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武延平著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是2001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延平。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
  • 作者武延平 
  • ISBN:9787562015031 
  • 定價:15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2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
作者:武延平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1-2
頁數:369
定價:15.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62015031

內容簡介

本書仍以1996年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為綱,在解釋刑事訴訟法典內容的基礎上,加大了對立法精神和立法的理論基礎的闡述。幫助學生從更高的層閃上加深對刑事訴訟的理解。充實了實踐內容。每章都結合實踐中的經驗和問題進和地論述,並把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等中央有關部門的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國則和規定,貫徹到教材中。大大加強了教材的實踐內容,這對培養學生的套用能力,提高司法幹部解決實際能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教材適當吸收了近年來訴訟法學研究的新成果,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訴訟法學方面新鮮知識。通過這次修改,使這本教材在理論方面、知識方面、實踐方面等都有了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無疑對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我國刑事訴訟法典的精神實質,增強套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簡介

武延平 法務部預防犯罪研究所所長,法學教授,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訴訟法學研究會秘書長,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要著作有:《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教程》、《刑事證據理論》、《證據學》、《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我國廉政建設及法律保障》等。
於紹元 浙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法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浙江省檢察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刑事訴訟法教程》、《民事訴訟法學新論》、《實用行政訴訟法學》、《訴訟法案例析解》等30餘本。
張 旭 浙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院長助理、法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刑事訴訟法教程》、《新刑事訴訟法學原理》、《證據法學》、《刑事訴訟疑難問題析解》、《刑事案例評析》等。發表法學論文數十篇。
馬貴翔 甘肅政法學院法學副教授,中國訴訟法學研究會幹事。主要著作有:《刑事訴訟的理想結構與現實結構》、《律師學》、《刑事訴訟法教程》等。

目錄

第一編 總編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概述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第二節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第三節 不同歷史類型的刑事訴訟模式
第二章 刑事訴訟中的公、檢、法三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第一節 刑事訴訟中的公、檢 法三機關
第二節 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
第三節 其他訴訟參與人
第三章 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公、檢、法三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原則
第二節 人民法院 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第三節 專門機關與民眾相結合原則
第四節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第五節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
第六節 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第七節 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監督的原則
第八節 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第九節 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的原則
第十節 外國人犯罪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原則
第十一節 審判公開原則
第十二節 兩審終審原則
第四章 迴避
第一節 迴避制度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迴避的理由
第三節 迴避的程式
第五章 辯護與代理
第一節 辯護制度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辯護的種類和辯護人的範圍
第三節 辯護人的訴訟地位
第四節 律師辯護的程式
第五節 辯護律師參加訴訟活動的意義
第六節 代理
第六章 管轄
第一節 管轄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立案管轄
第三節 審判管轄
第七章 強制措施
第一節 強制措施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拘傳 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
第三節 拘留
第四節 逮捕
第五節 扭送
第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
第三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
第四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審判
第五節 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裁定的執行
第九章 期間、送達
第一節 期間
第二節 送達
第二編 證據論
第十章 證據的概念、種類和意義
第一節 證據的概念
第二節 證據的種類
第三節 證據的意義
第十一章 證據的收集和審查判斷
第一節 證據的收集
第二節 證據的審查判斷
第十二章 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
第一節 運用證據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證明
第十三章 幾類刑事案件證據的運用
第一節 盜竊案件證據的運用
第二節 殺人案件證據的運用
第三節 強姦案件證據的運用
第四節 貪污案件證據的運用
第三編 普通程式論
第十四章 立案程式
第一節 立案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立案的材料來源和條件
第三節 立案的程式
第四節 立案的監督
第十五章 偵查
第一節 偵查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偵查行為
第三節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
第四節 偵查終結
第十六章 提起公訴
第一節 提起公訴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審查起訴
第三節 提起公訴
第四節 不起訴
第五節 出庭公訴前的準備
第十七章 第一審程式
第一節 第一審程式的概念、意義和任務
第二節 審判組織
第三節 對提起公訴案件的審查和開庭前的準備
第四節 法庭審判程式
第五節 延期審理、中止審理和審判期限
第六節 自訴案件的第一審程式
第七節 簡易程式
第八節 判決、裁定和決定
第十八章 第二審程式
第一節 第二審程式的概念、任務和作用
第二節 抗訴與抗訴
第三節 第二審案件的審判
第四節 抗訴不加刑原則
第四編 特殊程式論
第十九章 死刑覆核程式
第一節 死刑覆核程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覆核程式
第三節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覆核程式
第二十章 審判監督程式
第一節 審判監督程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審判監督程式的提起
第三節 對決定再審案件的重新審判程式
第二十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判程式
第一節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審判程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判原則
第三節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判程式
第二十二章 涉外刑事訴訟程式
第一節 涉外刑事訴訟程式概述
第二節 涉外刑事訴訟的原則
第三節 涉外刑事訴訟程式的特別規定
第五編 執行程式
第二十三章 執行程式
第一節 執行程式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節 各類刑事判決和裁定的執行
第三節 執行中的訴訟問題
第二十四章 冤錯案件賠償程式
第一節 冤錯案件賠償的概念和必要性
第二節 冤錯案件賠償的原則
第三節 冤錯案件賠償的範圍
第四節 冤錯案件賠償的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