傳奇劇本的標準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吳門”。明末清初,崑曲又流傳到四川、貴州和廣東等地,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崑曲的演唱本來是以蘇州的吳語語音為載體的,但在傳入各地之後,便與各地的方言和民間音樂相結合,衍變出眾多的流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崑曲腔系,成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戲曲。至清朝乾隆年間,崑曲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從此崑曲開始獨霸梨園,綿延至今六、七百年,成為現今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傳統的戲曲形態。
善書
俗稱宣講善書。因藝人常用“未開言來,淚流滿面”開場,故民間戲稱其為“未開言”。流傳於漢川、天門、沔陽、潛江、孝感、黃陂、雲夢、安陸一帶,其中以漢川最盛,故又有“漢川善書”之稱。善書由清代的宣講聖諭衍變而來。道光年間,官家宣講聖諭漸為民間宣講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鄰里、救難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節、中元節前後宣講,後逐漸發展到經常性的活動,並可在田頭地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宣講,深受鄉民歡迎,1936年前後由鄉間進入武漢等城鎮。善書初為一人宣講,後發展為三人或多人同台宣講。多人宣講時,有“主案”與“宣詞”之分。主案重說講,宣詞(又叫答詞)說兼唱。主案自始至終說講故事,宣詞則隨主案人詮釋故事情節,分扮各種角色上場或退場。語言通俗易懂,有問有答,有講有唱。善書曲目有“案”、有“傳”,合稱“案傳”。取材於官府判定了的案情故事謂之“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者謂之“傳”或“書”。善書的唱詞為十字句。上下句式結構。不隨意增字減字,一韻到底。主腔叫“宣腔”,速度舒緩,節奏自由。善書原為徒歌形式,現經改革加入絲弦伴奏。傳統曲目有《四下河南》、《猛回頭》、《蜜蜂記》、《生死牌》等。新曲目有《雙團圓》、《飛鴿案》等。
湖北大鼓
俗稱黃孝大鼓。由北方的“犁鏵音”衍變而來。相傳,道光年間,由犁鏵大鼓藝人丁海州首將此種說唱引入湖北。同治年間,鼓書藝人黃玉山(黃陂人)、趙保亭(孝感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黃岡人)等,為了在當地傳唱,始將北方語言改用當地方言,將伴奏樂器大鼓改用小鼓,以木質雲板取代鐵質犁鏵尖,遂逐漸形成了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鼓書品種,藝人稱之謂“南路鼓書”。傳統的長篇書目有《包公案》、《三國演義》》、《西遊記》、《李白成》等;中篇書目有《楊門女將》、《白蛇傳》等;短篇書有《聚寶盆》、《木蘭從軍》、《攔馬》等;書帽有《水滸》中的《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等選段。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為主,問有五字句穿插其間。湖北大鼓的主腔為“四平調”。說唱時,藝人立於鼓前,左手執雲板擊節,右手拿鼓簽敲擊鼓面或鼓邊,並附以手、眼、身、步的表演。說唱段落問常插以多變的鼓板牌子,以渲染氣氖,或藉以思考唱文,或得以稍事喘息。1949年後,隨著書目內容的更新,唱腔也有新發展,並加入了絲竹伴奏。新作品有《新兒女英雄傳》、《血淚仇》、《豐收場上》等。
漢劇
前期稱“楚腔”、“楚調”,後期稱“漢調”、“漢戲”。文字記載中還有“湖廣調”、“黃腔”、“二簧”諸稱。辛亥革命前仍稱“漢調”,中華民國初年改稱“漢劇”。湖北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皮簧腔系。漢劇流行於湖北省境長江、漢水流域及與其毗鄰的河南、湖南、四川、陝西部分地區。因其聲腔以西皮、一簧為王,故又稱“皮簧”。
歐陽予倩在《京劇一知談》中指出:“經過湖北人加工成為二簧。”西皮興起於湖北,為三陝梆子傳人鄂北襄陽一帶衍變而成,襄陽腔為西皮的過渡聲腔。漢調西皮、二簧並用,經過較長時間的融合。清乾隆年間,漢口楚調知名演員李翠官演出《玉堂春》,在漢調為西皮劇目。嘉慶末年,漢口已擁有十多個戲班,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調,也有反調,已經是一個聲腔完備的劇種。因此,皮、簧合流的時間應在乾隆年間或更早一些。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調演員米應先、余三勝、王洪貴、李六、童德善、龍德雲等先後到京師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韻、湖廣音演唱皮簧,出現了“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局面。鹹豐年問,太平天國興起,因武漢三鎮戰火不斷,漢口的漢調藝人向荊州、沙市一帶轉移。演老生又兼演老旦的譚志道,家住武昌東門郊外,舉家遷往北京搭京班演戲,並定居北京。其子譚金福(譚鑫培)幼年隨父進京,光緒年問,銳意創新,成為京劇老生一代宗師,世稱“譚派”。大革命時間,漢劇再次突破陳規,吸收女藝人參加演出,並舉辦訓幼女學社(新化女科班),培養了以新化釵(即陳伯華)為首的一批優秀女演員。漢劇劇目號稱八百出,現存傳統劇目約有六百多個。粗略統計,已知有二簧戲150多出,西皮戲330多出,兼唱西皮、二簧的70多出。其中,《興漢圖》、《二王圖》、“兩狼山》、《宇宙鋒》、《二度梅》、《貴妃醉酒》、《打花鼓》、《戰長沙》、《瘋僧掃秦》、《定軍山》、《四郎探母》、《捉放曹》、《讓成都》、《擊鼓罵曹》等至今都是漢劇舞台上常演不衰的劇目。
漢劇分行嚴格,素有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之稱,還有喬旦、搖旦、二老生、四七郎、六六外、陀螺帽、宗太保等輔助行當。20世紀30年代,劇作家劉藝舟、朱雙雲、龔嘯嵐等為漢劇編寫《霸王別姬》、《風塵三俠》、《文天祥》、《林則徐》等新戲,使漢劇劇目的思想性及舞台面貌均有更新。1949年後,漢劇在湖北蓬勃發展,全省相繼建立了20多個國營漢劇團。1951年,在原共和班、民眾漢劇團的基礎上建立了湖北省漢劇工作團(1953年改名為湖北省漢劇團)。1962年,原武漢市漢劇團改名武漢漢劇院,在院長陳伯華領導下,承擔研究和革新漢劇的重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漢劇演員及眾多業務骨幹。
湖北小曲
俗稱漢灘小曲,漢灘絲弦,外江小曲。由明清俚歌俗曲衍變而來,光緒年間已盛行於長江沿岸的漢口、武昌、黃石、沙市、江陵、宜昌、九江等地。
漢灘小曲以唱為主,說唱相間。傳統的演唱形式多為雙檔坐唱。雙檔演唱時,男操胡琴伴奏,女持雲板或碟子擊節而歌。可在茶樓、酒肆坐唱,也可“打街”賣“散唱”,或參與鄉民的喜慶宴席唱“堂會”。
漢灘小曲由“南曲”、“文詞”、“西腔”、“灘簧”等四種聲腔組合而成,並各有其曲目。此外,漢灘小曲在發展過程中,還吸收了流傳於漢水流域的“碟子小曲”及一些雜牌小調。可演唱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亦可用單曲牌體演唱內容簡單的短歌。漢灘小曲“曲”統代表性曲目有《水漫金山》、《瞅江》、《凇傘》;“文詞”的傳統代表性曲目有《蘇文表借衣》、《安安送米》》;“西腔”的傳統代表性曲目有《拷紅》、《鶯鶯餞行》;“灘簧”僅有《西宮詞》(又名《百花亭》)一曲。
碟子小曲的代表性曲目有《放風箏》、《九連環》、《十想》、《十繡》等。1949年後,漢灘小曲搬上了舞台,豐富了音樂,充實了樂隊,增加了表演。並湧現出了一批受民眾歡迎的新曲目,如《雷鋒參軍》、《江姐進山》、《三考鮮梅》、《喜旺回家》以及新編歷史曲目《選妃》等等。現已發展成了湖北境內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絲弦小曲。
長陽南曲
長陽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個較為古老的曲種,自古稱為《南曲》(亦稱絲弦)。1962年定為現名,主要流傳在長陽、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境內,以資丘最盛。它以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和鮮明的地方風格,在曲壇享有盛譽,被譽為“郁香的山花”。
根據長陽南曲曲牌、曲體等方面的歷代流傳情況足以說明,它是在明清俗曲——我國整個曲唱藝術總的源流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它最早傳入土家地區的時間,至遲在清雍乾之際,系“改土歸流”前後引進而“土化”的藝術品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長陽南曲歷來無專業藝人,系民間流傳,摯友相教,或子從父學,世代相襲。土家族南曲藝人是繼承發展南曲藝術的主體隊伍。一個曲種能在土家山寨紮根兩百年,這在湖北地方曲種,乃至全國300多個曲種中,亦不多見。至今土家山寨的人們逢年過節、聚媳嫁女、生日祝壽以及勞動之餘,往往相邀聚會,你彈他唱,拍板邦腔,自唱自樂,自娛娛人。素稱“南曲之鄉”的長陽資丘,每每夜深人靜,但聽得吊腳樓上三弦咚咚,曲聲縈迴,面對山鄉夜色,令人心曠神怡。
長陽南曲是一種比較高雅的彈唱藝術,多在婚、壽等喜不場合中演唱。表演形式主要是坐唱,多為一人自彈自唱,也可多人自彈自唱或一人彈奏,一人邊打簡板邊唱,根據曲目內容還可對唱。傳統曲目中少道白,沒有動作表演。長陽南曲優美抒情婉轉動聽,其音樂具有剛少柔多,長於敘事的特點,屬曲牌體唱腔,整個唱腔分為“南曲”和“北調”兩大腔系。在“南曲”腔系中共有31個曲牌,其中[南曲頭]、[垛子]、[上下句]、[南曲尾]為南曲的當家曲牌;在“北調”腔系中,只存[寄生]1個曲牌。南曲的主奏樂曲為小三弦,兩人唱時加簡板打節奏。
在曲目內容上,長陽南曲既有全國流行的一些共通的題材,如取材小說及戲本《三國演義》、《水滸》、《西廂記》等當中的章目,同時也有表現土家民族風情的特殊題材,如《胖大娘過江》、《螳螂討親》等。在曲牌音樂上儘管存在有全省乃至全國通用的曲牌小調,如《四季相思調》、《洋菸調》、《垂金扇》、《雪花飄》、《鳳陽調》、《疊斷橋》等,但通過長期流傳演唱,在曲調進行,旋律裝飾特點,演唱的潤腔著色,伴奏烘托等方面,均顯示出已經“南曲化”和“本地化”了。
長陽南曲傳統曲目的文詞多是短篇,還沒有發現中篇或長篇,一般在50句左右,唱詞總的看來較為文雅,運用比喻、對仗、排比、擬人、誇張等多種修辭手法,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詞。如“金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胭脂山上堆銀粉,黃鶴樓前掛玉條”、“閒時簡板敲明月,醉後漁歌唱夕陽”等。
南曲雖非土生土長,但由於引進土家山寨定居流傳、世代相襲而逐漸“土化”,它是土家族和漢族文化交融而產生的藝術結晶。

古樸詼諧的地花鼓
地花鼓(俗稱花鼓子)是流傳在宜昌市域秭歸、興山、宜昌等縣的漢族古老的民間舞蹈之一,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據老藝人祖輩相傳推斷,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從“一周二歲打花鼓,打到九州十三府”的台詞唱腔來看也說明了它源遠流長。
地花鼓屬燈舞類,最初僅限於春節等傳統佳節時與大鬧花燈活動穿插進行,匯同“獅子”、“龍燈”、“彩蓮船”一起進行表演,載歌載舞,情節生動,內容樸實,表演風趣,喜聞樂見。這種文化習俗後來逐漸進入人們日常生活領域,民間操辦紅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來。
地花鼓多為兩人表演,一旦一醜(扮成一對情人或一對夫妻),旦角自古來是男扮女裝,後才發展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雙。表演時醜執行摺扇,旦執綢巾,不扮演人物,無情節貫穿,有小鼓、陰鑼、大缽、馬鑼等擊樂伴奏。鑼鼓聲中先由丑角出場,手持摺扇,詠罷介詞(登場詩),接著與鑼鼓班子搭白,與觀眾交流,插科打渾,有固定的台詞,也有即興創作的,然後請出旦角邊唱邊舞。丑角表演詼諧、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澀。
地花鼓表演的內容大多是勞動和愛情生活,如“數花”、“探郎”、“奴在閨房悶沉沉”、“十二個月”、“五更”、“十愛”等,也有唱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的,如“烏魚招親”、“玉堂春”、“一出寶台面朝東”、“一進門來把腳跌”等,有的內容是恭賀、祝福之詞,這類大多是即興創作。
地花鼓舞蹈動作新穎,節奏明朗,動態優美,舞蹈性強,有固定的步伐和造型。特點是下沉、扣胸、稍曲膝、扭腰、晃肩、繞扇花等。無論調度和造型,旦、丑角都相距很近,來往舞時“背靠背,面對面”,不能超過一條板凳的長度,所以表演不受場地限制,堂屋、稻場、屋場、階檐均可演出。
地花鼓音樂唱腔多採用民歌小調,沒有固定的曲牌,因而造成唱腔自由化的特點,加上各地藝人把自己熟悉的民歌小調大量滲入使用,又使地花鼓更為生動豐富,結構完整。各地的地花鼓雖同出一源,但風格特色各有差異,有代表性的如秭歸三閭花鼓子、茅坪建東花鼓、兩河跳花鼓、新灘琵琶絲弦、興山南陽地花鼓、榛子地花鼓、古夫地花鼓、高橋地花鼓和宜昌平善壩地花鼓、蓮沱地花鼓等。
百戲 參軍戲 梆子腔劇種、弦索腔劇種、肘鼓子腔劇種 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平調、兩夾弦、東路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