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2013年5月27日,發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該《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共首次擁有正式黨內“立法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 發布時間:2013年5月27日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定價:5.00元
相關書籍,檔案全文,意義,解讀,

相關書籍

書名: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備案規定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
ISBN: 978-7-5093-4630-3
定價:5.00元
2013年5月27日 ,經中央批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備案規定》公開發布。這兩部黨內法規的制定和發布,對於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制定條例》共分七章、三十六條,對黨內法規的制定許可權、制定原則、規劃與計畫、起草、審批與發布、適用與解釋、備案、清理與評估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備案規定》共十八條,對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案備案的原則、範圍、期限、審查、通報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中央強調,黨內法規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開展工作、從事活動的基本遵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黨內法規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要加強統籌規劃,提高制定質量,加快構建內容協調、程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要強化宣傳教育,加大執行力度,切實維護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努力在全黨形成重視、學習、遵守黨內法規的濃厚氛圍。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構,充實工作力量,為做好黨內法規工作提供堅實保證。

檔案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範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
第三條 黨的中央組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中央黨內法規。下列事項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
(一)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二)黨的各級組織的產生、組成和職權;
(三)黨員義務和權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黨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事項;
(六)其他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的事項。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就其職權範圍內有關事項制定黨內法規
第四條 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準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
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係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
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第五條 黨內法規的內容應當用條款形式表述,不同於一般不用條款形式表述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規範性檔案。
第六條 制定黨內法規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制定黨內法規的日常工作由中央書記處負責。
中央辦公廳承擔黨內法規制定的統籌協調工作,其所屬法規工作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負責職權範圍內的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其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第七條 制定黨內法規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從黨的事業發展需要和黨的建設實際出發;
(二)以黨章為根本依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三)遵守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的規定;
(四)符合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
(五)有利於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六)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七)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八)注重簡明實用,防止繁瑣重複。
第二章 規劃與計畫
第八條 制定黨內法規應當統籌進行,科學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和年度計畫,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逐步構建內容協調、程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第九條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由中央辦公廳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提出的制定建議進行匯總,並廣泛徵求意見後擬訂,經中央書記處辦公會議討論,報中央審定。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年度計畫,由中央辦公廳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年度制定建議進行匯總後擬訂,報中央審批。
第十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提出的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建議,應當包括黨內法規名稱、制定必要性、報送時間、起草單位等。
第十一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可以根據職權和實際需要,編制本系統、本地區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和計畫。
第十二條 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和計畫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第三章 起 草
第十三條 中央黨內法規按其內容一般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起草,綜合性黨內法規由中央辦公廳協調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有關部門起草或者成立專門起草小組起草。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由其自行組織起草。
第十四條 黨內法規草案一般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名稱;
(二)制定目的和依據;
(三)適用範圍;
(四)具體規範;
(五)解釋機關;
(六)施行日期。
第十五條 黨內法規應當方向正確,內容明確,邏輯嚴密,表述準確、規範、簡潔,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六條 起草黨內法規,應當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實際情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和新的實踐經驗,充分了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必要時,調查研究可以吸收相關專家學者參加或者委託專門機構開展。
第十七條 起草黨內法規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就涉及其他部門和單位工作範圍的事項,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一致。經協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當在報送黨內法規草案時對有關情況作出說明。
第十八條 起草黨內法規,應當與現行黨內法規相銜接。對同一事項,如果需要作出與現行黨內法規不一致的規定,應當在草案中作出廢止或者如何適用現行黨內法規的規定,並在報送草案時說明情況和理由。
第十九條 黨內法規草案形成後,應當廣泛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範圍根據黨內法規草案的具體內容確定,必要時在全黨範圍內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應當注意聽取黨代表大會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黨內法規草案,應當充分聽取民眾意見。
徵求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形式,也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網上徵詢等形式。
第二十條 起草部門和單位向審議批准機關報送黨內法規草案,應當同時報送草案制定說明。制定說明應當包括制定黨內法規的必要性、主要內容、徵求意見情況、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情況等。
第四章 審批與發布
第二十一條 審議批准機關收到黨內法規草案後,交由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進行審核。主要審核以下內容:
(一)是否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牴觸;
(二)是否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黨內法規相牴觸;
(四)是否與其他同位黨內法規對同一事項的規定相衝突;
(五)是否就涉及的重大政策措施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協商;
(六)是否符合制定許可權和程式。
對存在問題的黨內法規草案,審核機構經批准可以向起草部門和單位提出修改意見。如起草部門和單位不採納修改意見,審核機構可以向審議批准機關提出修改、緩辦或者退回的建議。
第二十二條 黨內法規的審議批准,按照下列職權進行:
(一)涉及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黨內法規,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審議批准;
(二)涉及黨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涉及黨員義務和權利方面基本制度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各方面工作基本制度的黨內法規,由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或者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批准;
(三)應當由中央發布的其他黨內法規,根據情況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批准,或者按規定程式報送批准;
(四)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發布的黨內法規,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審議批准;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發布的黨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審議批准。
第二十三條 經審議批准的黨內法規草案,由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核文後按規定程式報請發布。
黨內法規一般採用中共中央檔案、中共中央辦公廳檔案、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檔案、中央各部門檔案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檔案、黨委辦公廳檔案的形式發布。
黨內法規經批准後一般應當公開發布。
第二十四條 實際工作迫切需要但還不夠成熟的黨內法規,可先試行,在實踐中完善後重新發布。
第五章 適用與解釋
第二十五條 黨章黨內法規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黨內法規都不得同黨章相牴觸。
中央黨內法規的效力高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的效力。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不得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制定的黨內法規相牴觸。
第二十六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黨內法規,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舊的規定與新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制定的黨內法規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提請中央處理。
第二十八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發布的黨內法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央責令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一)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牴觸的;
(二)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的;
(三)同中央黨內法規相牴觸的。
第二十九條 中央黨內法規解釋工作,由其規定的解釋機關負責。本條例施行前發布的中央黨內法規,未明確規定解釋機關的,由中央辦公廳請示中央後承辦。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由其自行解釋。
黨內法規的解釋同黨內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備案、清理與評估
第三十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應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送中央備案,備案工作由中央辦公廳承辦。具體備案辦法由中央辦公廳另行規定。
第三十一條 黨內法規制定機關應當適時對黨內法規進行清理,並根據清理情況及時對相關黨內法規作出修改、廢止等相應處理。
第三十二條 黨內法規制定機關、起草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職權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實施效果開展評估。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黨內法規的修改、廢止,適用本條例。
黨章的修改適用黨章的規定。
第三十四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及其總政治部依照本條例的基本精神制定軍隊黨內法規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由中央辦公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式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意義

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
提升黨內法規制定的前瞻性、民主性和科學性。
保障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執行力。

解讀

中共首次擁有正式黨內“立法法
《制定條例》及《備案規定》的制定與發布,使黨有了第一部正式、公開的黨內“立法法”,對推動以黨內法規建設為核心環節的黨的制度建設,提升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豐富拓展執政黨建設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義。——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表示,這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布,使黨有了第一部正式、公開的黨內“立法法”。
兩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公布,專家稱有利於解決一些地方制定黨內法規閉門造車、脫離民眾問題
《制定條例》規定:制定黨內法規應當統籌進行,科學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和年度計畫。據了解,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甄小英:編制“五年規劃”有利於加強黨內法規建設的頂層設計和整體布局,明確法規制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保證其系統性、協調性和前瞻性。五年規劃同五年一屆的黨代會相銜接,也有利於檢查黨代會關於黨的制度建設要求的落實。
《制定條例》對徵求意見環節作了細化規定:一是規定徵求意見時應當注意聽取黨代表大會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二是規定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黨內法規草案,應當充分聽取民眾意見;三是規定徵求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形式,也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網上徵詢等形式。
《制定條例》對“前置審核”程式作了進一步完善,明確審議批准機關收到黨內法規草案後,要交由所屬法規工作機構進行審核,並規定了發現問題後的處理辦法和程式。
上述程式的修訂,有利於解決一些地方制定黨內法規過程中閉門造車、脫離民眾、脫離實際、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一些黨內法規質量低,甚至存在與國法、黨紀相衝突和損害民眾利益等問題。
明確中央與地方黨委法規制定許可權
與1990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式暫行條例》相比,《制定條例》將原條例名稱中的“程式”二字刪去。同時,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活動納入適用範圍。
這次修訂增加了制定工作的實體性要求,特別是對黨內法規制定許可權作出專門規定,明確了哪些事項只能由黨的中央組織制定、哪些事項可以由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或省區市黨委制定,有利於從根本上避免或減少無權制定、越權制定、重複制定等無序制定現象,確保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納入適用範圍,有助於解決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的做法不夠規範的問題。
強化監督防“紅頭檔案”打架
在這次修訂中,《制定條例》用專章對黨內法規備案、清理與評估作出規定:
一是細化了備案制度,規定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和省區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應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送中央備案。正是配合這項制度,同步制定了《備案規定》。
二是增寫了清理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應適時對黨內法規進行清理,並根據清理情況及時作出廢止、失效或者予以修改等處理。據了解,中央正在全黨部署開展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案集中清理工作,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三是確立了實施後評估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起草部門和單位根據職權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實施效果開展評估。
這些做法有利於強化對黨內法規的監督,解決“紅頭檔案”打架等問題;有利於摸清“底數”,加快構建科學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有利於督促黨內法規的實施,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嚴肅性、權威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