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華中工委舊址

中共華中工委舊址

中共華中工委舊址:耦耕堂。耦耕堂位於蜿蜒寬闊的射陽河,從射陽河下游千秋港往西南走約五公里左右,有一處偏僻的小村落,這裡便是耦耕堂棗中共華中工委舊址所在地。耦耕堂地名,始見於清乾隆年間“兩淮”(淮安、淮陰)漕督都轉運司使盧見曾(山東德州人,清康熙丁酉科進士)所作的淮六屬《鹽實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共華中工委舊址
  • 地理位置耦耕
  • 又名:耦耕堂
  • 新建: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
地址介紹,紀念館,

地址介紹

中共華中工委舊址耦耕堂
蜿蜒寬闊的射陽河,水深流急,它穿越射陽縣全境,東入黃海。從射陽河下游千秋港往西南走約五公里左右,有一處偏僻的小村落,這裡便是耦耕堂棗中共華中工委舊址所在地。
耦耕堂地名,始見於清乾隆年間“兩淮”(淮安、淮陰)漕督都轉運司使盧見曾(山東德州人,清康熙丁酉科進士)所作的淮六屬《鹽實錄》(副本),其略曰:“(射)陽河南一無名處,林豐草茂,間有墾植人家,夫犁田,妻執牛繩引於前,合力而耕。異哉,比比皆是。余問地方吏,此地何名,答曰,尚未有名。余視之良久,樂而定其名曰‘耦而耕',或謂‘耦墾'可乎。吏諾而記之。”晚清阜寧縣士紳龐友蘭(今濱海縣東坎鎮龐莊人),欲修阜寧縣誌,與阜寧知縣阮本焱一起視察“耦墾”,見到許多散放在灘里的耕牛,野外還有大大小小的“牛汪塘”百餘處,鄉民指一較大的塘,笑謂來人說:“這就是‘牛耕塘'。”龐聽後對阮本焱說:“早年,盧公所定的‘耦而耕'地名出此,余以為,可去掉‘而'字,就叫‘耦耕',可乎?!”阮點頭表示讚許。此後,地方志上就有了這一正式的地名。
1919年,射陽河下游“廢灶興墾”進入高潮。南通人蔣嘏堂聯合秦亮夫、王立五開墾阜寧民灘,請出阜寧縣地方實力派熊養和撐腰,合興小街上的商董莊紹崇、邊港紳士顧隆卿等人出面說項,聯合一些小業主,歸併了若干小份子田,正式創立了“耦耕堂”(“堂”,意指濟濟一堂),合作開辦墾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部就設在耦耕莊上。公司投資總額十二萬元,開墾總面積約一萬餘畝,範圍包括今藕耕鄉團結、麒麟、耦耕、耦民四個村,第三年即全部開墾種上棉花並有收成,耦耕堂入從此出了名。
抗日戰爭時期,耦耕堂、下圩、三角鎮以南一帶,是對日偽鬥爭的前哨。一度曾打著偽軍旗號實為中共秘密指派的江蘇省實業保全隊第三總隊第三大隊董季祥部,就駐紮在藕耕堂公司及附近的合德墾植公司、大生同公司、慶余堂公司、同仁堂公司、眾志堂公司、三友堂公司、南通大學基產處等地。這支部隊是監視駐合德、陳洋、通洋、小廟口日、偽軍行動的一個情報網。由於射陽河南有了這支部隊,因而射陽河北的八大家華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則成了新四軍三師和地方武裝可靠的後方。解放戰爭開始後,這裡又是土改後的老區,民眾基礎好,所以,中共華中工委一度駐在耦耕堂。
1948年2月至4月,在耦耕堂召開了華中工委擴大會議暨土地工作會議,通過“三查”(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三整”(整組織、整思想、整作風),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發布的《土地法大綱》,糾正以往工作中"左"的偏向,極大地鼓舞了幹部民眾的革命鬥志,掀起了參軍、支前的熱潮,為淮海戰役和新區土改、老區土地複查奠定了堅實的政治思想基礎。
1988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丕顯專程到耦耕堂故地重遊,並欣然為華中工委舊址陳列館題名。舊址為土牆茅蓋平房,內陳列華中工委歷史照片、文物和史料,供人們參觀,是射陽縣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因茅房年久失修,舊址的主體建築於1996年秋的一次暴風雨中塌毀。
中共華中工委舊址

紀念館

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在江蘇射陽開館
新華社射陽5月12日電(記者 蔡玉高)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12日在江蘇省射陽縣建成開館。這一紀念館為鹽阜革命老區又增加了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了統一和加強華中黨政軍的領導,中共中央於1947年9月12日決定組建中共華中工作委員會(簡稱“華中工委”),11月10日,華中工委、華中軍事指揮部、華中行政辦事處在射陽耦耕堂成立。耦耕堂華中工委舊址為土牆茅蓋平房,內陳列華中工委歷史照片、文物和史料等,舊址的主體建築在1996年秋的一次暴風雨中塌毀。
坐落在射陽縣城后羿公園內的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以華中工委舊址“四合院”為原型,青磚小瓦,以“在華中工委旗幟下走向勝利”為主題,共分為5個展廳。豐富的照片、文字資料著重展示了60年前,中共華中工委以射陽為依託,領導、指揮整個華中敵後軍民堅持原地武裝鬥爭、推進土地改革、組織支援前線、培養幹部隊伍的戰鬥歷程和歷史功績。
曾在華中工委任職的86歲的韓培信等一批老革命戰士12日參觀了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韓培信說:“華中工委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它卻組織了永載史冊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的支前工作。後來的3位國家領導人、100位將軍的革命生涯與它聯繫在一起。它為奪取人民解放戰爭的徹底勝利、迎接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射陽縣委書記谷家棟說:“紀念館的落成是對珍貴的紅色歷史的再現,希望紀念館能夠成為鹽城繼新四軍紀念館後又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旅遊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