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馬戲

中國古代馬戲

中國古代馬戲和現今所說的馬戲含義不同,現今馬戲是各類馴獸表演的代稱,而古代馬戲則是指馬上的各種技藝並包括馴馬表演。

戰國以前,中原兵將作戰及達官貴人出遊均以馬駕車,人在車中而馬不單獨作為坐騎。戰國時期的趙國國君趙武靈王,為富國強兵,於公元前307年在國內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軍事改革,命士兵脫去漢服長袍大褂,改穿胡服窄袖短衫,廢車戰為騎射,在中原地區首創了單騎作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胡服騎射”。此後,中原各地才逐步有了單騎作戰的習慣。單騎為馬戲的起源產生了重要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馬戲
  • 定義:馬上的各種技藝包括馴馬表演
  • 起源條件:單騎
  • 背景軍事改革
起源,簡介,後記,

起源

早在商周時代,就已產生了綜合音樂、舞蹈、雜技融為一體的表演形式,名叫樂舞。隨著藝術的發展,雜技從中分離出來。“雜技”這個詞最早見於《晉書》。漢代稱為“百戲”,隋唐時稱為“散樂”,宋代以後又復稱為“雜技”。馬戲是雜技的重要內容。“馬戲”一詞出自《漢書》,漢桓寬在《鹽鐵論》中講到漢代民間的奢侈生活時說:“繡衣戲弄,蒲人雜婦、百戲、馬戲、斗虎。”人們習慣上把包括各種馴獸在內的雜技節目統稱為“馬戲”。
馬戲是在騎兵騎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戰國中期,各諸侯國已有騎兵。為了提高騎兵的作戰能力,騎兵們就得有奔馬馳騁中在馬背上騰挪閃轉進退攻守的技能。在此基礎上,馬戲應運而生。
周朝時十分重視馴馬,而且馴馬技術也非常高超。馴馬事務都有專門的校人負責,訓練馬掌握行、止進、退、馳、驟等六種技巧。西周時,每年冬閒時都要舉行“講武”儀式,其中一項就是“駕馬”。這是最原始的馬術表演,也是馬戲的萌芽。當時已經有了專門用來表演的舞馬,說明當時馬戲發展很快。
馬戲馬戲

簡介

舞馬即馴馬表演,在唐代得到了長足發展。段安節說:“舞者樂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驚鴻,或如飛燕,婆娑舞態也,曼衍舞綴也。古之能者不可勝記,即有健舞、軟舞、宇舞、花舞、馬舞……。馬舞者,馬人著彩衣,執鞭,於床上舞躁蹲,蹄皆應節奏也。” 舞馬需要馴馬,馴馬是一門較難掌握的技藝,必須付出巨大的勞動才能取得成就。在<觀調馬>詩中寫道:“鴛鴦赭白齒新齊,晚日花間放碧蹄,玉勒斗(一作乍)回初噴沫,金鞭欲下不成嘶。”大型的舞馬表演莫過於唐玄宗時期。《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又嘗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即每逢玄宗生日(千秋節)就在長安興慶宮勤政樓前舉行盛大的慶壽宴會,受百官朝賀和接見外國使節以及國內各民族首領。宴會之後便請客人及文武百官共賞歌舞和馴馬演出。當時舞馬,據《明皇雜錄》記載:
唐玄宗嘗命教舞馬四百蹄。分為左右,各有部目,為某寵,為家驕。時塞外亦有善馬來貢者,上俾之教習,無不曲盡其妙。因命衣以文繡,絡以金銀,飾其鬃兢,間雜珠玉,其曲謂之"傾杯樂"者數十回,奮首鼓尾,縱橫應九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旋轉如飛。或命壯士舉一塌,馬舞於塌上。樂工數人立左右前後,皆衣淡黃衫,文玉帶,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節,命舞於勤政樓下。
馬戲圖馬戲圖
舞馬所用之馬皆做裝飾,身披錦繡,鬃束彩帶,絡以金銀飾物,十分華麗。四周一律穿著淡黃色衣衫的美貌少年手持樂器奏樂,在悠揚的“傾杯樂”樂曲聲中,馬兒百匹按照樂曲的節奏共同“奮首鼓尾,縱橫應節”的表演。隨後,馬踏上三層床塌,旋轉如飛。接著大力士雙手將塌舉起,馬靜立於塌上,銜杯曲膝,精彩的舞馬表演達到了高潮。這種動靜結合,動中求靜,最後以靜收場的藝術處理手法,乾淨利落,別開生面,使馴馬藝術升華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兩瓮唐代窖藏文物中有一皮囊式銀壺,壺的腹部有舞馬銜杯表演畫面。壺的兩面各有一馬,馬身塗全,頸系飄帶,嘴銜一杯,昂首揚尾,似作舞狀。此圖像舞馬畫面正是在千秋節舞馬時“銜杯曲膝”一場表演的真實寫照。故詩人張說看到大型的舞馬表演時寫道:“聖王至德與天齊,天馬來儀自海西。腕足齊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蹈千蹄。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後記

這種大型的舞馬表演在安史之亂後就基本停止。唐鄭在《津陽門詩序》中記載:“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起兵叛唐,公元756年安軍攻破長安,祿山亦將國家多年訓練有素的舞馬搶充為私。祿山的得力爪牙田承嗣也搶馬存之。其舞馬一聽廄上鼓聲起,就條件反射的頓挫其舞。廄人越打舞馬越是奮擊宛轉,其舞更烈,曲盡其態,田承嗣以為是妖馬,全殺了而舞馬自此絕跡。”這種大型的馴馬藝術表演亦被祿山叛軍扼殺。但馴馬藝術是一項人民喜愛的富有生命力的藝術,雖然大型的馴馬藝術表演自此以後不復前觀,小型的、零星的馴馬藝術在民問被保存下來,相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