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

《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是200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樹基。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
  • ISBN:ISBN7-309-02524-5/k.84
  • 定價:48.00元
  • 開本:16 開
書籍信息,內容提要,作者簡介,書評,

書籍信息

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
作者:曹樹基
定價:48.00元
頁數:530頁
ISBN:ISBN7-309-02524-5/k.84
字數:491千字
開本:16 開
裝幀:精裝
出版日期:2000年9月
本類其他相關圖書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的是國家新聞出版署“九五”規劃重點圖書、上海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成果,由著名歷史地理研究專家葛劍雄教授主編的《中國人口史》最近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該書試圖為專業研究人員和願意深入了解中國人口史的讀者提供一種儘可能詳細、全面而系統的專著。全書300餘萬字,分為六卷,分別為:導論、先秦至南北朝時期(葛劍雄著),隋唐五代時期(凍國棟著),遼宋金元時期(吳松弟著),明時期(曹樹基著),清時期(曹樹基著),1910-1953年(侯楊方著)。
各卷獨立成書,全書的體例基本統一,內容力求詳盡。人口調查制度、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分布、人口與社會和歷史的關係等方面,是本書的重點所在;在可能條件下兼及人口結構、婚姻、家庭。生育。人口素質和影響人口變化、分布、遷移的各種社會與自然因素;近代部分還運用人口統計學方法進行微觀研究。各卷的結論體現了作者的理論思考。本書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加上大多數作者一二十年的研究積累和數年辛勤撰寫,希望能成為各自領域的最佳成果。
第四卷提要
本卷依據《明實錄》、《明史》等官修史書 和明人文集、筆記、地方志及檔案資料,深入地討論了明代戶口調查與戶籍管理制度、內地各省分府人口數量、邊疆地區漢族及少數民族人口數量、人口增長率、人口的分布與遷移、城市人口與其他人口結構、明末人口銳減 等關於明代人口的一系列重要問題,並對影響明代人口變動的內在規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論探討。
本卷的研究,綜合運用了歷史學、人口學和統計學的方法,既注重人口制度的定性分析,也注重人口數據的定量分析。在厘定明代戶口調查與戶籍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對大量戶口資料的考訂,儘可能復原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分府分地區人口數據及崇禎三年(1630年)全國分省人口數據,並對明初及明末城市人口的數量和比例作出估測通過對區域人口數據的研究,求得不同地區的人口年平均增長率,大致復原不同時期各地區的人口數量,獲得對明代人口歷史較完整的認識。

作者簡介

曹樹基,1956年4月生,江西南昌人。1982年獲江西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1984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農學碩士,1989年獲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1984一1986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工作,1989—1996年在華東理工大學文化研究所工作,1996年9月進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工作。1993年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礬分校(UCLA)歷史系客座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中國農業史、中國人口史及中國傳染病流行史的研究,任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和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歷史地理》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著有《中國移民史》第五卷《明時期》及《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等專著。

書評

中國人口史研究的里程碑——評葛劍雄主編的六卷本《中國人口史》
虞雲國
著名人口學家阿爾弗雷·索維說過這樣的俏皮話:只有當我們感覺膝關節動作不靈時,才會想到我們的膝蓋;同樣道理,只有感受到人口的壓力,才會想到去研究人口。中國人口史研究的命運似乎也不例外。
1953年,中國歷史上實施了第一次真正現代意義的人口普查,朝野對人口基數突破5億雖有震動,但還是把人口的激增視為短短几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有力佐證,居然對其後每年20%的人口增長率持樂觀的態度。按理說,“人類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計畫的增長”,是毛澤東早在1957年就提出的。但出於政治原因,陰差陽錯,同年問世的人口學家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卻在次年遭到了點名批判。而後就是一連串的折騰,等到十年浩劫塵埃落定,中國人口已經翻了一番,迫近10億大關。
我們常喜歡說,歷史是人創造的。人口的發展變化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與社會歷史的方方面面有著藤附葛繞的密切聯繫。一部中國史離不開人口史,對此是無須饒舌的。若要討論人口因素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就必須藉助於人口史研究的堅實成果。中國是一個泱泱的人口大國,中國人口史的研究,對於世界人口研究與人口史的研究,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前,歷史學界還沒有一部通代性的中國人口史專著,因而一般歷史著作中有關人口的錯誤所在多有。自1988年以來,雖有多種一卷本的《中國人口史》問世,人口史研究的現狀有所改觀。但與中國人口史的綿長、複雜與豐富相比,還是很不般配的。長期以來,與對其他歷史領域的深入研究相比,倘若借用索維評論人口學的話來說,中國人口史研究也還是“一門有氣無力的科學”。
2002年,由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全部出齊,才徹底扭轉了中國人口史研究“有氣無力”的局面。這部皇皇6大卷400萬字的人口史巨著,是中國人口史研究無愧於泱泱大國的里程碑,也是中國史學界近年以來最令人注目的成果之一。賈島詩云:“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這部《中國人口史》,倘若從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的博士論文算起,已經磨礪了兩個十年,宜乎青鋒出匣,寒光逼人。全面評價這部多卷本《中國人口史》的學術貢獻,顯然不是這篇短文所能勝任的。這裡只從巨觀與微觀兩方面略作評說。
先說巨觀方面。由於中國人口史研究在理論、方法、資料、對象上的特殊性,不僅為了自身的研究,也為了給中國人口史研究奠定一個學科體系與理論框架,作為主編,葛劍雄在第1卷里以20餘萬字的《導論》,對中國人口史研究的主要問題與總體看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論述。這部《導論》視野開闊,議論風發,在理論上既富有總結性,又頗具前瞻性,完全可以視為相對獨立的史學理論專著。《導論》不僅是一部閎通的中國人口史概論,也是中國歷史人口學的奠基之作。他在《導論》的結論部分,對中國人口發展是否有所謂周期、20世紀的人口轉變、人口過剩與人口壓力、人口發展變遷的決定性因素、人口增長的不平衡性、中國人口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自己精闢獨到的見解。原書俱在,毋庸贅言。各卷作者也都分別以最後一章作為本卷的結論,讀者只消一瞥第2卷至第6卷結論章的標題,“隋唐五代人口在中國人口史上的位置”,“從人口史角度思考遼宋金元史和中國史的若干問題”,“對明代人口和明代歷史的新認識”,“清代人口與中國人口體系”,“中國的人口轉變”,就可以大體領略各卷作者有著怎樣的巨觀視野與開闊思路。
再說微觀方面,全書各卷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第2卷對中晚唐的人口、著籍戶口與實際戶口的差異、南北區域人口的發展差異、人口分布格局的演變、人口結構、人口遷徙對社會歷史諸層面的影響等,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與意見。第3卷則對宋代戶口調查統計制度與匯總發布系統、南宋後期戶口數據系列的重建、遼代人口數據的丁戶關係、《元史·地理志》的區域戶口數據,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成績。第4、5卷的作者對明代城市人口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還通過對縣府兩級人口數據的比勘,重建了清代中期與末年省府級人口數據,並在清代中期與清代末年的城市人口上,推進了施堅雅的研究。凡此種種,都是值得肯定的。
本書主編指出:“歷史的真實只是我們永恆的追求,而不可能是一項具體的成果,中國人口史也是如此。”(卷1頁108)中國人口史是一門內涵廣泛、性質複雜的學科,這部里程碑式巨著的問世,決不意味著中國人口史研究的終結,正如葛劍雄所說,“中國人口史的研究還只能算剛剛開始”(卷1頁677)。而各位作者也都表示,將在今後研究中深化中國人口史的相關論題。對於本書的有關數據與結論,他們的態度是明確的:一方面自己“隨時準備以新發現的史料或新找到的方法來完善、糾正乃至推翻它們”;一方面企盼其他研究者或讀者,“提出比本書更合理的數據或結論”(卷1頁678)。我們因而有理由期待他們推出更高質量的中國人口史論著。
最後,想對他們的人口史研究提三點不成熟的建議:
第一,應該繼續現代人口史的研究。這部人口史的下限定於1953年,自然有其專業上的理由。不過,主編也已經認識到:“從中國人口史的完整出發”,還是應該“另有一本專寫1953年以後的中國現代人口史”(卷1頁36)。實際上,1953年以後的中國人口史,內容豐富,波瀾迭起,只要敢於衝破禁區,實事求是,是大有搞頭的。顯而易見,這部現代卷也將會更有套用價值與現實意義。
第二,應該加強人口思想史的研究。相對說來,這部人口史對於人口思想的研究略顯薄弱,原因正如主編所說,“本書限於研究對當時的人口產生了具體影響、發揮了實際作用的人口思想”(卷1頁88)。但這並不等於歷史上未引起重視、沒能轉化為政策的人口思想,就不值得深入研究。這就好比章學誠的學術思想在乾嘉時期也被主流學術所埋沒,但他在學術思想史還是一份值得重視的遺產。許多人口思想是否也應作如此觀呢?
第三,應該做好人口史研究的普及工作。這部人口史巨著長達4000餘頁,除了少數專業學者,一般讀者是不可能讀之終卷的。因而,不妨可以仍由相關作者在各盡其長的基礎上,重新編撰一部小型的中國人口史的普及讀物,刪去具體的考訂與論證,將主要結論以生動通俗的文字表述出來,輔以最必要而關鍵的附表,讓這一歷史學的前沿成果,充分發揮學術功能與社會功能的雙重作用。想來,這樣的中國人口史讀物,應比葛劍雄教授當年獨撰的《億兆斯民》會更上層樓。不知各位學者有意於此乎?
——摘自《文匯報》2003年5月2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