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與國家建設——以統一戰線為視角

中國共產黨與國家建設——以統一戰線為視角

黨治國家終結了20世紀上半葉以來一直困擾人們的政權“內卷化”趨勢,但遠沒有完成政治共同體的正規化和合理化的現代化過程,即“獲得現代性”的過程。 對於在一黨執政體制內謀求長期執政的政黨而言,尤其是在資源動員和分配上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以黨權的軸心地位來強化中央權威,以黨權的鞏固擴張來拓展改革空間,以黨權的集中統一來打破利益分割,以黨權的合法運用來支持法律秩序,可能就是黨治國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走向現代國家的必經階段。 國家治理意味著不僅應該有一個體系完整、職能科學、監管合理、調控有效的政府體系,還應該有一個相對獨立自主、廣泛參與公共事務、有力監督和控制政府的社會體系。 在中國走向現代國家的路上,共產黨執政方式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它能否正確地解決現代國家建設中政黨與國家的法律關係,即“黨權”與“法權”的關係,而判斷共產黨執政方式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則要看它能否成功地把憲法的最高權威和法律的剛性約束內化為政黨行為的理性自覺,即內化為政黨的“法的精神”。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共產黨與國家建設——以統一戰線為視角
  • 作者:肖存良 林尚立 著
  • ISBN:978-7-309-09722-1/D.621
  • 頁數:312頁
  • 定價:42     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開
書籍信息,作者簡介,內容提要,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
肖存良 林尚立 著
定價:
42 元
頁數:
312頁
ISBN:
978-7-309-09722-1/D.621
字數:
343千字
開本:
16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13年7月

作者簡介

肖存良,法學博士,復旦大學統戰理論研究基地學術秘書,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統一戰線、多黨合作與人民政協理論研究。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著作8部,主持國家社科、上海社科與其他課題共8項。
林尚立,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復旦大學副校長,全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上海政治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統戰基礎理論上海研究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

內容提要


本書運用馬克思的現代國家理論,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通過統一戰線成為一個強大的政黨,實現社會整合,並使國家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歷程。全書把統一戰線對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意義放在工業化、現代化、民主化和現代國家建設的巨觀背景下來考察。其中統一戰線與現代國家建設是主線,統一戰線與國家工業化、現代化和民主化是輔線。
中國社會政治發展的基本邏輯表明,國家建設維繫於政黨,政黨如果不能把分散化的社會整合成為一個總體性社會,國家建設就不能成功。中國共產黨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構建政黨社會關係的基本框架,一個是通過縱向的組織網路,一個是通過橫向的統一戰線網路體系,組織網路體系和統戰網路體系都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建構機制,而統一戰線是黨建國家內在維繫的基本政治框架,是中國共產黨建構社會的重要機制。一旦這個社會建構機制缺失,整個社會維繫的內在機理就會斷裂,社會就不能維繫起來,整箇中國政治就會癱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黨建國家:問題的提出
一、社會轉型與國家建設
二、尋找整合主體:中國的政黨與社會整合
三、黨建國家: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的特殊關係
四、統一戰線與黨建國家
第二節 基本理論與核心概念
一、現代國家與現代化
二、現代國家建設中的政黨
三、現代國家建設中的政黨與國家關係
第三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對統一戰線的研究文獻綜述
二、國內對統一戰線研究的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章節介紹
第二章 根植社會:國民革命統一戰線
第一節 社會革命時期統一戰線的社會內生性
一、宗法掩蓋階級
二、階級分化不明朗的社會
三、中國社會的特點:兩頭小 中間大
四、統一戰線:爭取中間階級
第二節 社會革命時期統一戰線的政黨內生性
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自我複製性要求無產階級政黨建立統一戰線
二、先鋒隊政黨與統一戰線:無產階級政黨遭遇前現代社會
三、統一戰線與敵我結構:政黨的繁重任務
四、統一戰線與社會動員:政治動員的有效性
第三節 建設民主共和國:政黨根植社會的原動力
一、民主共和:國民黨根植社會的歷史動力
二、與國民革命同行:中國共產黨伴隨國民革命根植社會
第四節 從知識分子政黨到國民革命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根植社會的歷程
一、知識分子點燃中國革命
二、與工人相結合
三、領導工人運動的失敗
四、根植社會:國民革命統一戰線
第三章 占據邊緣:工農聯盟統一戰線
第一節 工農聯盟統一戰線的建立
一、發現農民
二、工農聯盟統一戰線
三、武裝鬥爭的重要性
四、工農聯盟統一戰線與紅軍的建立
第二節 占據邊緣與統一戰線的社會整合
一、社會分散化與革命的分散性
二、邊緣的中心性:邊緣的辯證分析
三、深入鄉村與土地革命
四、占據邊緣與鄉村社會整合
第三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邊緣的政治體系
一、黨建國家與建立蘇維埃政權
二、由城市蘇維埃到鄉村蘇維埃:邊緣的政治體系
三、蘇維埃模式的局限:民族性壓倒階級性
第四章 走向中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第一節 政黨建設:走向中心的組織基礎
一、抗日與政治合法性
二、抗日與政治動員的有效性
三、由階級性政黨到民族性政黨
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整合
第二節 政策調整:政黨走向中心的社會基礎
一、減租減息交租交息
二、建立統一戰線政權:三三制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政黨走向中心的理論基礎
一、新民主主義與三民主義
二、新民主主義與中國社會發展
三、新民主主義賦予統一戰線以必然性
第四節 保持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走向中心的關鍵
一、政治主動與政治被動: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
二、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戰爭中的領導責任
第五節 人民共和國:走向中心的政治體系
一、走向中心:從蘇維埃共和國到人民共和國
二、人民共和國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聯合政府
三、人民共和國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人民民主專政
第五章 鞏固中心:建國以來的統一戰線
第一節 黨建國家的扭曲:改革開放以前統一戰線的弱化
一、單位社會與政治運動:計畫經濟與中國共產黨的社會組織化
二、統一戰線的弱化與國家建設危機
第二節 黨建國家的轉型:改革開放以來的統一戰線
一、社會轉型:現代社會的成長
二、政黨轉型: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型
三、建設現代國家:統一戰線與黨建國家的轉型
第六章 法寶:統一戰線是黨建國家內在維繫的基本政治框架
第一節 兩種社會建構機制:統一戰線的橫向整合功能
一、統一戰線的橫向整合功能
二、古代的橫向政治整合機制:一個簡單的比較
第二節 統一戰線內生於中國的政治生活
結論 統一戰線對於中國的政治意義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