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路街

中南路街位於武昌區東部,舊城區大東門外。東至石牌嶺與洪山區珞南街辦事處轄區接壤,南抵曬湖路與洪山區洪山鄉交錯相連,西以武昌火車站和黃武鐵路為界分別與糧道街、首義路兩街辦事處轄區為鄰,北臨沙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南路街
  • 郵政區碼:430061
  • 地理位置:武昌區東部
  • 面積:12.6平方公里
  • 人口:16萬餘人
概況,歷史沿革,街道特點,發展,

概況

中南路街位於武昌區東南部,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總人口16萬餘人,社區29年,下設黨支部53個,地區文明單位73個。轄區現有縣處級以上單位130餘個,駐軍部隊21個,科研院所14個,省直機關41個。
轄區道路寬闊、交通便利,內環線武珞路、中南路穿街而過,20餘條主幹道、連通道四通八達。省長途汽車客運站笑迎八方客;秀美的洪山廣場是市內最大的民眾休閒娛樂場所;以洪山寶塔、施洋烈士陵園、洪山公園為主體的洪山風景區,是人們瞻仰先烈和觀賞景致的好處所;長春觀、寶通寺和蓮溪寺古樸肅穆,久負盛名;以聞名全國的中南商業大樓、亞貿廣場、小東門建材市場為中心,形成了以金融、商貿、高新技術、房地產開發為主,集科研、建材、娛樂、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綜合型街道。

歷史沿革

1950年分別隸屬洪山區人民政府所轄的長春鄉、官園鄉以及沙湖鄉、武珞鄉、蓮溪鄉(屬武泰區)。
1951年屬武漢市第八區人民政府。
1952年下半年第八區撤銷,分別成立東湖區和南湖區,轄區屬東湖區的官園鄉及東亭鄉、武珞鄉、蓮溪鄉。
1955年改東湖區為洪山區。
1956年,在官園鄉、東亭鄉的基礎上建立中南路街辦事處(包括蓮溪鄉的一部分)。
1957年,中南路街辦事處劃歸武昌區。同年,將轄區劃為濱湖、中南路兩個街辦事處。
1959年兩街辦事處合併改為洪山街辦事處。
1960年洪山街辦事處劃歸洪山區。同年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洪山街辦事處轄區劃為濱湖、水果湖、武珞路三個分社。
1961年分社撤銷,恢復中南路街辦事處,仍屬洪山區。
1964年劃歸武昌區。
1970年改為中南路街革命領導小組。
1972年將武紅街(原名武珞路街)辦事處轄區的馬坊山路和洪山村之西的部分劃入,並將街革命領導小組改為革命委員會。
1980年恢復中南路街

街道特點

現代與傳統交融。轄區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又有現代都市的商業繁華,是江南的金融、商貿中心,總部經濟聚集區。
中南路街以發展稅源經濟為核心,不斷推動經濟工作快速發展,2008年完成全口逕入庫稅金9億元,連續8年位居武昌區前列。獲得“湖北省基層黨建示範街”、“武漢市經濟十強街”、“武漢市文明街”、“武漢市平安街”等稱號。

發展

中南路街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轄區單位和居民的積極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發揚“團結、奮進、廉政、高效”的中南路街精神,以發展稅源經濟為核心,以城市管理為重點,以黨的建設為保證,充分整合地區資源,開拓創新,聚黨心、親民心,推動街道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地區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先後榮獲“武漢市先進街道黨工委”、“武漢市文明街”、“武漢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武漢市經濟十強街”、“武漢市環境創新優勝街”等50餘項光榮稱號。經濟工作快速發展,連續五年位居全區前列,2004年完成全口逕入庫稅金3.248億元,為全市街道之首;城市管理真抓實幹,“雙創”成績始終位居全市前列,精細管理推動市容環境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社區建設親民務實,“883”社區創建全部達標,社區自治不斷推進;黨建工作開拓創新,先進性教育活動碩果纍纍;其他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出現新局面,文明創建不斷呈現新氣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