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武器

中國古代武器

中國古代近戰兵器主要有刀、劍、槍、矛、戈、戟、槊等,遠程兵器有弓、弩、火炮、火銃等,另外春秋戰國時還流行戰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冷兵器
  • 研製時間:古代
  • 服役時間:古代
  • 國家:中國
劍,矛,斧(鉞),戟,刀,匕首,戈,弩,弓箭,戰車,火銃,佛朗機,鳥銃,

中國古代用於近戰刺殺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劍身和劍柄兩部分,劍身細長,兩側有刃,頂端尖而成鋒。劍柄短,便於手握。劍常配有劍鞘。中國最早的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劍。以後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鐵劍和鋼劍。
中國古代武器
越王勾踐劍是中國春秋末期越王勾踐使用的一把青銅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身有黑色花紋,材料為銅和錫,正面有“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即“勾踐”,“乍”即“作”)銘文。該劍出土時置於黑色漆木劍鞘內,劍身光亮,無鏽蝕,刃薄鋒利。鑄造工藝達到相當高水平。

中國古代用於直刺,扎挑格鬥的冷兵器。由矛頭和矛柄組成。矛頭多以金屬製作,矛柄多採用木、竹和藤等材料製作,也有用金屬材料的。矛長通常為1.8-2.7米,有的達4米多。矛頭一般長40厘米,有的達80多厘米。早期的矛頭為石頭或獸骨,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青銅和鐵制矛頭。
吳王夫差矛是中國春秋末期吳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銅矛。於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僅存矛頭,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矛頭為青銅鑄造,長29.5厘米,寬5.5厘米。劍身有黑色花紋,材料為銅和錫,正面有“吳王夫差自乍(作)用”)銘文。矛刃鋒利。其鑄造工藝之精細為同類兵器所少見。

斧(鉞)

中國古代用於劈砍的格鬥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組成。斧身為石質、銅質或鐵質,斧柄為木質。鉞與斧形制相近,區別是鉞形體薄、刃部寬且成圓弧形。鉞主要是作為軍權的象徵,所以鉞大多鑄造精良,鉞身上刻有人面或獸面紋飾,形象猙獰而華美,給人一種威懾力。
商婦好大銅鉞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女將,曾率軍征伐夷、羌、土等方國,戰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了4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還有“婦好”二字銘文。該鉞並非實戰兵器,而是婦好統帥權威的象徵物。

中國古代將矛和戈攻能合為一體的格鬥用冷兵器。由戟頭和戟柄組成。戟頭以金屬材料製作,戟柄為木、竹質。戟最長可達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騎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銅戟,以後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鐵戟。

中國古代用於近距離砍和劈的單兵格鬥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兩部分組成。刀身狹長,刃薄脊厚。刀柄或長或短。其種類很多,有大刀、腰刀環首刀等,是中國古代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早期為石刀,後來發展為青銅刀、鐵刀和鋼刀。
登州戚氏”軍刀是中國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使用的一把軍刀。通長89厘米,柄長16厘米。刀上部刻“萬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說明這把軍刀是萬曆十年(1582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鑄造的。

匕首

一種短小似劍的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兩部分組成。長20-30厘米,有單刃和雙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從古至今一直是軍隊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中國古代用於鉤殺和啄擊的冷兵器。由戈頭和柄組成。戈頭多為青銅鑄造。柄多為竹、木製作,長度通常為1米左右,最長超過3米。戈盛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戰國晚期,鐵兵器使用漸多,逐漸淘汰了青銅戈,至西漢後期已絕跡。

中國古代一種裝有控制裝置,可待機發射的遠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機三部分組成。弩機由青銅或鐵製成,包括牙、牛、懸刀三部分。漢代的弩在弩機外面加裝了一個青銅機匣,稱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另外,漢駑在用於瞄準的“望山”上增設刻度,相當於現代步槍的標尺,提高了命中率。

弓箭

中國古代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桿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制,桿為竹或木質,羽為雕或鷹的羽毛。是中國古代軍隊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戰車

中國古代用於戰鬥的馬車。一般為獨輈(轅)、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為驅車手,左右兩人負責搏殺。其種類很多,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戰車最早在夏王啟指揮的甘之戰中使用。以後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戰車成為戰爭的主力和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到春秋時出現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到了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是1980年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出土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彩繪銅車。前面的一號車為雙輪、單轅結構,前駕四馬,車輿為橫長方形,寬126厘米,進深70厘米,前面與兩側有車欄,後面留門以備上下。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於車上。

火銃

中國元代及明代前期金屬管狀射擊火器。由前膛、藥室和尾[上“鞏”下“金”]組成。使用時點燃由藥室引出的藥線,引燃藥室內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預裝入前膛內的石彈或鐵彈射出,殺傷敵人。火銃是中國元古代第一代金屬管狀射擊火器,以銅和鐵鑄造,至遲出現於元代(約公元14世紀初),後普遍用於海戰和陸戰。戰時使用的火銃有:單管手銃、多管三眼銃、五排銃七星銃十眼銃和大口徑碗口銃(口徑為100-120毫米)等。

佛朗機

中國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佛朗機為歐洲發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傳入中國,按其國名稱為“佛朗機”。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製成功第一批32門佛朗機,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之後,明廷又陸續仿製出大小型號不同的各式佛朗機,裝備北方及沿海軍隊。

鳥銃

中國明朝後期對火繩槍燧發槍的統稱。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使用時通過預燃的火繩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藉助火藥燃氣的爆發力將槍管內鉛彈射出,殺傷敵人。鳥銃為歐洲發明,明嘉靖年間由魯密(今譯魯姆,位於今土耳其)傳入中國,明廷遂仿製。最初仿製的鳥銃為前裝、滑膛、火繩槍機,為近代步槍雛形。口徑約為9-13毫米,槍管長1-1.5米,全槍長1.3-2米,重2-4千克。彈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為明、清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裝備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