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

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

《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是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
  • 作者肖暉 著
  • ISBN:9787503687518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9-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圖書信息

作 者:
叢 書 名: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術文庫
版 次:1頁 數:347
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司法制度

內容簡介

《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是第一本對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進行專門研究的專著,試圖從體系到內容填補該領域的學術空白。它從多向度的視角來展開研究,並借用了歷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運用了大量跨學科的知識和原始檔案等第一手的材料,力圖做到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學術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其論題從傳統到現代是中國判決理由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具有理論方面的價值,一方面體現在系統地論述了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不可逆轉性,更加堅定了我們走法治之路的信心;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和情理型判決理由的合理核心,從而使人們對法治的局限性和中國的文化傳統有正確的認識。《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還具有實踐方面的價值,它體現在如何完善立法、如何讓法官所作出的判決理由符合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要求、法官應如何協調情、理、法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克服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上。
總的來說,《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運用馬克斯·韋伯的“理想類型”的研究方法,構建了情理型和法規範型這兩種判決理由類型,並以此為基點,以現代化為主線,一步一步展開對判決理由的研究。筆者對此的研究是極具問題意識的,研究的問題完全是中國的;西方在《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的語境下只是一個可資借鑑的參照系,但並不等於說筆者同意西方的昨天就是中國的明天這種說法。《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的研究是杜鵑啼血,它既融入了筆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的思考,同時也融入了筆者對現代性、現代化的深層次的思考,而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筆者個人特殊的經歷和挫折的基礎上的。不管怎樣,《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與現代轉型》實際上只表達了一個主題,那就是筆者對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的熱愛。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是一本人文性很強的理論專著,這是讀者必須注意的。

作者簡介

肖暉,男,1970年10月生,四川省宜賓市人。曾做過十年法官。法學博士,現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北大法律評論》、《思想戰線》、《法學家》、《現代法學》等報刊上獨(合)發表論文多篇。
·查看全部>>

目錄

緒論
一、選題意義和選題背景
二、對判決理由研究的學術史梳理及本書的研究方向
三、本書的立場及論題
四、本書的基本內容和研究價值
五、本書的研究方法
六、幾個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判決
(二)判決理由
(三)傳統
(四)現代
第一章 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
第一節 中國傳統判決理由中的理、情、法
一、理:中國傳統判決理由的最高準則
二、情:中國傳統判決理由的重要準則
三、法:中國傳統判決理由中情理實現的工具
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情理型判決理由形成的文化原因
一、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
(一)儒家的人倫價值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
(二)儒家的人情觀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
(三)儒家的法思想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
二、無訟文化與中國傳統判決理由
(一)無訟文化概述
(二)無訟與人情
第三節 中國傳統的情理型判決理由形成的社會原因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判決理由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鴉片戰爭一民國成立:判決理由的歷史變遷
一、領事裁判權與法規範型判決理由
二、清末中國人的回應與挑戰
第二節 民國時期:判決理由的新發展
第三節 革命根據地:情理型判決理由的回歸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一“文革”:判決理由發展的遲滯期
第五節 “文革”後一現階段:判決理由的新變化
一、“文革”後一1992年:判決理由發展的覺醒期
二、1992年一現階段:判決理由的高速發展期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判決理由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節 何謂法規範型判決理由?
一、大陸法系法規出髮型的判決理由
二、普通法系判例出髮型的判決理由
第二節 中國判決理由轉型的文化原因
一、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尊嚴與司法審判、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關係
(一)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尊嚴
(二) 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格尊嚴與司法審判、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關係
二、全球化時代與全球意義的正義觀
(一) 正義的界定
(二) 全球意義的正義觀
(三) 人格尊嚴的普適性與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關係
第三節 中國判決理由轉型的社會原因
一、生活方式的變化與中國判決理由的轉型
(一) 西方背景下陌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與法規範型判決理由關係
(二) 陌生人社會的生活方式與中國判決理由的轉型
二、從人性假設的視角對中國判決理由的考察
(一) 兩種不同的人性假設
(二) 兩種人性假設下的審判方式及判決理由的簡要考察
第四節 從傳統到現代:中國判決理由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何謂現代性?
二、現代性、司法現代化與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關係
(一) 現代以前西方國家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歷史
1.現代以前大陸法系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歷史
(1) 羅馬時代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歷史
(2) 中世紀歐洲大陸的訴訟及判決理由的歷史
2.現代以前普通法系的訴訟與判決理由的歷史
(二) 司法現代化與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內在要求及局限性的克服
第一節 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內在要求
第二節 法規範型判決理由的局限性
一、有時會帶來實質上的不正義
二、法官適法有時會遭遇困難
第三節 對判決理由實質上不正義的克服
第四節 立法的完善:法官適法困難的解決辦法一
第五節 法律方法的套用:法官適法困難的解決辦法二
一、法律的解釋技術
二、法律漏洞的填補
三、法官的利益衡量(或稱價值權衡)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情理型判決理由的繼承和揚棄
第一節 對“以情理為導向”的訴訟理念的繼承和揚棄
第二節 對“和為貴”的訴訟理念的繼承和揚棄
第三節 判決理由中情理的具體運用
一、判決書中情理法交融
二、判後語
三、將生活中的情理轉化為經驗法則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對現階段中國判決理由存在問題和不足的考察
第一節 對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問題的考察
第二節 對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不足的考察
第三節 中國現階段判決理由存在問題與不足的原因
一、文化的因素
二、制度性的因素
(一) 最高人民法院所推行的判決書結構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二) 缺乏制度性的激勵因素
三、人的因素
(一) 法官的素質低下
(二) 習慣的定勢使然
(三) 認識和觀念上的偏差
第四節 制度建構: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改革判決書的結構
(一) 一個一審民事判決書結構調整的實例
(二) 對實例中的判決書結構的幾點說明
(三) 判決書結構調整與客群的關係
二、如何通過制度性手段激勵法官
第五節 人的現代化:根本的解決辦法
一、如何提高法律素質
二、法律思維習慣的養成與觀念的轉變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收起全部<<

前言

受命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術文庫》(以下簡稱《法學學術文庫》)寫序是件幸運的苦差事。言其幸運是組織的信任,言其苦差實頗費心力。
愚意以為,《法學學術文庫》的出版是學校科研的盛舉。述其作用論其特點,必須回放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予以說明。偉人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偉人還說過,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
眾所周知,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學(1995年前名為西南政法學院,人們常簡稱其為西政)已經五十有五啦,假如是個自然人,當此年齡段該是知天命多時了。五十五個年頭,它有過創業的艱辛,有過成功的喜悅,有過失敗的悲哀,有過耀眼的光環。它少年慘遭磨難,青年恰逢盛世。從縱向看,大致可切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奠基期。時間跨度當從1953年建校算起至1966年上半年。學校從批准到選址,從選址到成立,從成立到教學,基本是順應政治之需。司法改革運動又“使一大批並無政治問題的法學專家、教授被拒之於新的司法機關和大學講壇之外”彼時不以做學問為時髦而以講政治為榮耀。雖有少許著述出台但基本上是談不上法學研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