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簡稱昆明市政協、政協昆明市委員會,是在中國共產黨昆明市委員會領導下,由昆明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族各界人士代表參加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成立於1955年3月22日,其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4月的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

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第十二屆委員會主席:熊瑞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
  • 外文名:Kunm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 現任領導:熊瑞麗 
  • 成立時間:1955年3月22日
  • 主要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政協簡介,歷史沿革,工作機構,現任領導,主席,副主席,秘書長,

政協簡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成立於1955年3月22日,其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4月的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解放初期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行了昆明市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為昆明市人民民主政權的建立和鞏固,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特殊的歷史作用。
昆明市政協成立以來,在中共昆明市委的領導下,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廣泛團結全市各族各界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認真履行政協職能,為昆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昆明市政協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選準角度、發揮優勢,依照《政協章程》,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昆明市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沿革

政協昆明市委員會至今共歷經十二屆。第十二屆委員會現有主席1名,副主席7名。
30個界別分別是: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致公、九三、無黨派、共青團和青聯、總工會、婦聯、工商聯、僑聯、台聯、文化體育新聞出版、科協和科技、社會科學、經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政法、財稅金融、農業、教育、醫藥衛生、少數民族、宗教、特邀界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昆明市委員會
十二屆政協委員名額為479名。常務委員會由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組成,名額為81名。市政協機關設有辦公廳、提案委員會、經濟科技委員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教文衛體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民族宗教委員會、文史委員會、聯絡委員會、研究室10個內設機構。

工作機構

1、辦公廳
2、委員聯絡工作委員會
3、提案委員會
4、經濟委員會
5、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
6、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7、社會法制委員會
8、民族宗教委員會
9、文史委員會
10、港澳台僑外事委員會
11、研究室

現任領導

2016年1月16日上午,政協昆明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熊瑞麗當選為政協昆明市第十二屆委員會主席。

主席

熊瑞麗

副主席

劉紹安、夏靜、朱燕、董林、胡煒彤、李冰晶

秘書長

許紹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