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是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雄安新區建設為中心、基於網際網路精神而設立的新型智庫機構。研究院充分整合國內外相關領域頂尖專家資源及廣泛的社會智慧,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與中國特色的新型資政智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 外文名:Xiongan New A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成立時間:2017年4月22日
  • 主管部門:中國傳媒大學
  • 院長:范 周
  • 所屬地區:北 京
研究院簡介,發展理念,發展定位,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特聘研究員,學術研究成果,學術實踐活動,媒體報導,地圖信息,

研究院簡介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項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過去十多年以來,中國傳媒大學依託區域地緣優勢和高校資源優勢,深度服務京津冀,與河北省大部分市縣締結了緊密的事緣、業緣和人緣,其中與保定市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與雄安新區建設所涉及的雄縣、容城、安新以及周邊區域有著系列的項目合作。為了回響國家戰略,深化校地合作,推動“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國傳媒大學順勢而為,成立了“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並於2017年4月22日舉行了揭牌儀式。
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發展理念

  • 服務戰略決策
充分發揮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學諮詢支撐科學決策,推動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
  • 質量即是生命
高質量的研究是智庫生存和發展的靈魂與核心,是獲得國際聲譽和社會認可的根本,必須常抓不懈。
  • 協同創新發展
以網際網路思維構建公共研究平台和信息服務資料庫,推動“政產學研融媒”等多方力量協同互動,推進共建、共享、共治。
  • 虛實互動共生
推進實體智庫和虛擬智庫的有機融合,通過智慧眾包、眾籌等方式,連結與網聚眾人智慧,集成創新豐裕智庫產品。

發展定位

  • 精準服務國家戰略的高端智庫
  • 有效整合智慧資源的生態平台
  • 全面吸納社會力量的新型聯盟

學術委員會

學術委員會主任

丁俊傑 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

學術委員會委員

(首批)
范 周 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
隋 岩 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
賈旭東 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祁述裕 教授、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
昝廷全 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
宋培義 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教授委員會主任
劉士林 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
楊開忠 教授、北京大學秘書長、中國區域科學學會會長
周剛志 教授、中南大學法學院中國文化法研究中心主任

特聘研究員

(首批)
岳修虎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副司長
李建華 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
豐春秋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委會主任
張玉玲 《光明日報》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斯敏 《光明日報》理論部智庫版主編
姜明明 盛世投資董事長兼執行長
黃建華 北京華郡集團總裁
薛運達 尚8文化集團董事長
翁銘峰 大連金普新區宣傳部副部長
李紅傑 新奧集團高級副總裁
梅 洪 鼎盛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總裁

學術研究成果

2017年6月2日,我國首部以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學術性研究文集:《雄安新區發展研究報告》(第一卷)正式出版。本書收錄的論文主要圍繞雄安新區的戰略構想、城市規劃、產業布局、政策創新、新城治理、文化發展、區域協同等問題進行思考和探討,同時對標國內外典型城市群和特色新區的建設經驗,就雄安新區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富有見地的研判和展望。
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學術研究成果

學術實踐活動

5月末的燕趙大地,波濤洶湧,麥浪滾滾。雄安新區的設立奏響了開創歷史、引領時代的澎湃樂章。雄安研究院特別組織了三批跨學科聯合調查研究團隊,由42名專業教師,121名學生組成,分赴雄縣、安新縣、容城縣、白洋淀地區開展田野大調查。調研活動總計走訪28個村莊、15家企業,採訪當地農戶、漁家、企業管理者、教師、醫生、手工業者、小商販等100餘人,完成200多餘篇調研手記和採訪記錄,初步形成30餘篇雄安相關調研報告,留存4000餘張影像資料。關於此次百人大調研的深入研究成果《雄安新區發展研究報告》(第二卷)《圖說雄安》《記錄雄安》也將於7月下旬陸續出版。

媒體報導

2017年4月22日,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暨首屆雄安新區發展研討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圓形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首任院長由經管學部學部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擔任。
揭牌儀式由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主持,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和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建華共同為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揭牌。陳文申書記在致辭中表示,關注社會特別是關注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是大學的責任和使命,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的設立,將充分發揮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揭牌儀式之後,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袁軍為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首批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員頒發了聘書。中國傳媒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丁俊傑宣布研究院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的開通並發布了網站和公眾號第一條信息。
隨後,首屆雄安新區研討會以“雄安新區:新使命、新理念、新模式”為主題,由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隋岩擔任主持人。北京市、河北省、大連市等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新華社、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智庫部門和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繞雄安新區規劃、治理、生態、產業、文化、民生等多個領域進行了廣泛交流,為新區發展的整體戰略、重點產業、城市管理、文化建設等領域發展建言獻策。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就《雄安規劃編制,戰略研究先行》主題發表了演講。他指出,雄安新區應以“國家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作為自身的戰略定位,把“1+5”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城市”作為基本戰略框架,引導人口與資源多點、多線、多面布局。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昝廷全教授以《雄安新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圍繞雄安新區的目標與功能設定和建設,將系統工程理論與雄安新區規劃實際有機結合,為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指出,雄安新區的建立,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雄安新區建設要將文化作為整體策劃的創新點,戰略設計的觸媒點,加快生態公共環境、交通、城市景觀、歷史人文資源等全領域要素創新;樹立全球視野,突出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最後,他用“適境、續脈、連結、對標、開掛”五個形象的比喻分析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文化尺度。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從戰略層面分析了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多維度、全方位地思考它的發展,充分研究各個方面的資源,充分掌握信息,科學決策;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建華認為,雄安新區要以“五位一體”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定位,做到優秀傳統文化與新興現代文化、科技與文化、公共文化和產業文化的有機結合,充分考慮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為題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從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些心得體會;《光明日報》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玲認為,制度自信是國家文化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雄安新區的建立是制度自信的體現和檢驗,我們要持續地改革進取,把這次研討會作為起點,讓中國制度在雄安落地開花。
大連金普新區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柳金紅在發言中展示了大連“金普新區”的創新發展之路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賈旭東指出,雄安新區的文化使命應該是中華民族新文化創新試驗區和發展引領區;天洋控股集團夢東方文化娛樂集團總裁楊蕾先生希望企業在雄安新區接下來的發展中整合全球最先進的資源,量身打造雄安超級IP,把雄安新區打造成中國夢和世界夢的創新之都;盛世投資董事長兼執行長姜明明以資本匯聚創新要素構建雄安宏圖為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2016級碩士研究生高飛用生動的照片展示了“言之有范”團隊在雄安新區實地考察的成果。
最後,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做了總結髮言,他指出,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將成立特色小鎮、智慧城市、生態旅遊、公共管理、數字經濟、文化美學6個研究所,把區域經濟、社會管理、產業形態、公共管理和文化建設五個方面作為未來研究的主攻方向。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國傳媒大學回響國家戰略、深化校地合作、推動“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過去十多年以來,中國傳媒大學依託區域地緣優勢和高校資源優勢,深度服務京津冀,與河北省大部分市縣締結了緊密的事緣、業緣和人緣,與保定市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與雄安新區建設所涉及的雄縣、容城、安新以及周邊區域有著一系列項目合作。雄安新區研究院成立後,將秉持服務戰略決策、質量即是生命、協同創新發展、虛實互動共生四大發展理念,通過構建和完善“政產學研融媒”多方共同創造和分享價值的智慧生態協同平台,充分整合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資源以及廣泛的社會智慧,持續提升政策和決策的服務能力,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與中國特色的新型資政智庫。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中國傳媒大學2號樓1207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