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薈

世界音樂薈

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主辦的大型音樂盛典活動“世界音樂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園盛大開幕。讓蒙古民族音樂走向世界,讓“世界音樂”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計畫未來每年在呼和浩特適合戶外演出的季節策劃舉辦約20場的“世界音樂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音樂薈
  • 時間:2013年6月14日
  • 主辦方: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委
  • 次數策劃:約20場
簡介,背景,世界音樂,主辦方,場地規劃,2014“世界音樂薈”,2013“世界音樂薈”,

簡介

2013年6月1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主辦的大型音樂盛典活動“世界音樂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園盛大開幕。作為第三世界民族音樂及民族化流行音樂的統稱,“世界音樂”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正是本屆活動將體現的重點。“世界音樂薈”自6月14日開幕至9月22日閉幕,歷時約三個月,總計8場演出。其中每場演出都將連續舉辦三天,演出將從每天下午的18點陸續開場至晚22點結束。

背景

世界音樂

有一種音樂,叫“世界音樂”。
“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音樂元素,把各民族最古老的音樂元素結合起來,就是世界音樂。” ——彭麗媛
世界音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今天所謂的世界音樂泛指與西方音樂混合了風格的、改良了的傳統地區民族音樂。在我國,“世界音樂”的概念還比較陌生。實際上,“世界音樂”是一種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甚至傳統音樂相結合的混合體,它對西方流行音樂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自1980年代,世界音樂的影響逐漸擴大,世界音樂的概念在流行音樂中不斷的得到提升,已逐漸變成了一種國際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世界各地特別是亞非地區的音樂家通過各種先進手段充分體現了更加前衛的當代意識,從而又促進了流行音樂的發展。
蒙古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對於蒙古民族而言,音樂既是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草原上人們紀錄生活、讚美自然、抒發胸懷和祈祝未來,從來都離不開音樂。蒙古民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堪稱絢麗多姿,異彩紛呈。不論高吭嘹亮,還是低吟迴蕩,都充分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和豐富的風土人情。而蒙古民族音樂作品洋洋灑灑,浩如煙海,其品位之高,數量之巨,令世人嘆為觀止。在世界民族藝術寶庫中,蒙古民族音樂以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草原風格大放異彩,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
草原是音樂創作的沃土,草原人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而蒙古民族音樂——這個古老而又有時代特徵的藝術形式,也由廣大草原人民一代又一代傳唱至今。

主辦方

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以“梳理、保護、傳承、發展”草原文化為宗旨,以“共梳草原文化脈絡、共創草原文化輝煌、共享草原文化榮耀”為使命,以“積極籌集草原文化保護資金,資助草原文化公益事業;推動草原文化創新;扶植草原文化人才;促進草原文化交流;致力於草原文化事業的保護和發展”為己任。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第六屆中國草原文化百家論壇——城市發展與草原文明”在美麗青城呼和浩特隆重舉行。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紛紛對現代草原城市和未來草原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建言獻策,而“讓蒙古民族音樂成為草原文化的傳播橋樑,將呼和浩特打造成世界音樂之都”的構想也應運而生。隨後,世博會內蒙古活動周開幕演出音樂劇《心之戀》,慶典廣場民族歌舞《馬背激情》,每年金秋額濟納旗大型實景音樂劇《阿拉騰陶來》以及呼倫貝爾盛夏的蒙古民族音樂演出……基金會為踐行這一構想不斷地付出著努力。而每次活動,來自於草原的歌舞就像一杯杯醇厚的美酒,無不讓中外友人為之心醉動容,基金會的隊伍也隨之不斷發展壯大。

場地規劃

繪出三千米歷史長卷,唱響三千首悠揚牧歌
在“世界音樂薈”舉辦期間,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在仕奇草原文化園外圍精心設計有長達三千米的草原文化走廊。使觀眾可以在聆聽“世界音樂”之餘,欣賞到不同主題的草原文化展板。更進一步了解蘊藏在蒙古族音樂背後深厚的草原文化,與草原民族所特有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2014“世界音樂薈”

序曲
2014呼和浩特世界音樂薈 六月奏響“大美之音”序曲
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中國音樂家協會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大型音樂盛典活動“世界音樂薈”將於2014年6月14日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園拉開序幕。本屆“世界音樂薈”以“大美之音,世界同聽”為主題,旨在弘揚蒙古民族音樂,讓蒙古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現場將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樂隊、音樂人登台演出,曾在多個重量級世界音樂節上演出的蒙古民族樂隊將參加世界音樂薈的首場戶外演出。本屆活動將於6月拉開序幕,歷時四個月,帶來“8+N”場音樂演出(8場大型戶外演出+N場室內精品演出)。無論從演出時間,參演人員,現場觀眾任何一方面考量,本次活動都將在呼和浩特掀起一陣世界音樂風潮。
主題曲+盛裝舞步,拉開音樂演出序幕
本屆“世界音樂薈”主辦方聯合蒙古族青年作曲家傾力打造的“世界音樂薈”主題曲將在首場演出活動上曝光。為了使整場演出更加具有蒙元文化特色,主辦方還特意安排了全國馬術冠軍以盛裝舞步的形式唱響主題曲,拉開首場演出序幕。蒙古族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馬以不可替代的位置出現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中,構成了蒙古族獨特的文化底蘊。今年又逢馬年,相信精彩的馬術表演配合輕鬆明快的主題曲旋律,將為現場觀眾帶來獨樹一幟的視聽感受。
人氣樂隊+民間音樂人,展現蒙古民族音樂魅力
蒙古民族素有“音樂民族”的美稱,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各個盟市旗縣,喜愛音樂,能歌善舞的民間音樂人不乏其數。本屆“世界音樂薈”除了邀請人氣樂隊到場演繹眾多經典曲目外,同時也將為觀眾呈現更多蒙古民間音樂人的優秀音樂作品。
為了能蒐集到最優秀的草原音樂,為蒙古民族音樂人提供更廣闊的舞台,“世界音樂薈”活動主辦方在內蒙古當地廣泛徵集草原好歌曲,尋找民間音樂達人。經過專家的專業評選,這些民間音樂達人將有機會帶著自己的原創作品走上“世界音樂薈”的舞台,展現蒙古民族音樂的魅力。
“8+N”場演出四大主題完美演繹世界音樂
本屆“世界音樂薈”期間計畫推出“8+N”場音樂演出,其中8場戶外演出將分設“光影聲音”、“青春聲音”、“城市聲音”、“幸福聲音”四大主題。圍繞四大主題,觀眾將在演出現場聽到富有各地民族音樂特色的經典影視音樂、代表青春夢想的原創音樂、帶有濃郁家鄉特色的民族歌曲以及最美的幸福聲音。
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市場需求,本屆“世界音樂薈”也為觀眾提供了N場室內精品音樂演出,包括高校演出專場、高雅民族音樂演出等多種類型的演出活動,將分別在內蒙古飯店音樂廳及伊克奈爾宮金殿等場地舉行,為觀眾提供近距離接觸世界音樂的機會。
除了精彩絕倫的現場演繹,本屆“世界音樂薈”主辦方還將舉辦一系列線上的驚喜活動,關注“世界音樂薈”官方微信、新浪官方微博及相關票務平台,參與互動,就有機會獲得門票、紀念品等驚喜大禮!這個夏天,我們期待各位愛好音樂的朋友,與我們相聚在青城,共同唱響馬背上的世界樂章!

2013“世界音樂薈”

活動信息
第一期
2013年6月14日,由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世界音樂薈”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園盛大開幕。來自愛爾蘭、加拿大、圖瓦、亞美尼亞等多個國家的民族音樂與我國雲貴地區的少數民族音樂,以及馬頭琴、四胡、呼麥、長調等蒙古民族音樂在主場地的三個互動表演區域接連唱響。首場活動從6月14日至6月16日連續舉辦三天,來自不同國家、代表著不同文化類別、有著不同的表演方式的“世界音樂”吸引了上萬名音樂愛好者到場互動狂歡。
活動開幕當天,作為“世界音樂薈”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世界音樂”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草原文化百家論壇在內蒙古飯店音樂廳同期開幕。眾多國內外“世界音樂”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知名民族音樂人齊聚一堂,共同聆聽與分享“世界音樂”。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任洛桑,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曉光,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華曲藝學會會長姜昆,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薛藝兵,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會長王炬,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知名製作人、導演Don Frantz等共同出席了當天的開幕活動。
蒙古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美稱,內蒙古地區所特有的蒙古民族音樂正是 “世界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辦方希望借本次活動將“世界音樂”帶入內蒙古,同時也為蒙古民族音樂走向世界搭建優質平台。據悉,本屆“世界音樂薈”活動將從6月至10月曆時約三個半月,共舉辦6-8場“世界音樂薈”,其中6月28-30日三天將啟動第二場音樂盛典。
未來,為了能讓民族音樂家有更廣泛的舞台,讓音樂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計畫每年在呼和浩特適合戶外演出的季節策劃舉辦約20場的“世界音樂薈”。並在仕奇草原文化園和內蒙古飯店規劃改造12個室內演出場所,籌建草原文化國際交流中心,為從事“世界音樂”的民族音樂人創造良好的音樂創作和交流環境,將仕奇草原文化園規劃建設成為全國首個“世界音樂”產業發展基地。為首府呼和浩特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未來打造“世界音樂”之都奠定發展基礎。
第二期
第二場“世界音樂薈”於6月28日至30日,在呼和浩特仕奇草原文化園再次拉開帷幕。
區別於首場邀請的來自愛爾蘭、加拿大、圖瓦、亞美尼亞等國家與我國雲貴地區的音樂家,本場活動將有由多國家樂手組成的南美風格樂隊Music Soulz,來自古巴的拉丁風格Supernatural,以及來自西藏的尼瑪樂隊與來自內蒙古本地的蒙古秘史樂隊、獵鷹樂隊等實力派音樂團體傾力加盟。鑒於第二場“世界音樂薈”舉辦時間恰逢七一前夕,本場活動將以“歌唱祖國”作為主題,來自各民族的音樂家將以民族特色的演唱風格唱響大家耳熟能詳的革命歌曲,為熱愛音樂的朋友們再次掀起盛夏音樂狂歡高潮。通過異國別具特色的民族音樂表現形式與我國各少數民族地區音樂的相互碰撞,為樂迷營造一場更加美好難忘的世界音樂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場“世界音樂薈”將在首場活動的基礎上增加與現場觀眾的互動環節,除將安排大舞台和小舞台的交叉表演外,小舞台設計將以別具匠心的環繞形式搭建,實現舞台與觀眾零距離互動,讓音樂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現場除了音樂盛宴,主辦方還貼心地準備了特色餐飲區,人們可以坐在草地上吃著美食,喝著啤酒,欣賞著音樂,盡情享受世界音樂所帶來的美妙體驗。
第三期
在第三場活動中,來自英國、雲南、內蒙古等地的樂隊為廣大樂迷帶來了非同凡響的盛夏音樂體驗。活動首日第一個登上大舞台的昂沁樂隊剛剛在國際舞台斬獲大獎,他們在完美展現呼麥唱法等民族歌唱方式的同時融入自己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昂沁樂隊一登場便引起了台下觀眾的注目和歡呼,當呼麥聲響起,台下近萬名樂迷仿佛置身於蒼茫的大草原,令人神往。很多樂迷都表示,能聽到這樣國寶級的呼麥演奏真的是不虛此行。而遠道而來的雲南司崗里樂隊也毫不遜色,以他們原生態和現代音樂完美融合的獨特演唱掀起又一輪演出高潮,完美靈動的演唱詮釋了原生態音樂獨特的感染力。
互動,永遠是“世界音樂薈”不可缺少的亮點。來自英國的Of Rats and Royals樂隊雖然不懂中文,但他們以蘇格蘭民謠和B-BOX結合的方式為大家帶來新鮮體驗的同時,用他們的音樂和熱情帶動了現場觀眾同唱同舞,讓現場成為音樂狂歡的超級大PARTY!此外,為了讓在場觀眾真正了解並喜愛民族音樂,主辦方精心設計了樂器教學互動環節。樂迷們可以在表演間歇與藝人近距離的接觸,甚至親身體驗一下民族樂器的彈奏。樂迷們獲益匪淺,不僅玩得開心,還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第四期
在第四場活動中,由多國樂手組成的Soundscape樂隊在本場演出中“國際民族范”十足,他們的音樂使用到迪吉里杜管,印度手風琴,二胡,單簧口琴,以及印度和西藏人聲和打擊樂等。每一件樂器都有著古老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每一段旋律都表達著傳統和現代的交融,令現場樂迷直呼過癮。表演間歇,他們還不忘向現場樂迷們細心介紹表演中使用到的各種樂器。來自法國的Renaud負責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空靈的發聲瞬間穿透了浩瀚的夜空,令人回味悠長。杜管演奏充滿了異域特色,據Renaud介紹,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的傳統樂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迪吉里杜管已經成為土著人文化藝術的瑰寶和代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的一個象徵。
領略了澳大利亞古老土著部落的迪吉里杜管之後,在現場的樂迷們又跟隨著來自義大利的Daniel欣賞了印度手風琴的獨特魅力。簧風琴起源於歐洲,由手風琴演化而來,逐漸發展成了印度的一種樂器。如今印度手風琴只流行在印度、北印度地區的宗教吟唱、輕古典、電影音樂等,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樂器。
第五期
作為唯一一支無伴奏清唱的團隊,來自雲南司崗里的阿瓦來小調佤族合唱團的登場立刻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目光。他們演唱的阿佤來小調是佤族先民口口相傳至今的歌曲,涉及到佤族人的誕生、婚喪禮俗,生產生活等眾多的方面,是我國少數民族歌唱藝術中的獨一無二的瑰寶。根據流傳場合和功能,佤族民歌分為玩調、情歌、山歌、勞動歌、兒歌等七類,音樂明快、流暢、堅定,表達著佤族人民的熱情豪爽的特性。阿瓦來小調合唱團在台上原汁原味的歌舞感染著台下觀眾,許多觀眾隨著歌聲跳起佤族的簡單舞步,仿佛置身雲南司崗里的山寨。合唱團的主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最大的夢想的就是把佤族的歌曲唱到全世界!來到“世界音樂薈”的舞台我們非常激動,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家同台演出正是我們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除了雲南原生態合唱,來自內蒙古呼和浩特本地的“尖果”非洲鼓隊讓現場觀眾體驗到另一種原生態音樂。非洲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起源於西非部落,通常是掛在脖子上邊走邊打的手鼓。非洲人民天性樂觀,在勞動和生活中,不斷的歌唱,用他們那天才的音樂情感表達著快樂。聽似簡單的鼓點卻動感十足、富含韻律,伴隨著非洲部落語言的高唱,傳遞出非洲民族的奔放和熱情。
第六期
在雲南省南部瀾滄縣住著這樣一個民族,他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而且幾乎80%的人都會彈吉他。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他們的歌曲自古流傳至今只靠一代代人口口相傳。他們就是有著“一把吉他走四方,快樂拉祜美名揚”的拉祜族。
在雲南瀾滄縣,拉祜族總人口只有約40萬,而在全族小有名氣的"達保兄弟組合",是當地第一個走出縣城、走出雲南的拉祜族演唱組合。兄弟五人曾經帶著自己創作的音樂走上了央視《星光大道》的舞台,甚至應邀飄洋過海到日本演唱。不僅讓全國觀眾聽到了拉祜人民快樂的歌聲,還把拉祜族民歌的獨特魅力帶到了海外。他們沒有專門學過音樂,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天生的嗓音,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創作了大量歌曲。
第六期,達保兄弟組合帶著拉祜族的原生態民族音樂來到呼和浩特“世界音樂薈”,在“世界音樂薈”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民族歌曲的魅力。“世界音樂薈”還邀請到了剛剛在國際呼麥比賽榮獲金獎的蒙古族原生態組合昂沁樂隊現場助陣。雲南民族音樂和蒙古族呼麥的同台演繹。
第七期
進入九月,呼和浩特的最低氣溫已降至10度左右,但絲絲寒意並未降低人們對音樂的熱情。9月6日至9月8日的“世界音樂薈”第七期依然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到場。本期活動由主辦方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聯合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共同發起,以“樂動青春 放飛夢想”為此次“世界音樂薈”青春專場的主題,吸引了內蒙古自治區各大高校的學生到場觀看演出並參與現場互動。
正值各大高校剛剛開始新的學期,為了讓喜愛音樂的大學生能全面地了解世界音樂,近距離的接觸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主辦方特別制定了這次的主題。同時為了讓喜愛音樂的同學也能參與其中,主辦方還安排了優秀學生代表上台表演的環節。許多學校的同學都是自告奮勇登台演唱,因為他們覺得能在這樣面向大眾的專業舞台表演非常難得。此外,本次活動還邀請了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西部牛仔樂隊Wylie & the Wild West、義大利女歌者Eleonora Pierro、蒙古族女子呼麥組合蒙古利亞等多支有著不同演唱風格的藝術家同台飆歌,引得場下觀眾陣陣歡呼和尖叫。由於活動正值教師節前夕,主辦方還特別在活動第三天加設了“聆聽草原 感恩奉獻”的教師節專場演出。
第八期
2013年9月20日至22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主辦的大型音樂盛典活動“世界音樂薈”,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仕奇草原文化園迎來閉幕活動。自2013年6月14日開幕以來,活動連續舉辦八期,時間橫跨整個夏季和初秋。這樣長期的舉辦大型戶外主題音樂節活動在內蒙古乃至全國都屬罕見,突破了以往音樂節的概念的同時開創了戶外音樂節的新模式。
自2000年首屆迷笛音樂節舉辦以來,中國的戶外音樂節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期。尤其是自2009年開始迎來了蓬勃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13年夏季的音樂節數量已從40餘場增加到兩百多場,發展速度相當驚人。而這樣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各個地方政府的支持,雖然盈利的音樂節不占多數,但音樂節和地方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更能帶來旅遊創收。 “世界音樂薈”作為呼和浩特第一個大型主題戶外音樂活動,自舉辦以來得到了呼和浩特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內蒙古旅遊旺季的6-8月里,活動每期都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到場,其中不乏來自各地的旅遊愛好者。白天在草原遊玩,晚上和朋友們聚在一起聽聽蒙古族乃至世界各民族的音樂,已經成為很多旅遊愛好者每天的最佳行程。
“世界音樂薈”的主辦方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計畫未來每年舉辦該項活動,讓“世界音樂薈”成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名片。增加呼和浩特的城市現代感,實現蒙古民族音樂文化和世界民族文化的碰撞,豐富本地市民的文化休閒生活。同時,隨著活動的宣傳和傳播,讓呼和浩特更多地為大眾所熟識,提升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品牌影響力。
設立全國首個“世界音樂”獎
9月22日,2013呼和浩特“世界音樂薈”活動在呼和浩特仕奇公園落下帷幕。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來自蘇格蘭、亞美尼亞與西藏、內蒙古等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演出團體為到場的上萬歌迷送上了世界民族音樂的饕餮盛宴。
“世界音樂薈”從6月到9月,為期三個半月,共舉辦了8期24場活動。活動先後邀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愛爾蘭、英國、亞美尼亞、圖瓦、古巴、巴西等多個國家以及我國雲南、西藏、內蒙古等多個地區的音樂團體現場展示與表演其民族所特有的代表性音樂。此次閉幕活動期間,主辦方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會策劃舉辦了第12屆中國草原文化百家論壇,以依託“世界音樂薈”活動設立全國首個“世界音樂”範疇的音樂獎項為主題,邀請了國內外音樂領域的專家和知名人士參與研討。並在9月21日的“世界音樂薈”閉幕式上宣布正式設立“世界音樂”大獎,在每年的“世界音樂薈”活動上進行頒獎。皆在表彰對世界音樂有傑出貢獻的海內外優秀音樂家,藉助“世界音樂薈”的大舞台吸引更多優秀的世界音樂家們同台交流,助推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