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傳統機械調查研究(中國傳統工藝全集)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傳統機械調查研究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一般指本詞條

本書對我國傳統機械工藝作了系統、詳盡的敘述、研究和總結。全書分十一章,分別選擇了比較典型的、技術上特點較突出的機械如:犁和耬、水車、風車、磨、碾、水碾等,對它們的機構設計、材料、製造工藝和使用的歷史背景進行了較為翔實的介紹。這一創造性的總結和沉澱,對機械工程史學者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傳統機械調查研究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頁數:280頁
  • 開本:16
  • 品牌:大象出版社
  • 作者:路甬祥
  •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4733235, 97875347332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是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科研項目,國家新聞出版署“九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該套書填補了我國尚沒有傳統工藝系列著作出版的空白。全書共13卷,包括綜論、技術思想、陶瓷、金屬工藝、傳統機械調查研究、漆藝、家具、雕塑造紙和印刷、金銀細工和景泰藍、中藥炮製、文物修復和辨偽、歷代工藝名家等,作者系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中國的傳統工藝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技術精湛,科學技術和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其影響遍及社會懲治知的各個方面。所有傳世和出土的人工製作的文物幾乎都出自傳統工藝,據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燦爛多彩的物質文明是由多傳統工藝所創造的。即此一端,可見傳統工藝對於民族和社會的發展曾起過何等重大的作用。

作者簡介

張柏春,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及技術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04-200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及機械史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歷史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工程哲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萊布尼茲研究會理事;國際機構與機器學聯盟(IFToMM)機構與機器史委員會執行委員、國際技術史委員會(ICOHTEC)會員。擔任科學技術史學術期刊Science in Context編委、《自然科學史研究》常務編委、《中國科技史雜誌》編委、《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社科版)》編委。1997-2003年承擔中科院“九五”項目“中國傳統技術綜合研究”的二級課題:“傳統機械調查研究”。2000-200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方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首席科學家, 並研究“蘇聯技術向中國的轉移”。2001年起擔任“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夥伴小組”組長, 主持中國科學院重點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力學知識發展及其與其它文化傳統的互動”研究。

圖書目錄

序言:認識中國的機械技術傳統
第一章 犁和耬
第一節 犁
第二節 耬
第二章 水車
第一節 筒車
第二節 翻車
第三章 風車
第一節 立軸式風車
第二節 臥軸式風車
第四章 磨
第一節 磨的構造原理
第二節 內蒙古中西部的磨
第三節 山東泰安的磨
第四節 雲南麗江的水磨
第五章 碾
第一節 內蒙古中西部的輥碾
第二節 山東泰安的輥碾
第三節 槽碾
第六章 水碾
第一節 廣西臥軸式水輪驅動的水碾
第二節 廣西和雲南立軸式水輪驅動的水碾
第七章 水碓及水力碓、磨、碾、礱系統
……
第八章 風扇車與風箱
第九章 油榨、糖車與河漏床
第十章 桿秤
第十一章 天文儀器
結語 傳統機械的生命力
附錄

序言

總序
中國的傳統工藝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科學技術和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其影響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有傳世和出土的人工製作的文物幾乎都出自傳統工藝,據此,在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古代燦爛多彩的物質文明是由眾多傳統工藝所創造的。即此一端,可見傳統工藝對於民族和社會的發展曾起過何等重大的歷史作用。
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同樣不容忽視。作為中華民族固有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工藝,既是彌足珍貴的科學遺產,又是技術基因的載體。古老的用作藝術鑄件的失蠟法,經過現代科學技術的改造,躍變成為先進的、規模宏大的精密鑄造行業,這是人們所熟知的科學技術史上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範例。許多傳統工藝(諸如宣紙、紫砂、景泰藍、鑼鈸製作等)至今仍在生產中套用,且因其自身工藝特點和文化特質而難以為現代技術所替代。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展、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準的提高,對傳統工藝製品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傳統工藝定將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提高國民素質、美化人民生活、對外貿易、國際文化交流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滿足各階層的多層次需要,從而顯現其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所有文明國度都十分珍視自己的文化史、科學史、藝術史和工藝史,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包括傳統工藝在內的民族文化,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我國,傳統工藝的保護和繼承發揚同樣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又有再度煥發青春的大好機遇。所有文明國度都十分珍視自己的文化史、科學史、藝術史和工藝史。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包括傳統工藝在內的民族文化,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我國,傳統工藝的保護和繼承發揚同樣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又有再度煥發青春的大好機遇。基於這種情況,我們把傳統工藝的文獻資料整理、考訂、實地考察、模擬實驗等研究成果的編撰、出版視作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一項基礎性建設,既具有存亡續絕的搶救性質,又可對弘揚民族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傳統工藝的現代價值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學術層面上、對科學技術史、人類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也有重要意義
鑒於我國目前尚無傳統工藝的系列著作中國科學院在“九五”規劃中,特將《中國傳統技術綜合研究》列為重大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則是這項目的兩個子課題之一。
本課題系由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持,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傳統工藝研究會和上海分會協助,首批共13卷,包括陶瓷、絲綢織染、釀造、金屬工藝、傳統機械調查研究、漆藝、雕塑、造紙與印刷、金銀細金工藝和景泰藍、中藥炮製、文物修復和辨偽、歷代工藝名家和民間手工藝等分卷。為保證編撰質量,特聘一批著名學者為顧問,從全國範圍延請多年從事傳統工藝研究,有較深學術造詣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各分卷的主編、副主編、編委和特約撰稿人,預期在世紀交替之際完成此項工作。
由於傳統工藝各分支學科的研究基礎和具體條件不盡相同,本書現有的卷目設定和所涵蓋的工藝類目與內容是存在欠缺之處的。我們希望在《全集》首批各卷推出之後,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繼續予以充實、完善,俾能名實相符,也希望讀者和學界同仁對已出的備分卷給予批評指教,容我們在修訂再版時補正。
本書在立項和編撰過程中,得到院內外眾多單位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大象出版社慨允承擔出版任務並予資助,在此謹致謝忱。
2004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