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坐落於中國美麗的山水都市—中央直轄市重慶,是一所有著光榮歷史和鮮明軍事特色的軍醫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

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占地205.63公頃(3084.43畝),建築面積155.13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圖書館中外藏書72萬冊。

學校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和中越自衛反擊戰等衛勤保障任務,多次遂行抗擊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樹抗震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先後培養7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成長出13位院士、47位將軍和127位三級以上專家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外文名: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 辦學類型:普通本科
  • 所在地:重慶
  • 性質類別:軍事類
  • 通訊地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岩正街30號
基本信息,學院簡介,

基本信息

辦學類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重慶
性質類別:軍事類
通訊地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岩正街30號
郵政編碼: 400038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學院簡介

學校1954年由原六、七醫大合併而成。六醫大的前身是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南昌醫學院(前國立中正醫學院);七醫大的前身是太岳軍區衛生學校(後發展成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合校後定名為第七軍醫大學,1969年遷往上海,1975年遷回重慶,軍委命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學校下設基礎部、軍事預防醫學院、藥學院、高原軍事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學院、護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研究生管理大隊、學員旅;擁有三所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新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大坪醫院);現全校占地205.63公頃(3084.43畝),建築面積155.13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8.32億元,圖書館藏書62萬冊,中英文電子期刊2萬餘種。
學校現設臨床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診斷核醫學、高原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實驗技術護理藥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生物技術計算機套用等14個本科專業,招收博士、碩士、本科等3個層次的醫學及相關學科專業人才。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點59個、碩士點71個。現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近800餘人,博士生導師188名,碩士生導師36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99名。先後獲得了以六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標誌的1500多項科技成果。多年來,學校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與經費、國家科技獎勵數、國際國內論文數等反映高校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穩居全國高校前20位。學校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廣泛,先後派出教師2900多人次出國進修、講學和考察訪問,與22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係,主(承)辦國際大型學術會議10多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多年來,學校辦學綜合水平位居全國醫學院校前列,累計為部隊培養輸送衛生技術幹部5萬多名。在校學員積極參加科研活動,每年公開發表論文上百篇;參加國家和軍隊各類競賽活動獲獎144項,其中國家特等獎13項、一等獎38項,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接連捧得優勝杯,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連續三年居重慶高校首位;國家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一次性通過率達90%以上,參加國家英語四級首次通過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均高於全國重點院校平均水平。2004年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
學校三所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共開設床位5800多張,具備國內一流的診療技術水平,大面積燒傷救治、基因診斷介入治療、大器官和多器官聯合移植等一系列新技術新業務,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在半個世紀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和軍隊大局,堅持“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的辦學思想,實施“凝聚人心、內涵發展”的治校方略,貫徹“一條主線、四項重點”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軍事醫學,構建了直接面向高技術戰爭的,包括燒傷外科學、防原醫學、野戰外科學野戰內科學軍事預防醫學高原軍事醫學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學的軍事醫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戰創傷為重點的軍事醫學特色和獨特的辦學風格。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我軍的戰創傷醫學中心,是我軍軍事醫學盾牌的主要力量之一。合校四十周年之際,江澤民同志為學校親筆題詞“為培養跨世紀的軍事醫學人才而努力奮鬥”。
撫今追昔,“求實、創新、勤奮、獻身”的校風激勵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努力學習、立業成才。展望未來,第三軍醫大學將繼續發揚光榮的歷史傳統,強化深化具體化“兩個取勝”的辦學思想、推進科學發展,團結奮進、奮力拚搏,向著創建具有鮮明軍隊特色、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醫科大學的目標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