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角山

丫角山

丫角山, 山名,現廢而不用。丫角山就是今天山西省偏關縣的柏楊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丫角山
  • 位置:山西省偏關縣
  • 現狀:廢而不用
  • 現稱:柏楊嶺
地理位置,自然景觀,歷史,

地理位置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長城由口子上分為三道,似三角形外延。最西道長城抵野羊窪交於主長城;中路和東路城牆各在牡羊嶺山東、西兩而交於主長城。這些長城全為黃土夯築。雖殘破,但牆體尚連貫,遠看十分壯觀。

自然景觀

偏關縣水泉營東到柏楊嶺村的34里長城,自西向東蜿蜒於陡峻的山脊之上。山北,是深深的水泉河谷。這山和溝並行著,延伸到清水河原北堡鄉境內。在南山柏楊嶺村正北溝中,是清水河縣口子上村。柏楊嶺村西10里,是偏關野羊窪村。大地在這方圓十多里的範圍內玩了點花樣,河溝向北偏移,南山似有不捨,支出幾條小石嶺撲下溝谷,使得野羊窪、柏楊嶺一帶北山坡的地形非常複雜。更要命的是,在柏楊嶺村東,東西向的長城猛然轉向,形成一個尖銳的大角,然後沿一條東南一北西走向的山嶺沖向溝谷。而在野羊窪、柏楊嶺村西,也有兩條分支長城,分別騎著一條山嶺北下溝谷,形成東、中、西三路長城下深溝的奇觀丫角山位於內蒙古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東。為大同鎮與山西鎮長城分界。
丫角山長城由口子上分為三道,似三角形外延。最西道長城抵野羊窊交於主長城;中路和東路城牆各在牡羊嶺山東、西兩面交於主長城。這些長城全為黃土夯築。雖殘破,但牆體尚連貫,遠看十分壯觀。
丫角山丫角山

歷史

據《三雲籌俎考》載:“將軍會堡西至丫角山十里。”將軍會堡西臨內蒙邊界,由亥子峁村西北出界進入內蒙古清水河縣泉子溝村界。主體邊牆向西十里為清水河縣北堡口子上,向西經北堡轉西南二十餘里,出內蒙界入山西偏關縣水泉營。說明此段長城為山西鎮所轄。有長城學者考察記載,在口子上東山上有一塊長1.2米,寓O. 63米,厚o.14米的石碑,碑體完整,除中間有些字尚可辨外,多已風化。碑頭文字為:“仙西路地方參將口都指揮僉事郭汾管丫角起東西兩路邊界”。並署有:“萬曆貳拾柒年陸月吉日立”。碑中陳列的一些建築物名稱尚可辨清的有:腹外接火墩,沿邊墩台,將台,敵台,暗門,水門,水口,大邊墩台,外邊墩台,外邊加道墩台,腹里接火墩台等。
丫角山是大同鎮與山西鎮交界,為長城的重要交匯點,其中邊墩一座,火路墩七座,為山西鎮與大同鎮共守。此處築有的三道城牆:一路是將軍會堡西至丫角山的十裡邊牆;一路向西沿清水河縣、偏關縣界抵黃河老牛灣;一路向南進入偏關縣境經由老營而去外三關。完全處於清水河縣所轄境內的這三道長城,是明長城主體在內蒙古境內的唯一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