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是根據國家行政區劃和戰略戰役方向、作戰任務等因素設定,是介於中央軍委、總部與部隊之間的一級軍事組織,包括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
  • 簡稱:七大軍區
機構職責,建制沿革,軍區劃分,歷任領導,

機構職責

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是根據國家行政區劃和戰略戰役方向、作戰任務等因素設定,是介於中央軍委、總部與部隊之間的一級軍事組織,在中央軍委直接領導下負責所屬部隊和單位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工作。軍區主要負責制定部隊戰備、作戰及後備力量建設的規劃,進行戰場建設,組織指揮軍區內的諸軍種、兵種聯合作戰,實施聯勤保障等。軍區實行全面負責,既負責行政領導,也負責作戰,還負責後勤與裝備。

建制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軍事鬥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軍區進行了多次調整,大體上分為三個時期: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時期;1955年至1985年從十二個大軍區逐步調整為十一個大軍區時期;1985年百萬大裁軍改為七大軍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共設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軍區,與當時中央局和六大行政區的劃分一致。
1955年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決定將原西北、西南、華東、中南、東北、華北六大軍區進行擴編,並按城市和省(區)的名字命名為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內蒙古軍區
1956年4月22日,國務院發布命令,將南京軍區管轄的福建、江西兩個省軍區劃出,組成福州軍區。於是,全國的大軍區增加到十三個。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大軍區機構最多的時期。
1967年5月,中央軍委將內蒙古軍區改為省級軍區,隸屬於北京軍區。1969年12月,將西藏軍區改為省級軍區,劃歸成都軍區。1979年5月,把新疆軍區改名為烏魯木齊軍區。這樣,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民解放軍保持有瀋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武漢、昆明、蘭州、成都、福州、烏魯木齊十一個大軍區。
1985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十一個大軍區合併為瀋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七大軍區。至此,經歷幾十年變化的大軍區機構基本定型。
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正式成立,原七大軍區撤銷。至此,在中國軍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走進歷史。

軍區劃分

瀋陽軍區:領導和指揮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三盟一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十六、三十九、四十集團軍。
北京軍區:領導和指揮河北、山西兩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天津兩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二十七、三十八、六十五集團軍。
蘭州軍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二十一、四十七集團軍。
濟南軍區:領導和指揮山東、河南兩省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二十、二十六、五十四集團軍。
南京軍區:領導和指揮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一、十二、三十一集團軍。
廣州軍區:領導和指揮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五省(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四十一、四十二集團軍。
成都軍區:領導和指揮四川、雲南、貴州、涉藏工作重點省(區) 和重慶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下轄第十三、十四集團軍。

歷任領導

瀋陽軍區:鄧華、陳錫聯、李德生、劉精鬆、王克、李新良、梁光烈、錢國梁、常萬全、張又俠、王教成等先後擔任軍區司令員。
北京軍區:楊成武、楊勇、鄭維山、李德生、陳錫聯、秦基偉、周衣冰、王成斌、李來柱、李新良、朱啟、房峰輝、張仕波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蘭州軍區:張達志、皮定均、韓先楚、杜義德、鄭維山、趙先順、傅全有、王克、劉精鬆、李乾元、王國生、劉粵軍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濟南軍區:楊得志、王新亭(代司令員)、曾思玉、饒守坤、李九龍、張萬年、張太恆、錢國梁、陳炳德、范長龍、趙宗岐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南京軍區:許世友、丁盛、聶鳳智、向守志、固輝、陳炳德、梁光烈、朱文泉、趙克石、蔡英挺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廣州軍區:黃永勝、李天佑(代司令員)、丁盛、許世友、吳克華、尤太忠、張萬年、劉存智(代司令員)、朱敦法、李希林、陶伯鈞、劉鎮武、章沁生、徐粉林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成都軍區:賀炳炎、黃新廷、梁興初、秦基偉、劉興元、吳克華、尤太忠、王誠漢、傅全有、張太恆、李九龍、隗福臨、廖錫龍、王建民、李世明、李作成等先後任軍區司令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