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簡稱:空軍通信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成內擔負通信導航指揮自動化保障任務的兵種。空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主要任務是:負責空軍各級地面、地空、空空通信業務,建立和保持通信聯絡;組織與實施導航保障;建立和管理指揮自動化系統; 負責通信電子防禦與通信設施防護,實施軍郵勤務;組織戰場無線電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
  • 兵種性質:解放軍空軍編成隸屬部隊
  • 兵種任務:通信、導航、指揮自動化
  • 兵種裝備:通信系統、導航系統、指揮自動化系統等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組建發展,轉型前進,兵種任務,兵種編成,部隊類型,通信總站,兵種裝備,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航空兵由一個兵種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空軍,空軍通信部隊也隨之產生和發展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空軍作為重點建設的軍種,規模和任務發生了很大變化,通信部隊的地位、作用不斷提高,成為空軍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建發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是在陸軍通信兵的基礎上創建、發展起來的。
空軍通信兵空軍通信兵
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組建,同時誕生了空軍通信兵。空軍通信兵擔負起保障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和防空部隊入朝作戰的通信任務,在專業人員不足,技術裝備落後,組織通信保障缺乏經驗的情況下,邊學邊乾,克服困難,保證了作戰指揮順暢。在國土防空作戰中,通信台站長年展開,晝夜值勤,常備不懈,完成了歷次戰鬥和防空警戒值班的通信保障任務。
隨著高新裝備和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現代戰場的廣泛套用,各國空軍積極研製、開發高新通信技術裝備,大力發展指揮自動化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空軍通信兵的信息作戰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通信總站的發展:
1955年,空軍、軍區空軍分別將通信總台改為通信樞紐部;各軍區防空司令部先後組建通信樞紐部。
1957年,空軍、防空軍合併後,空軍和軍區空軍均編設通信樞紐部。
1963年,分別改稱通信總站和通信站。
1992年,統稱通信總站。

轉型前進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輝煌歷程中,空軍通信兵從配角到主角、從幕後到台前、從保障作戰到直接參與作戰,發展成為一支打贏信息化戰爭不可缺少的高技術兵種。
空軍通信兵為適應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建設需要,確定了指揮信息系統網路化建設發展思路,也就是實現了四個轉變。一是系統結構由樹狀向網狀變化;二是情報保障方式由小區域、單要素、概略保障向大區域、全要素、精確保障轉變;三是指揮方式由支持逐級指揮、單一兵種、固定編組、經驗型向支持扁平化指揮、多兵種合成、智慧型型保障轉變;四是武器控制方式由人工控制為主向自動控制為主轉變。
空軍通信兵從過去保障兵種發展成為作戰兵種,初步形成以公用電話網、數據通信網和野戰綜合通信系統等為骨幹,集聲、光、電為一體,聯通天上、地面、地下的現代化立體通信系統,成為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必備的一支重要作戰力量。

兵種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成內擔負通信導航指揮自動化保障任務的兵種。空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主要任務是:負責空軍各級地面、地空、空空通信業務,建立和保持通信聯絡;組織與實施導航保障;建立和管理指揮自動化系統; 負責通信電子防禦與通信設施防護,實施軍郵勤務;組織戰場無線電管理。

兵種編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的編制幾經調整,逐步完善,實行團、站分設體制。通信團擔負應急和野戰通信保障任務,通信站負責日常通信保障任務。

部隊類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由固定通信部隊和機動通信部隊組成。通常編有戰備通信值勤部隊,應急機動通信部隊,以及通信裝備修理、裝備器材供應、教育訓練、科研等機構。

通信總站

空軍通信兵總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中,以執行固定通信保障任務為主的團級建制單位。分別隸屬於空軍和軍區空軍。擔負空軍、軍區空軍領導機關的通信保障任務。轄若干個營。
空軍通信兵空軍通信兵
空軍通信兵總站主要編有無線電收發信台、對空台、載波機務站、微波接力站、電話站、電報站、衛星通信地球站、電源站、檔案收發(軍郵)站等專業分隊。

兵種裝備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信兵主要裝備有:無線電、有線電、光通信等通信裝備,進場著陸、近程導航、遠程導航等導航裝備,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終端顯示等指揮自動化裝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