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文主義”的概念史

中國“人文主義”的概念史

本書採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討“人文主義”這個概念在近現代中國逐步生成的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文主義”的概念史
  • 作者:章可
  • ISBN:978-7-309-11926-8/B.566
  • 頁數:288頁
  • 定價:45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79千字
摘要,作者簡介,目錄,

摘要

本書採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討“人文主義”這個概念在近現代中國逐步生成的歷史。本書並不是從學界已有的“人文主義”定義出發,追溯這個觀念的發生和演變,而是以概念的辭彙形式為主要關注點,力圖回到近代中國的原初歷史語境,探索晚清以來對“humanism”這一西方概念的翻譯過程和多重理解。
本書將“人文主義”的涵義分為“史學概念”和“哲學概念”兩種,前者意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文化運動,而後者則表示與“人”有關的普遍的思想觀念。作為史學概念的“人文主義/humanism”與中國西方史學中對“文藝復興”的敘述密切相關,它本身生產的歷史能體現漢語西史敘述的建構性。而作為哲學概念的“humanism”最初被譯為“人道主義”。到了民國初年,“人道主義”的涵義逐漸轉向“humanitarianism”。後來的學者創製出新的“人文主義”概念,正是基於對“人道主義”的批判,而這一新概念也很快與學者對中國傳統的再詮釋結合起來。

作者簡介

章可,浙江杭州人,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2009年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獲博士學位,曾於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史學理論等。曾先後在《歷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合編《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2014年),出版譯著兩種,另撰有多篇隨筆和評論散見於各報刊。

目錄


導論
一、研究界說: 觀念史與概念史
二、學術史回顧和譯名問題
三、德語“Humanismus”概念溯源
四、英語“humanism”概念略說
上編 作為史學概念的“人文主義”
第一章 20世紀前漢語文獻里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第一節 明末清初“文藝復興文化”的傳入
第二節 19世紀的西方文藝復興書寫
第二章 清末西方史學裡的“人文主義”譯詞
第一節 《歐羅巴通史》中的“人道派”
第二節 西史譯著中的“人文主義”
第三節 其他書籍中的“人文主義”
第三章 清末“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知識生產
第一節 復古與開新:“古學復興”的兩面
第二節 中世紀還是近代:“文藝復興”的時代定位
第三節 從譯詞到內容:西方歷史知識如何構成
第四章 民國初年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表述
第一節 圍繞譯名的爭論
第二節 史學經典敘述的確立
下編 作為哲學概念的“人文主義”
第五章 晚清有關“人”的思想
第一節 人類平等觀念
第二節 “仁”的詮釋與儒學人道思想
第六章 譯詞之爭:“人道主義”與“人文主義”
第一節 《新爾雅》:“人道主義”的出現
第二節 清末民初辭典里的“人文主義”和“人道主義”
第七章 利己與利他: 周作人與“人道主義”
第一節 《人的文學》中的兩種主義
第二節 “人道主義”與俄國文學
第三節 “人道主義”與武者小路
第八章 普世與國家: 五四時期的“人道主義”
第一節 普世主義和博愛精神
第二節 “人道主義”與中國現實
第三節 從“人道主義”到“人文主義”
第九章 “學衡派”與“中國人文主義”概念
第一節 梅光迪的精英主義個人觀
第二節 人文主義與“內在制約”
第三節 中庸: 儒學人文主義的原則
第四節 道德人文主義的產生
第五節 尋找中國的人文思想
餘論 “中國人文主義”的發明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